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器
-
2 # 皇家橡樹1972
軍用鋁箔條是用來干擾雷達訊號的,最早是由英華人在二戰期間發明並且應用,具體作戰方式是由少量的轟炸機不攜帶炸彈,只裝箔條伴隨大機群到達轟炸城市的上空,然後開啟彈倉往下布撒箔條捆束,捆束解體後在氣流的吹動下形成大塊面積的箔條雲,對敵雷達反射波形成紊亂,使敵判斷不出那個是真目標或者假目標,沒有了雷達的精確定位,地面高炮也就難以攔截轟炸機,從而減少了己方的傷亡、損失。一般來說軍用箔條都採用鋁製箔條,鋁很輕、並且韌性好,這樣空中滯留時間就會很長,二戰期間的箔條製造,就是將鋁製成幾微米或者十幾微米的鋁箔(和香菸盒裡面的錫箔層差不多),然後貼在韌性很高的紙兩面,再根據德國雷達的波長進行剪下,比如雷達波長1米,那麼鋁箔條(帶)就剪下成0.5米,這樣與雷達波長相似,形成共振才能起到干擾作用。圖片上那個是 箔條絲,軍用鋁箔可以製成帶、絲、繩等形狀,採用 捆、包、圈等包裝形態,便於投放。二戰期間大英帝國任何作戰物質都缺乏,用紙來充數!現在不用了,軍用鋁箔的基本材料採用 尼龍或者玻璃纖維,更有韌性、更加纖薄!採用貼、鍍方式形成鋁外層。
軍用鋁箔二戰期間在電子對抗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到了現今已經不在是空軍的專用了,而是 陸海空都在用,從二戰期間專門干擾雷達波延伸到了干擾雷達制導的導彈,圖片上就是 艦載箔條幹擾彈和紅外光學干擾彈的發射器,由於現在的反艦導彈制導方式不一樣,有的用雷達制導,有的用紅外製導,所以兩種干擾彈要混裝,並且同時發射,這樣才能增加迷惑來襲導彈的機率。
這張圖片是飛機發射箔條、紅外干擾彈迷惑來襲導彈的示意圖。可以看到,來襲導彈首先被機載告警器探測到,然後飛機尾部發射 雙干擾彈引導來襲導彈飛向 箔條雲,而飛機則脫險。
這兩張圖片是我軍022導彈艇正在發射 干擾彈和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發射 箔條幹擾彈和紅外干擾彈後形成的雷達反射、光學反射霧區。
到目前為止,軍用鋁箔仍然是對付雷達和雷達制導武器的主要 軟殺傷手段,較長時間內沒有其他手段可以替代,它會在三軍繼續服役很長時間。
回覆列表
很簡單,這玩意就是用來干擾雷達的,屬於針對雷達制導武器最基本的干擾手段。箔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明的,當時,英國、美國、德國均在這一領域展開了實驗和研究。其中,應用箔條最著名的一次戰例是英國創作的。1943年7月25日,英國轟炸機在轟炸漢堡之前,共投放了近40噸、約9200萬根箔條,導致德國的雷達裝置失效,顯示器上白茫茫一片,從而掩護了轟炸行動。此後,這一戰術屢試不爽。
箔條聽起來很神,其實就是用金屬或鍍金屬介質製成,具有特定尺寸和頻率響應特性的絲、片、條、帶。其之所以能對雷達產生干擾,主要是因為能對雷達發射的電磁波產生強烈的反射。目前,各種作戰飛機、作戰艦艇大都配有箔條,對作戰飛機而言,主要是為了應對主/被動制導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防空導彈,而作戰艦艇,則是為了應對主動雷達制導的反艦導彈。發現來襲彈藥或遭到雷達跟蹤時,飛機、艦艇可適時投放箔條,形成誘餌,以便自衛。當然,也可在一定空域大量連續投放箔條,形成干擾走廊,掩護己方空襲機群。1943年,英國轟炸機空襲漢堡時,採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當然,箔條肯定不是萬能的,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先進體制的雷達層出不窮,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辨箔條和真實目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箔條的干擾效果。同世界上任何矛盾一樣,箔條技術和箔條幹擾戰術其實也在與時俱進的發展,新型箔條也不斷出現。無論怎麼說,作為一種最基本的干擾手段,箔條還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