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馬鈴薯進入機械化、規模化種植以來,畝產達到5噸,即上萬斤早已不是神話,很多農場主已經實現。
山東滕州是聞名全國的馬鈴薯之鄉,尤以春秋兩季種植被視作“馬鈴薯二作區”的優秀代表。滕州薯農普遍採用三膜種植模式(先覆地膜,再搭建一層小拱膜,最上面再建大型拱膜,人和小型機械均可進出。滕州的三膜種植主要目的在於保溫。),精耕細作是其最大的特色,當地的春季馬鈴薯一般4月中旬前後上市,晚收的畝產均可超過萬斤。
內蒙古烏蘭察布地區、錫盟地區以及河北的壩上地區、陝西榆林的榆陽區都是北方一作區機械化種植的代表地區,據我採訪瞭解到,這些地區的很多種植大戶很農場主畝產都能達到5噸以上,榆陽區晚收品種最高的甚至達到了6噸。
當然,要實現畝產過萬斤,不是輕易就能達到的,必須最少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採用優質的脫毒種薯,最好是播種原種,品種以晚熟為主(主要指生長期在100天以上的品種),比如布林班克、隴薯8號、隴薯10號、青薯168等品種。
第二,科學的田間管理和先進的種植技術。機械化耕作,採用滴灌、噴灌種植模式,能滿足各個生長階段的水肥要求。
第三,能很好監測和控制病害。農業種植都有風險,主要來自自然災害和病害,如果能很好掌控病害,按科學的流程進行田間管理,在以上地區都可以實現畝產萬斤。
近10年來,馬鈴薯進入機械化、規模化種植以來,畝產達到5噸,即上萬斤早已不是神話,很多農場主已經實現。
山東滕州是聞名全國的馬鈴薯之鄉,尤以春秋兩季種植被視作“馬鈴薯二作區”的優秀代表。滕州薯農普遍採用三膜種植模式(先覆地膜,再搭建一層小拱膜,最上面再建大型拱膜,人和小型機械均可進出。滕州的三膜種植主要目的在於保溫。),精耕細作是其最大的特色,當地的春季馬鈴薯一般4月中旬前後上市,晚收的畝產均可超過萬斤。
內蒙古烏蘭察布地區、錫盟地區以及河北的壩上地區、陝西榆林的榆陽區都是北方一作區機械化種植的代表地區,據我採訪瞭解到,這些地區的很多種植大戶很農場主畝產都能達到5噸以上,榆陽區晚收品種最高的甚至達到了6噸。
當然,要實現畝產過萬斤,不是輕易就能達到的,必須最少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採用優質的脫毒種薯,最好是播種原種,品種以晚熟為主(主要指生長期在100天以上的品種),比如布林班克、隴薯8號、隴薯10號、青薯168等品種。
第二,科學的田間管理和先進的種植技術。機械化耕作,採用滴灌、噴灌種植模式,能滿足各個生長階段的水肥要求。
第三,能很好監測和控制病害。農業種植都有風險,主要來自自然災害和病害,如果能很好掌控病害,按科學的流程進行田間管理,在以上地區都可以實現畝產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