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陶與瓷
-
2 # 打虎拍蚊
據說乾隆小時生活在農村,不象在皇宮那樣有富有四海,希世古玩,文物字畫,應有盡有。後來登基後由於乾隆帝一心撲在治國理政方面。將畢生精力專心致志用於國計民生而創造了與其爺爺齊名的"康乾盛世″。因而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和收藏文物古董。只能算是業餘愛好而己。故審美能力只能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就連對人的審美都跑偏了,要不然怎麼養了個史上有名的大貪官"和大人"呢!
|
-
3 # 犬系次元君
我覺得我得為乾隆正一下名了,乾隆帝的審美並不像網友們認為得那麼“農家樂”;雍正帝的審美也並沒有網友們想象得那麼“高冷”。
一說起乾隆帝的品味,大家都會說咋呢麼“村兒”呢,有網友直言,“乾隆和他爹雍正的審美相隔一個黑洞”;也有網友對乾隆帝的身份表示懷疑,“感覺乾隆不像(雍正)親生的”。
乾隆帝特別喜歡題字,寫觀後感,喜歡的蓋個戳證明是他的收藏。(乾隆帝有很多印章)
密密麻麻的字堆滿了畫的各個角落
下面來說說乾隆帝的古玩意
乾隆帝喜歡的大都是外表看起來比較奢華的瓷器,但是乾隆帝本人還批評繁複的瓷器,說要簡樸節儉一些,不要過於華麗。
為什麼乾隆帝喜歡的瓷器是這種的呢?
談及清代前期出現這種紋飾複雜、色彩豔麗瓷器的原因,魚宏亮指出,這和當時的歷史條件、中西方交流的條件、皇帝本人的素養、民間的喜好、技術的成就都有關係,並非是皇帝個人的審美取向就能決定的。“有些技術就是清朝才出現的,像琺琅彩,(其藝術特點)就是繁複。”據文獻記載,琺琅彩雖在清代以前就已出現,但用於繪製琺琅彩的顏料一直依賴進口,直到雍正六年(1728年)才實現自煉。同時,雍正年間自煉的琺琅料還新增了多種前代所未有的顏色,從而豐富了此後琺琅彩瓷器的顏色。所以雍正帝那個時候想有那麼多顏色的瓷器也製作不了呢,這也不怪乾隆帝的審美,隨波逐流嘛。
魚宏亮還認為,17、18世紀的中西交流也對清前期的藝術品風格及審美有所影響。“18世紀的歐洲正好是巴洛克風格興起的時代,其總體的特點是戲劇性、豪華、誇張。正好乾隆時代江南文人的趣味、皇家的興趣也是繁雜的,對細節的雕琢不遺餘力。當時的東西方交流又相對頻繁,能看出互相的影響。” “看一個時代的風尚或者潮流,我們只有把其背後深刻的歷史背景綜合地考慮進去,才會對這一時期的風尚有更深的瞭解。”他說。“(紋飾繁複的)這種東西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都大量存在。所以這是一個主流的東西,不能說只有在乾隆朝有這個東西,或者反映出乾隆的藝術品味有某種特殊傾向。”乾隆帝也有高雅的收藏(故宮藏品)
這件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乾隆白釉凸雕蓮瓣口瓶,通體施白釉,釉色恬淡。
(網友吐槽乾隆帝的審美)
各位老爺太太如果喜歡的話賞個贊吧(●"◡"●)ノ♥
-
4 # 我就叫做華為
其實還是可以的啦!如:
或:
別存他那年代太花太複雜太極端的即可。
回覆列表
因為這是和他爹雍正比較出來的,雍正比較喜歡簡約大方的器物,單一釉色的簡單造型的器物,乾隆喜歡的卻是複雜,一個器物身上用遍了所有工藝,看著很繁複,卻沒那麼美,所以乾隆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暴發戶。
不光是瓷器,書畫也是!
乾隆喜歡寫詩,一生寫了四萬首,平均兩天拉三首。跑哪裡都要提詞,還經常寫個錯別字。得了書畫就往上蓋自己的章,在畫上寫心得,左一塊右一塊。因此他還得了一個外號——愛新覺羅·牛皮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