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請叫我大毛
-
2 # 米蘭的黑色幽默
第一,打造的不僅是一家“餐飲店”。融合休閒、娛樂、文化、情懷、購物、社交等等屬性。
第二,本質上可以說是一個載體,承接了品牌團隊想要不斷向消費大眾輸出文化、藝術與品味的作用。不只是吃吃喝喝聽聽歌那麼簡單。
第三,創意模式與普通餐廳有本質上的不同,以核心競爭力“藝人資源”為原點進行創意發散,不斷創造延伸價值,如環境氛圍、派對文化等。有專業系統的人才培養計劃、職業路線發展規劃、多元化的表演展示等成熟體系做基石
想要實現餐飲跨界經營,匠心、創意、文化、團隊、營銷等是必不可少的,近幾年很多音樂餐廳出現大面積的倒閉潮,是因為沒有系統的支撐,沒有文化的積澱,沒有專業的團隊,沒有符合某個細分群體的營銷,是不可能做得長遠的。這點可以參考胡桃裡餐廳,他真正的老闆李華賓是一個追求極致的人,也是將工匠精神運用極致的人。蘇荷酒吧、本色酒吧就是他的傑作,胡桃裡也可以看做是蘇荷、本色的新生體,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蘇荷、本色的文化沉澱、資源的合理運用、專業的運作團隊都是成功的典範。餐飲跨界經營,首先需要自身硬,再考慮跨界吧
現在的餐廳越開越多,有限客源被無限稀釋,而大環境不好,中產階層消費疲軟!在這種競爭激烈的今天,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商戶最寶貴的就是客源!儘管大家都缺客源,但是作為餐飲行業相比其他行業卻有著先天的客流量優勢,這個時候我們就應利用自身的優勢攻佔跨界市場。說狠一點就是走別人的路讓讓別人無路可走。
作為餐飲行業,跨界!我們就得認真思考一下我們的客戶群體除了來咱們餐廳就餐以外還會有哪些消費需求!比如:我們的這些客戶有沒有K歌、沐足、蛋糕、中老年保健品、衣服、床上用品、電子產品甚至買菜的需求?這些需求的供應商家需不需要要客戶? 如果缺客戶,餐廳完全可以把這些商業資源據為己用,比如把自己的客戶資源導流到其他商家去消費!並獲得這些合作商家給我們的利潤分成!當然這裡面的引導手段以及客戶價值我們都可以考慮。當可利用的資源價值足夠多的時候,餐廳甚至可以放棄自身的前端經營利潤,把自己的菜品與服務作為流量獲取的手段,把餐廳作為同盟商家的客戶流量入口!當然餐廳也可以自己尋找跨界經營專案實現盈利。
將理論可能大家比較難理解,我舉幾個代表性例子:
1、餐廳把客戶導流到附近的鞋店,鞋店生意不好,是因為競爭對手太多,金店的客流量太少,如果鞋店需要餐廳將客戶導流到鞋店去消費,其實方法很簡單,鞋店只需定做一批有價值的產品給到餐廳作為贈品,比如襪子,找工廠直接定製成本就一雙1塊錢不到,來餐廳消費的客戶每人可贈送一雙襪子,但是襪子需要客人憑餐廳憑證自己到鞋店領取。如此客人就很輕易的被匯入到鞋店去了,對餐廳來說,我們給了顧客更多的價值,對鞋店來說這個時候適當推出一些有誘惑力的活動勢必能吸引一大批人購買他的鞋子,當路過的行人見到這家店人流湧動,來湊熱鬧的人會更多!這就是一旺更旺,旺上加旺的連鎖反應!當我們的客戶在這家鞋店產生消費的時候,就可以獲得這家鞋店的利潤分成,假設鞋店拿出5%的利潤作為共享獎金,再假設這家餐廳累計匯入500個客戶在這家鞋店產生了其他的消費(平均500元),那麼餐廳就可以獲得12500元跨界收益。
例子2 :餐廳直接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跨界經營,假設餐廳每年接待周邊客戶5000人,餐廳如期去開拓更多的分店,不如先最大化利用自身的客戶價值,透過跨界增加只記得利潤點,想想看,我們的客戶除了來咱們餐廳就餐以外,其實大部分就餐都是在自己家裡!而且買菜這個行為一直很困擾這許許多多的人,上班本來就很累,好不容易下班了還要去買菜!那麼這對我們來說,這就延伸了一個客戶需求,既然這些客戶大部分都需要買菜,餐廳就可以透過自己的流量優勢跨界賣菜,可能很多老闆都會納悶,這賣菜能有啥價值啊?哈哈,可不能小瞧生鮮市場,現在的阿里京東都在紛紛佈局生鮮市場,可見賣菜這個最為傳統的關係到老百姓吃飯的行業有多麼大的發揮空間,仔細分析一下,餐廳賣菜還真有相當大的優勢:第一:餐廳熟悉各式種菜式搭配,可以把才菜搭配好來賣!第二;餐廳有龐大的客戶群體,餐廳可以直接配送,節省客戶買菜的時間和精力;在看資料:假設餐廳透過客戶捆綁手段培養客戶養成預訂習慣,引導5000個客戶平均每天買30元的菜,純利潤為5元,每日的純利潤即可達到2萬元以上,而一家中檔規模日營業額在1萬到2萬元之間的餐廳積攢的會員通常都不止5000人,而這樣的餐廳效益比較好的日利潤能達到5000就已經很不錯了。利用客戶資源優勢透過跨界賣菜也能讓讓利潤翻上幾番!所以跨界經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