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愛分享

    如果是在不會分辨建議媽媽產後42天一定要帶著寶寶一起去醫院檢查喲!

    惡露是怎麼產生的呢?

    在妊娠期,胎盤附著在子宮內壁上,寶寶出生後,胎盤也會隨之娩出。但在剝離過程中造成的創面,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才能完全癒合。所以,在產褥期會有一些血液從創面排出。血液中還混有壞死脫落的蛻膜組織,妊娠期的子宮內膜、粘液和細菌等,這些排出物就是惡露。惡露有三種類別:血性惡露漿性惡露白色惡露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沒有臭味。一般來說,血性惡露約持續1周,以後逐漸轉變成漿性,約2周後轉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可能會持續2-3周。在正常情況下,產後惡露大約會持續4到6周,總量約250ml-1000ml左右,不過,持續時間及總量根據個體差異,可能會有所不同。產後惡露異常通常是由這幾種原因造成的:子宮收縮不良、部分胎盤和羊膜殘留宮內、分娩時宮頸處的創面仍在出血。產後惡露異常可能會有以下表現:子宮收縮緩慢造成血性惡露持續時間過久。因血液沒能及時排出而留存在體內,造成子宮收縮不良,形成惡性迴圈。新媽媽產後如果有發熱、下腹疼痛等症狀,可能是發生了產褥感染,會引發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這時的惡露除了增多伴有惡臭,在顏色上可能還會呈現一種混濁、汙穢的土褐色。產後惡露護理需注意:產後50天內最好不要愛愛哦!惡露多的人要注意陰道衛生,選用除菌衛生紙,及時更換衛生巾和內褲。會陰傷口區域性有腫脹或硬結的新媽媽,在分娩10天后惡露已明顯減少時,每天最好用溫開水或1:5 000高錳酸鉀液清洗一下外陰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心情舒暢,不要總是思前想後,平白增加自己的心理壓力,家人要注意為新媽媽們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新媽媽分娩後要注意休養生息,但是在感到惡露減少,身體慢慢恢復的時候,不妨起床適當活動一下。站立、走動、哺乳等都可以促進子宮恢復和宮內餘濁的排出。

    根據身體所需調節飲食內容,宜清淡,最好不要吃生冷、辛辣、油膩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補充蛋、瘦肉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在產後1周內最好食用如:牛奶、藕粉、蛋湯、稀等半流質食物,以免出現便秘,影響傷口癒合。

  • 2 # 六六家蓓趣

    0~4天血性惡露,鮮紅色血流量較大,和月經量差不多會出現雞蛋大小的血塊。

    5~8天漿液惡露,紅色/粉色,血流量減少,偶爾比較多有小塊血。

    9~14天漿液惡露,粉色/淡棕色,血流量很小沒有血塊。

    15~40天白色惡露,白色/奶油色,逐漸沒有血流,較為粘稠沒有小血塊。

    如果紅色惡露持續兩週以上,量多,說明子宮復舊不好或考慮有胎盤胎膜殘留。

    如果惡露有臭味,可能有宮內感染。所以,產後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衛生,應該勤換內褲,勤換衛生巾,這樣可以防止細菌感染。

    如果惡露不正常,要及時就醫。

  • 3 # 晨風微涼5128

    惡露是否正常,這就需要產婦注意觀察了。如果一切正常,惡露應該會逐天減少,到產後2~4天時,顏色開始會變得偏粉紅色,性狀變得更像水一樣。到產後第10天左右,應該只有少量白色或淺黃色的分泌物——主要是白血球和子宮內壁脫落的細胞,這可能會持續幾天到幾周不等。

    如果產後惡露顏色已經變淺後,再次出現鮮紅色的血點,那就說明你需要好好休息了。如果臥床休息一天以後,仍有血點出現,你就應該去醫院就診了。如果出現下列情況,你也需要去就醫:

    1、分娩4天以後,惡露仍然是鮮紅色的。

    2、惡露有臭味或你出現發燒或者打寒戰症狀。

    3、血量大到不正常的程度(1小時內浸透一片衛生巾,或出現比Golf球還大的血塊)。這預示著產後出血,你需要馬上去醫院就診。

    4、如果你大量出血,並感到要暈倒,請馬上叫急救車。

  • 4 # 粵西阿蘭

    正常惡露:

    產後3-4天為血性惡露,量多,顏色棕紅,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塊、壞死的蛻膜組織。4-6天為漿液性惡露,其色轉淡,內含血液越來越少。7-10天之後為白色惡露,內含大量白血球、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一月左右惡露基本停止。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不臭。

    異常惡露:

    如果惡露有臭味,或紅色惡露、白色惡露過多及持續時間過長,反反覆覆,那就說明惡露異常。惡露異常多是某些疾病的表現,以產褥期出血和感染最為常見。

  • 5 # 天天話育兒

    生完孩子後,不少媽媽想知道關於惡露以及子宮恢復的問題,今天與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生完孩子後惡露要持續多久時間?

    分享一下身邊人經歷,我身邊人大部分都是在兩週內就排完的,即便有個同事她是剖腹產,也就花了2周時間排完了惡露。

    產後從陰道內排出的液體稱為惡露,也叫產露。惡露的主要成分是血液、粘液、壞死的蛻膜組織及細菌等,聞起來有股腥味,比較刺鼻。

    臨床上,大夫一般會告訴媽媽們,產後惡露一般在產後3周(21天)可排乾淨。

    事實上,產後惡露乾淨的時間也可因人而異,有些產婦短至2周(14天),有些產婦可達平均6周(42天)。

    這些其實都是正常情況,媽媽不必擔憂。

    生完孩子後惡露要持續多久時間?

    吃哪些食物可以加速惡露排除?

    其實這個和來大姨媽有點相似,吃一些活血的食物,能加速惡露的排出,常見的就是紅糖水。 再者有阿膠、蓮藕、山楂這些食物,媽媽可根據自己口味喜好選擇。

    在排出惡露期間穿收腹帶會影響子宮恢復嗎?

    答:只要穿著合適,不會影響子宮恢復,還有加速恢復的作用哦。

  • 6 # 黃連苦

    產後隨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處蛻膜的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惡露分為:

    1、血性惡露:色鮮紅,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時有小血塊。有少量胎膜及壞死蛻膜組織。血性惡露持續3-4日,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為漿液惡露。

    2、漿液性惡露:色淡紅含多量漿液。少量血液,但有較多的壞死蛻膜組織、宮頸黏液、宮腔滲出液,且有細菌。漿液惡露持續10日左右,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變為白色惡露。

    3、白色惡露:黏稠,色澤較白。含大量白細胞、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白色惡露持續3周左右乾淨。

    正常惡露有腥味,但無臭味,持續4-6周,總量約為250-500ml,個體差異較大。若子宮復舊不全或宮腔內殘留胎盤、大量胎膜或合併感染時,惡露增多,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並有臭味。

  • 7 # 匯慈安月嫂

    後惡露分為三種,產後第一週,惡露的量較多,顏色鮮紅,稱為紅色惡露,1周以後至半個月內,惡露中的血液量減少,使得惡露變為淺紅色的漿液,稱為漿性惡露,半個月以後至3周以內,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惡露變得黏稠,色澤較白,稱為白色惡露。指導意見:如果產後惡露不盡,提示子宮復舊不良,須排除宮腔殘留後加強宮縮治療。剖宮產術後一週就可以洗澡了,但只可淋浴,禁止盆浴。術後腹部切口沒有紅腫、滲液、壓痛、裂開,提示癒合良好。

  • 8 # 兒科醫生劉躍梅

    孕婦產後要想判斷惡露是否正常,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判斷。

    惡露分為三種

    一般正常情況下,產婦廳日流出的惡露有血腥但氣味不臭,其中包括從宮腔排出的血液、壞死的蛻蟆組織及黏液等。在產後的不同時間裡,惡露的內容物各不相同。一般正常的產婦,惡露有三種不同的情況。

    血性惡露

    血性惡露也被稱紅色惡露,這種惡露量較多,尤其是產後第一天的量可達100~150毫升,色鮮紅,有時還帶小血塊,有血腥氣味,但不臭,產後一週內都是這種惡露。

    漿液性惡露

    漿液性惡露。在產後第5~10天排出,其顏色變淺,呈淡紅色漿液狀。

    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在產後10~14天排出,惡露逐漸由淡紅色變為淡黃色或白色,其量比平時的白帶多,持續時間為十天。

    一般情況下產婦在產後20天左右惡露就會排乾淨。但是每個產婦的個體差異較大,產後惡露量的多少和持續時間不盡相同,也有少數產婦的惡露拖到一個月左右才幹淨。

    產後媽媽要注意,如果產後惡露超過一個月以上還是排不乾淨的話,且惡露有臭味就屬於產後出現的異常情況。導致這種現象的常見的原因有:子宮內膜炎,子宮收縮不良、復舊不佳,宮腔積血繼發感染,或宮腔內有胎盤、蛻膜等組織殘留,已腐敗誘發感染,或胎盤剝離面未能如期修復,血栓脫落而引起出血等。

    當惡露出現異常時,應儘早到醫院檢查,早診斷、早治療,保障母親產後的健康。

  • 9 # 月半虎日記

    要看惡露是否正常,首先我們要對正常惡露和異常惡露進行區別,這樣就可以自己在家中檢查惡露是否正常了。那麼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惡露:指產後隨子宮蛻膜的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組織及宮頸黏液等物隨著惡露經陰道排出的物質

    正常惡露根據其顏色及內容物分為三種:

    1:產後四天左右的惡露稱為血性惡露,量多、顏色棕紅,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塊、壞死的蛻膜組織。

    2. 產後一週為漿液性惡露,顏色轉淡、內含血液越來越少。 白色惡露內含大量白血球、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

    3.一月左右惡露基本停止,正常惡露有血腥味,沒有異常的味道。

    綜上所述,我們就可看出異常惡露的性狀,凡事不符合上述均屬於異常惡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立即呼叫醫護人員或者立即就醫,以免對產後媽媽們造成更大的損害。

    那麼產後我們應怎樣預防產後惡露的發生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1.產後媽媽們要住在乾淨,最好是紫外線消過毒的房間。並且要保持衣物及床鋪的整潔乾燥,若有潮溼的話,儘快更換,防止細菌的滋生。定時通風換氣。

    2.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因為產婦在生產時已經脫力,這時給予產婦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環境,可以有效的減少疲勞,對於傷口的癒合有極大的好處。

    3.產後應補充足夠量的高蛋白飲食。同時也要防止便秘。

    懷孕對於以為女性來說已經是一件是否艱難的事情了,所以我們儘量在產婦產後給予精心的、科學的照顧,及時恢復身體,若有異常,儘快就醫。

  • 10 # 小書蟲媽媽

    產後惡露是很多產後媽媽關心的問題,例如:惡露是怎樣形成的?惡露多久可以停止?如何識別惡露異常,下面我就跟在大家詳細地說說這些問題,希望可以幫到您。

    什麼是惡露?

    惡露主要指的是產婦分娩之後,從其陰道流出來的分泌物,其中包括胎盤從子宮壁剝離後的血液、黏液、子宮腔裡殘存的內膜、產道傷口分娩物等。

    產後惡露多久可以停?

    一般來說,多數產婦在分娩之後的第一週會流出紅色惡露,之後惡露的顏色逐漸變淡,其中所含的血液量也慢慢減少,到了分娩後三週,惡露會逐漸變為白色或淡黃色,之後慢慢消失。也就說,正常產婦在分娩之後的2~3周,最遲不超過三週,惡露就會停止,只有少數產婦可能需要稍微多一些時間,但也不應超過一個月,產後媽媽要密切觀察自己的情況,以免因惡露不淨而影響健康。

    如何從惡露情況來判斷自己產後是否正常?

    除了要理解惡露排盡的時間和應對方法,新手媽媽還應該學會識別惡露的正常與否,以便及早發現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治療。

    首先,新手媽媽可以透過觀察惡露的顏色和形態來鑑別惡露是滯異常。

    正常的惡露顏色在分娩之後的五天左右是紅色的或是暗紅色的,此時惡露中含有較多的血液,有時還帶有血塊。

    過了5~10天左右,惡露的顏色會逐漸轉為淡紅色,其中含有少量血液、黏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而在10天之後,惡露的顏色會逐漸變為白色或淡黃色,形態有些像是白帶,但量比較多。

    其次,新手媽媽可以透過惡露排出的量及氣味來進行鑑別。

    剛開始時,惡露排出的量比較多,帶有比較濃的血腥味,之後惡露量會逐漸減少,但由於細菌生長,味道會比較重,之後惡露會慢慢消失,味道也會變得更淡,直至沒有。

    另外,如果排出量較多,或是過了很長時間仍有紅色、暗紅色的惡露排出,或是出現血塊多、有異味、發熱、腹痛、大量的出血等症狀時,或是惡露伴有臭味等,新手媽媽最好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 11 # 周德堂產後恢復—文靜

    惡露的時間是和我們的身體情況,生活習慣,飲食情況有關係,一般是3-4個周(也有提前和稍晚結束的都是正常情況)讓寶寶多吸吮可以幫助刺激宮縮排除惡露,有利於恢復的

    產後判斷自己身體情況,還是透過42天檢測比較好哦~

  • 12 # 滿天星媽媽

    在懷孕期間,胎盤是附著於子宮內壁上,胎兒出生後,胎盤也隨著娩出,但胎盤從子宮剝離後造成的創面,還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癒合。因此在產褥期就會有一些血液從創面排出,除了血液外,其中還混有壞死脫落的蛻膜組織、孕期的子宮內膜、粘液和細菌等,這種陰道排出物就是惡露。惡露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子宮的縮小,惡露顏色會慢慢變淺、量慢慢減少。

    正常情況下,惡露變化可分為三種:

    一,血性惡露

    血性惡露,色鮮紅,約持續3~4天逐漸轉為漿液惡露。血性惡露的時間過長,表示子宮復舊不良。

    二,漿液惡露

    漿液惡露,色淡紅。漿液性惡露可持續7~10天,以後逐漸變為白色惡露。

    三,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色澤較白,含大量白細胞、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

    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4~6周,總量為250~500毫升。但個體差異較大。其中約3/4在產後第一週內排出。一般來說日間惡露量較多而夜間較少,可能與日間惡露量較多而夜間較少,可能與日間站立活動有利於惡露的排出有關。

      血性惡露約持續3日,逐漸轉為漿液惡露,約2周後變為白色惡露,約持續3周乾淨。

    上述變化是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的結果。若子宮復舊不全或宮腔內殘留胎盤、多量胎膜或合併感染時,惡露量增多,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並會有臭味。

    惡露的護理首先從洗手開始,大小便後也應馬上洗手,同時準備柔軟的衛生紙,由陰道口向肛門方向擦拭消毒。

      產婦的內衣內褲要勤洗勤換,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1次。

      會陰縫合處拆線後,傷口痊癒狀況不佳時,可用大盆盛水坐浴以治療傷口,坐浴時,可把比平時入浴水溫略高的熱水放入大盆中,並加入甲酚使用,但濃度不宜過高,只要稀薄呈現白色即可。坐浴的時間一次約10分鐘,一天1~2次,持續2~3周即可。此法可使身體保持溫暖,效果極佳。

    所以女性朋友們在生育寶寶之後,悉心照料寶寶的同時還應該注意自己身體的恢復情況,保持自己的心情愉悅,注意休息,保證平穩度過產褥期。

  • 13 # 蝸牛價投

    寶寶的到來讓我們嚐到了初為人母的歡喜,同時也伴隨著分娩給我們帶來的創傷,產後惡露是體現產婦身體恢復狀況的主要環節。

    正常情況下,產後惡露分為三個階段:血性惡露,漿液惡露,白色惡露。一般情況下在42天內會完成這三個階段。如果產後惡露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要及時就醫。

    一、產後惡露量總是很多,呈鮮紅色,持續時間比較久。

    二、產後惡露有臭味,正常惡露有血腥味,如果發現有異味,就要及時就醫。

    三、產後惡露持續時間久,如果兩個月後還有惡露,那就是惡露不淨,需要及時就醫。

    四、如果身體出現發熱,下腹部疼痛等狀況,有可能出現感染了,這種情況就要上醫院檢查了。

  • 14 # 杏花島

    女性在生完寶寶後陰道會分泌一些包含血液和蛻膜組織的物質,稱為惡露,要想分辨產後惡露是否正常,首先得了解正常的惡露是什麼樣的。

    正常情況下的惡露是沒有臭味的,排乾淨大概需要四到六週的時間,惡露根據性質以及排出時間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白色惡露。血性惡露含有大量的血液,呈紅色,持續三到四天,之後血液逐漸減少,漿液逐漸增多而轉變為漿液性惡露;漿液性惡露是淡紅色的,持續十天左右,然後逐漸轉變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顧名思義就是白色的。

    整個過程一般會持續四到六週,有研究表明,順產和剖宮產的產婦各個階段的惡露天數有所差異,順產婦的血性惡露天數和白色惡露天數要多於剖宮產,而剖宮產產婦惡露持續的總天數要長於順產婦。

    臨床常見的惡露異常是產後惡露不絕,是指惡露持續時間延長或者伴有臭味,常見的原因有產褥期感染、組織物殘留以及宮縮乏力。B超可以判斷是否是蛻膜組織殘留所致,如果是則需要行清宮術,術後注意預防感染;產後宮縮乏力時宮腔會殘留一些積血,會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的情況,治療可以給予促宮縮的藥物;產後惡露不絕並且伴有腹痛、發熱、有異味等情況要考慮產褥期感染,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增多,此時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剖宮產產婦如果出現產後惡露不絕的情況還需要考慮切口問題,同樣,順產婦也要考慮到側切的問題。

    剛生完寶寶的產婦要保持心情愉悅,注意衛生問題,此外,產後堅持哺乳有利於子宮的收縮和惡露的排出。如果出現了惡露異常的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查明原因。

    本期答主:王雲夢 醫學碩士

  • 15 # 家庭醫生線上

      惡露是指女性在生完孩子後陰道分泌的一些包含血液和蛻膜組織的物質,中醫認為,惡露與體內氣血執行失常、血瘀氣滯有關,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惡露都是媽媽們的必經階段。產後惡露一般在42天內徹底排洩乾淨。那如何分辨產後惡露是否正常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正常惡露的表現。正常情況下,惡露沒有腥臭味,根據惡露的性質及排出時間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白色惡露。血性惡露含有大量的血液,呈紅色,持續三到四天,之後血液逐漸減少,漿液逐漸增多而轉變為漿液性惡露。漿液性惡露是淡紅色的,持續十天左右,然後逐漸轉變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表現為白色,其實類似白帶了,這時候一般就是產後4周左右。

      其次,要了解不正常惡露的表現,如果產後惡露量總是很多,呈鮮紅色,持續時間超過6周的話,則是不正常的表現。產後惡露如果有臭味的話,可能是產褥期感染,特別是如果身體出現發熱、下腹部疼痛等狀況,可以確定是出現了感染,這種情況下,需要儘快去醫院產科就診,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積極使用抗炎藥物治療。

      臨床常見的惡露異常是產後惡露不絕,一般與產褥期感染、組織物殘留以及宮縮乏力等因素有關。所以,產後42天都要進行產後複查,此時可以透過婦科B超檢查判斷子宮內有無蛻膜組織殘留,如果子宮內有殘留

  • 16 # 泉媽育兒心得

    導語:產後恢復期即我們俗稱的“坐月子”,此時寶媽要特別注意自身的護理,這不僅是對家人負責,更是對剛生下的寶寶負責,所以,此時此刻,新手媽媽做好產後護理是件極其重要的事情。而產後能否恢復良好,最關鍵的一項指標就是惡露正常與否,那麼,如何判斷產後惡露正常不正常呢?

    什麼是惡露?

    惡露是每一位生完寶寶的媽媽都要經歷的過程,惡露跟月經很像,但又不完全一樣,正常情況下,產後惡露按照先後順序依次分為三種,即血性惡露,漿液惡露,白色惡露,分泌物的顏色由鮮紅到淡紅再到白色,量則逐步減少。

    產後惡露不盡有哪些危害?

    1、產後出血。產後惡露排出過程中,如果血量持續過大,則預示著產後出血,應立即就醫,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

    2、造成感染。如果惡露源源不斷,就讓細菌有了藏身之地,長久下來就會造成身體部分或者全部受到感染。

    3、切口難以癒合。如果切口在惡露的包圍下,長期處於潮溼陰暗的環境中,會很難癒合,同時細菌也開始滋生,很可能導致子宮切除的惡性後果。

    如何判斷產後惡露是否正常?

    1、觀察惡露的量。如果出血量非常多並且顏色一直是鮮紅的,則意味著不正常,要及時就診。

    2、感受惡露的氣味。正常惡露只有血腥味,沒有其它異味,一旦出現臭味,就說明不正常,應及時就診。

    3、計算惡露持續的時間。惡露持續時間是根據寶媽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的,大約在20天左右,如果超過6周惡露仍然不乾淨,就要及時就診了。

    4、注意其它症狀。如果寶媽出現了發熱或者下腹痛的情況,那麼有可能發生了感染,也要及時就診。

    重點提示: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都會經歷惡露排出的過程,只不過剖腹產惡露持續時間比順產的要長,恢復過程也相對較慢罷了。但不管分娩方式如何,寶媽都要做好產後護理,仔細觀察惡露排出的狀況,一旦發生異常,就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

    今日話題:你們產後惡露是否正常呢?有沒有遇到比較危險的情況?

  • 17 # 健康一線

    1、觀察惡露的量。如果出血量非常多並且顏色一直是鮮紅的,則意味著不正常,要及時就診。

    2、感受惡露的氣味。正常惡露只有血腥味,沒有其它異味,一旦出現臭味,就說明不正常,應及時就診。

    3、計算惡露持續的時間。惡露持續時間是根據寶媽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的,大約在20天左右,如果超過6周惡露仍然不乾淨,就要及時就診了。

    4、注意其它症狀。如果寶媽出現了發熱或者下腹痛的情況,那麼有可能發生了感染,也要及時就診。

  • 18 # 使用者67873375346

    我的剖腹產經歷

    距離寶寶出生已經過去三個月了,仍然記得那是三月初十的上午,有點害怕和不安,畢竟是人生第一次剖腹產,(在手術前的兩天上網查了各種風險和手術影片,儘可能的在心裡暗示自己沒事兒)我也知道我老公也緊張,因為原先定的初八手術,因為他也沒有心裡準備,所以推遲到了初十。

    儘管手術前我說出了不安和擔心,大家都安慰我,我也心想再擔心也沒用,就乾脆不想了。進產房前備皮,消炎。然後正式進入手術室門,可是當進入手術室門前媽媽和姐姐的鼓勵讓我本來平緩的心一下子難受起來。哭了起來。讓他們不要說話!就這樣被推進了手術室門,記得拐了5,6個彎後才到冰冷的手術室。進入後才感受到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感覺!

    1:打麻醉,因為肚子大,腰椎突出不明顯,兩個人按著我才打進去。然後就是腳發麻,腿發麻。

    2:接下家開始戴氧氣罩,在胸膛上連線各種裝置(不知道幹啥的,估計是血壓和心電圖)連線各種裝置時,我頓時很餓,我說給我輸點營養液,麻醉師說堅持堅持,等手術結束就沒再理我了。

    3:然後一張藍色的大布在我面前鋪開,我看不到醫生,這時候聽到主刀大夫說,準備!我感覺到肚皮被劃開,然後一層又一層的。直到最後一層時我感覺到有點隱隱作痛的感覺,我當時緊張起來,不是?打麻藥不疼嗎?好在過了一會兒不疼了。

    4:助產士這時候開始在我肚子上很用力地揉搓,我有點難受,揉著揉著醫生突然說第一個寶寶露頭了,緊接著聽到了寶寶的兩下哭聲。眼淚悄然流下。後來一想正在手術,情緒不能太激動,就趕緊調整一下心態。接下來聽到寶寶的體重和一切正常。然後肚子上又是各種揉搓,但是聽到他嘹亮的哭聲,我肯定他很健康!

    5:緊接著我聽見肚子上各種抽水,放水的聲音,就在這時我感到胸腔疼痛,我說“難受,我快呼吸不過來了”“很難受,我快不中了”不斷重複這兩句話。主刀大夫趙大夫,說我給你檢查一下,然後讓麻醉師連線心電圖,麻醉師說一切正常。趙大夫檢查後也說一切正常,說可能是打了宮縮針所起的副作用,別緊張等等!

    6:後來應該是縫合傷口處,能感覺到有點拽肚皮的感覺,感覺縫了好長時間。有點想吐的感覺,但是因為前一天啥也沒吃,只打嗝兒,沒有飯湧出!頓時慶幸沒吃飯的好處。

    7:手術結束,撤銷各種裝置,把我推出了手術室。後來到病房,被6個人抬到了床上

    8:出了手術室,平躺六小時,9點的時候我出了手術室,平躺六小時,護士來按過一次肚子,後面醫生來按過一次,是疼,但我忍住了,因為護士還算輕,然後就是宮縮針,很疼,一陣一陣的,但還是忍了。

    9:拔尿管、上廁所

    24小時後,醫生來拔了尿管,叫我下床走去上廁所,我內心是不願意的,但是照顧我的阿姨說,只要這次起來了,很快就會通氣,吃東西了,對於我這個吃貨來說,這也是種動力,於是,在老公和阿姨幫助下,我起來了,然後去上了廁所,很好,剛坐下馬桶,就尿了,慶幸的是我覺得坐在馬桶上反而不那麼疼,哈哈,於是我就去稱了體重,然後回床,拔了尿管那天,我一共下來了七次上廁所,阿姨說疼就床上尿,我說床上尿不出來,慢慢的,半夜,我通氣了,終於可以吃東西了。

    每天我都起來走動,到了第五天,醫生叫出院了,過程就是這樣,總之我覺得沒那麼疼,只是因人而異,還有就是自己遇到的醫生怎樣,親們,加油

    頓時覺得沒有花冤枉錢,貼身穿也很透氣。 就這樣我穿了2個多月,肚子基本收平了,產後140到現在99斤,體重明顯下降。不建議節食和吃減肥現在一直堅持母乳,健康的灰復了!

    我認為產後一定要穿收復的,這樣利於身材恢復和防止子宮下垂。現在出門都說我不像生過寶寶的,痩了穿什麼衣服都好看!再來給大家說說產後媽媽在坐月子期間,只要認真觀察下惡露的排出情況和惡露的顏色是否正常,就能清楚地知道子宮的恢復情況。

    產後媽媽要想判斷惡露是否正常,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判斷。

    惡露分為三種

    一般正常情況下,產後惡露都會遵循三個階段,一般1個月乾淨,還有少數人會持續到6-8周停止,出血量一般從多到少,伴隨有血腥味,卻不臭。其中包括從宮腔排出的血液、壞死的蛻蟆組織及黏液等。在產後的不同時間裡,惡露的內容物各不相同。一般正常的產婦,惡露有分為血性惡露,槳液性惡露和白色惡露三種不同的情況。

    血性惡露

    血性惡露也被稱紅色惡露,這種惡露量較多,尤其是產後第一天的量可達100~150毫升,色鮮紅,有時還帶小血塊,有血腥氣味,但不臭,產後一週內都是這種惡露。

    漿液性惡露

    漿液性惡露。是產後第4~6天左右排出的,其顏色變淺,呈淡紅色漿液狀。其中含有少量血液、粘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並有細菌。

    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在產後10~14天排出,惡露逐漸由淡紅色變為淡黃色或白色,其量比平時的白帶多,持續時間為十天。呈粘稠狀,色澤較白。其中含大量白細胞,壞死組織蛻膜,表皮細胞及細菌等。白色惡露持續3周乾淨。

    一般正常情況下,產婦在產後20天左右惡露基本上就會排得乾淨。但是每一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個體差異較大,產後惡露量的多少和持續時間都不盡相同,也有少數產婦的惡露拖到一個月左右才幹淨。

    產後媽媽要注意,如果產後惡露超過一個月以上還是排不乾淨的話,且惡露有臭味就屬於產後出現的異常情況。導致這種現象的常見的原因有:子宮內膜炎,子宮收縮不良、復舊不佳,宮腔積血繼發感染,或宮腔內有胎盤、蛻膜等組織殘留,已腐敗誘發感染,或胎盤剝離面未能如期修復,血栓脫落而引起出血等。

    當惡露出現異常時,應儘早到醫院檢查,早診斷、早治療,保障母親產後的健康。

  • 19 # 格格巫育兒

    導讀:對於女性來說,產後恢復中很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排惡露這件事情上,畢竟這代表著媽媽們產後子宮恢復的情況。而惡露是都有良好的排出情況,也會影響到子宮實際的恢復狀態,於是產後坐月子這個期間裡,產婦們都無法忽視自己這方面的觀察。

    有的媽媽在排惡露的過程中就會擔心自己的惡露排不乾淨,以至於子宮無法正常恢復,那麼到底怎樣的情況才表示是正常的呢?我們在坐月子的期間,要如何從惡露的情況來判斷自己產後的恢復是否正常?對此又有什麼好的調理方法呢?

    所謂的排惡露,是因為孕婦們在生完寶寶之後在胎盤剝離之後,子宮中脫膜也會因為妊娠結束而開始脫落,在這過程中就會有很多混雜著血液以及脫落下來的子宮脫膜組織經過陰道排出體外。這不僅僅是產後子宮的恢復過程,並且也是身體代謝的過程,將殘留的無用東西給代謝掉。

    而產後整個的排惡露的時間大約在30天的時間左右,快的能夠在21天的時候排乾淨,而慢的可能會最長持續到42天,平均的時間在4~6周的時間。所以說,如果惡露的問題超過了42天也沒有完全好,這時候產婦就需要到醫院去做檢查,瞭解具體的情況,以免問題惡化。

    在排惡露的過程中,產婦們想要了解自己的情況是否正常,也可以透過下面這幾點來進行自我檢查:

    1、惡露的發展狀態

    正常的惡露排出會分為三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血性惡露,時間一般都在一個星期之內,這個階段的惡露狀態是伴隨著大量的血液和脫落組織的,和平時月經的狀態差不多。等到了10天之後,就會進入到第二個階段:漿液惡露,這時候惡露的狀態顏色會淡了很多。

    雖然也會伴隨著少量的血液,但不會有先前的那麼紅,主要的攜帶著大量白細胞、分泌物、宮頸粘液等等的漿液,時間大約持續10天左右。第三個階段就是白色惡露,這時候的惡露已經沒有紅色的血液了,主要都是一些殘留的脫落組織、細胞等等,質地粘稠,時間一般持續10~21天。

    所以,媽媽們在產後就可以根據自己坐月子的時間來進行觀察和判斷,畢竟這三個階段的惡露狀態也是能夠非常清楚地分辨出來的。狀態好的時候,這三個階段的程序相對也會快很多,對此我們也能針對性地做出一些身體調理工作。

    2、惡露的氣味

    惡露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並不好的樣子,但實際上正常的惡露除了第一個階段看起來比較嚇人之外,其他時候都是正常的,而不管在哪一個階段都不會有什麼異常的氣味出現。所以說,如果產婦們發現自己產後的惡露出現一些氣味異常、淋漓不斷的時候,就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了。

    而在惡露排出的過程中,如果子宮中出現感染、恢復異常、有胎盤殘留組織的情況,就會出現異常氣味、淋漓不盡的情況。這是需要讓醫生來幫忙處理的,必要的時候還可能需要再進行一次清宮手術才能解決問題。

    最後,想要子宮的惡露排得更加乾淨,並且讓子宮恢復得更好,產婦們就需要注意好日常的飲食調理,多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新鮮的蔬菜補充維生素。平時也要多活動活動身體,促進氣血的云溪發展,也有利於體內的惡露排出。

    要提示:產後惡露排出是子宮恢復的一個過程,時間在4~6周左右,而在這過程中惡露主要分為血性、漿液、白色三個階段,並且正常的惡露不會有異味存在,媽媽可以據此來判斷自己的產後狀態。平時注意好飲食攝取、身體活動,會更有利於排惡露,促進子宮恢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以光速在原地轉圈,會碰到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