-
1 # 春春的心理田園
-
2 # 陳菜根
在職場上混,總有各種壓力纏身,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與人打交道,但人們為了生存,又不得不去面對各色人等的各種臉色,這是人生的無奈,其實對於一個喜歡獨處的人,他完全可以做一個沉思的作家,或一個伏案的學者,也可以躲進實驗室,做一個刻苦的研究員,這樣的事業一樣能養活自己,而且讓一個習慣了寂寞的人享受孤獨的滋味。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應該是選錯了一個職業,在還沒有想清楚自己應該幹什麼的時候,匆忙選擇了隨大流,和一眾同學進入了一個刻板的職場,以為這樣就是在做自己,到頭來看,自己過的太彆扭了,即使應了周圍的所有人,卻讓自己過的太憋屈,雖然經歷了成功的挑戰,但內心所收穫的成就感,一點都沒有。
是時候給自己找個盤點自己的理由了,此時此刻,就應該停止情緒的宣洩,更不要讓自己在迷茫和痛苦的基礎上,再度放任自己的情緒疊加,而是去真正的想想自己的初心,並攢足了膽量,去放手一搏,這個就是蛻變,想蟬蛹破殼一樣,要讓人生不同,總是要做一些質上的變化,這個過程即使再辛苦,也都要守住內心的跳動。因為,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職場問題了,而是對人生觀的重新審視。其實,你已經足夠勇敢,只是,你需要再次站出來,重新思考一個新問題: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我喜歡它嗎?
沒有誰這一輩子非要去將就些什麼,灑脫一點,或許就變得自然而然了。
-
3 # 遇見小mi
(1)不要總是以自己不適合為理由換工作
不知你的情況嚴重到什麼程度,如果是一般的心理壓力,也許看一場影片、逛逛街,很多讓你感到沉重的東西也許就會釋然。也許真的是我們太脆弱。我們要成長,就需要一些磨鍊。我們要在壓力中學會堅持。很有可能,再堅持一下,曙光就會看到。
如果你的性格和能力與這份工作不匹配,已經讓你感到無法勝任,那你完全可以選擇換一份工作。你可以找個你感興趣的,適合的崗位。但你要記住,不能總是以自己不適合為理由換工作,因為這很有可能成為你逃避困難和責任的藉口。這世上,不論做任何工作,都會遇到難題和挫折,勇敢的人選擇去面對和解決。懦弱的人選擇找藉口逃離和放棄。
如果透過以上兩種方式都沒有解決,你已經嚴重到不願去做任何工作,不願與人交往的程度,那建議你去找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讓他們幫你解決。
(2)把事情簡單化,調整自己的心態
不能一直維持這樣的狀態,給自己一個時間期限,比如2個月或3個月,在這期間你努力把工作做好,去挑戰這個承受極限,看一下自己究竟有多少潛力,可以承擔多大的責任,當你把這些工作都可以協調處理好時,你已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即使這裡不再能滿足你的發展要求,依然可以去主動選擇其他工作,同時也可以賺到錢,誰的工作錢都是最重要的部分。
並不是懶,而是真的特別不想跟人說話,交流。每天早晨起來就很不想出門。去工作前總是擔心把事情搞砸,其實我從來沒搞砸過,但是心理壓力非常大,每天都惴惴不安。每次和人講話都壓力很大,擔心說錯話。尤其是和陌生人講話,總是很難開口,覺得羞恥度爆表的感覺。可真開口了,又覺得非常簡單。平時不管是同事聚餐還是開會我都很能說……就算跟老闆也能聊得很開心,大家和我相處一般都會覺得很愉快。可是我真的特別特別不想跟人交往。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從你的描述來看,職場新手和職場老手都可能遇到這種情況,但對他們的影響和意義卻不相同,解決的方法也會不同。所以還想問工作幾年了?這種情況持續多長時間了?有突發事情嗎......?因為沒有更多類似的背景資料,這裡分享幾點常用的建議,供你參考。
心態上——“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儘管有焦慮,但是工作上“從來沒搞砸過”,人際關係上“很能說”、“聊的很開心”、“相處的很愉快”,也就是說,僅是“不想工作、不想跟人交往”的感覺,並沒有因此真的給你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負面的影響。
那不如就這樣吧,不想交往就不想,接納自己就是不想跟人交往的感覺。反正真正要開口的時候咱們也有能力開口說,只是心裡不樂意。不是沒實力,所以可以帶著這樣的壓力,順其自然,做該做的就好。
行為上——“擒賊先擒王”直面壓力源,想想可以做些什麼事來解決或改變工作和人際關係上的壓力感。可以迎戰也可以後撤。比如工作上總是擔心搞砸,可不可以透過精進核心技能、學習新技能、拓展新業務等方法增強自我掌握感,來減輕這種擔憂;或者考慮換一個駕輕就熟的工作等。
人際關係上參加職場人際課堂,或者減少不必要的社交行為,換一個不需要頻繁跟陌生人打交道的工作;不得不去見陌生人之前照顧自己的情緒,回顧成功經歷,增強自信;過程中多傾聽、少開口;交往後給自己物質或精神獎勵.......。
策略上——與自己好好說話有時候我們的“壓力感”源於高估了壓力事件本身,低估了自己的應對能力。你能與同事、領導相處愉快(儘管你不想),說明你是很能瞭解、反饋對方的情緒,不妨試著與自己好好談談,想象一個同事、朋友遇到了你的困惑,你會給他怎麼樣的情緒照顧和實際建議?
要出門上班前、感到工作壓力時、遇到陌生人的時候,試著積極的自我對話,比如“我可以應付的”、“沒我想的那麼糟”、“想點別的吧”、“我去做點什麼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