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丹修土
-
2 # Helen2171502
其實化妝品根本不分真假,只要有配方就可以,在灌裝前,都是按數噸來計算單位的,化妝品最大的成本是包裝,所以親們會發現市面上層出不窮的品牌,就像手機一樣,一旦某款手機推出新品馬上有其他品牌跟進,再有就是同行競爭,聚美優品是最大的美妝平臺,所以其他大的平臺一定要搞死他才能平分市場,聚美假貨風波轟動一時,那麼我想說某寶就是假貨集中營,某品會更是假貨大咖,所以大家就會明白問題點了!
-
3 # 全天候科技
聚美優品走向沒落的原因,還要從自身因素和外部環境兩個方面來看。
自身因素1、品牌授權風波
聚美優品作為化妝品領域的垂直電商,囊括了很多品牌。在2013年,聚美優品宣稱與很多國際大牌達成合作授權,憑藉聚美前期的信任體系建立,使用者對聚美銷售的國際大牌深信不疑。然後,事情很快出現反轉。在聚美宣佈達成合作後不久,被提及的品牌紛紛表示沒有與聚美簽署過合作協議,其中包括蘭蔻、嬌蘭、DHC等國際一線品牌。這就意味著,聚美之前銷售的相關品牌產品有可能的假冒產品,至少是沒有透過官方認可的渠道採購的。
2、假貨風波
幾乎所有的電商都會面臨假貨這一問題,聚美也不例外。在品牌授權風波事件一年後,聚美的一家供貨商被媒體曝出透過偽造品牌授權和報關單等檔案,向客戶銷售商品。該公司實打實的賣的是假貨,這一事件讓聚美再次深受打擊。
3、投資失敗
假貨事件,讓聚美的口碑迅速跌落。即使陳歐拼命的在微博打廣告,也未能挽救頹勢。業績的崩塌,導致聚美股價大跌,甚至面臨退市的危險。為此陳歐還是為聚美找尋出路,開始涉足共享充電寶和影視領域。
陳歐投資街電時,王思聰在微博發文稱“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如今,街電真的撲街了。今年5月,來電科技起訴街電侵權一案塵埃落定,街電敗訴。街電賠償來電科技200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停止使用被控侵權的產品。為此,陳歐在街電一共虧損了1.3億。
至於影視,好像更沒什麼水花。稍微拿得出手的作品應該是今年上半年播出的電視劇《溫暖的弦》。
外部環境聚美優品依靠先手優勢開啟市場,搶佔份額,2013年聚美優品營業收入4.83億美元,淨利潤0.25億美元,翻倍增長。2014年5月16日在美國上市,此時距離聚美成立僅四年的時間。那一年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還有阿里巴巴、京東。而當時的京東還未實現盈利。可以看出,聚美優品當年算是風光無限了。
然而,市場風雲變幻。具備先手優勢的聚美並沒有將這種優勢保持下去,之後,小紅書、唯品會等平臺迅速崛起,不斷搶佔聚美的市場份額。在對手的圍剿下,聚美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
4 # 二環路的邊上
其實聚美優品還是很不錯的,從開始陳歐建立的聚美優品成立,到後來的上市,都是付出了別人所看不到的哭,流別人所看不到的淚,後來又推出為自己代言,真是80後一代人的驕傲,也凸現出80後一代人的個性,還上了很多電視節目,因此也有了另一個稱呼,就是明星,至於為什麼衰落,我想還是因為高層戰略上的判斷失誤所導致吧。
回覆列表
聚美優品的交易額每年數十億,但整個團隊主要核心高管均為80後,甚至85後。年輕團隊的好處是有想法、有衝勁,執行力強。缺點也同樣明顯,對市場、政策法規、企業管理的風險把控較弱,往往發生一次變故,公司從此一蹶不起。長期以來,聚美優品面臨售假或者侵權等的指責,幾乎每天都能在社交網路對聚美優品銷售假貨的控訴,近日百麗更是公開炮轟聚美優品,稱聚美優品網站在名品特賣頻道推出‘4週年百麗春季女鞋專場’,作為百麗品牌唯一網路銷售和分銷渠道,優購從未與聚美優品有過任何合作,也從未給聚美優品供貨。對於聚美優品這種假冒百麗名義,欺騙消費者的相關行為,優購均已取證,也將針對聚美優品造假銷售百麗女鞋的情況保留對其進行下一步法律訴訟的權利。
樹大招風,我之前就聽過比較多的老牌傳統化妝品企業的老闆抱怨聚美優品的出現,大幅打壓了他的市場。一個公司,一個企業出現問題十分正常的,除非出現的問題已經涉及到良心和社會道德。否則企業的問題多數還是經營上的。聚美優品有了問題是既定事實,但是能把問題炒得如此之大,絕對是有人“有的放矢”,才讓聚美成為“眾矢之的”象徵著新時期創業者成功的聚美優品獲得成功和讚許的同時,也招來了更多人的嫉妒。很多人還是期盼這個太年輕的企業“倒下去” 相對於其他人對這次事件的痛斥,我更認為這是聚美優品非常需要經歷的歷練,好鋼是要淬火的,經得住聚美優品才會有真正成為名企業的可能,經不住也就是廢鐵一塊了。作為此型別的企業者,人們都對其插上了”理想化“的翅膀,大多人還是不希望理想折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