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政商內參
-
2 # 灰太狼44967765
在一些科幻文藝作品中,人類與人工智慧的衝突,最後依賴“愛”來感化智慧,這多少道出了人類在人工智慧面前的無奈。
將來可能真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目前人類相對於人工智慧的比較優勢,物理上主要表現在自我學習,自我創造和自我複製(繁殖)的能力上。如果一旦人工智慧突破這些障礙而越過“奇點”,還真不知道人類會有哪些比較優勢。
有愛?有情感?
當然,目前人工智慧相對於人類還處於絕對的弱勢地位。阿狗下棋能打得柯潔找不到北,但把柯潔惹毛了拔了它的電線,就只剩一堆廢鐵了。
-
3 # 高山231101604
人工智慧,是人類智慧的集合和提煉,是滿足人類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強大工具,是實現平衡,充分的最有力手段。只有一切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的人工智慧,才能達到人類智慧的最高水平,其它為了資本或少數人利益的,必然會被最終淘汰。這也是勞動創造人類的歷史必然。
未來學家Kurzweil曾表示,當我們用1000美元購買的電腦產品,能達到人腦的計算速度時,人工智慧時代將全面來臨。這個時間點的到來,可能不遠了。
很多科技企業還在大力推進AI的發展。如Facebook對於未來10年就有一個宏大的計劃:連線世界、人工智慧(AI)、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人工智慧是這個計劃的核心。谷歌的目標則始終是要利用AlphaGo打造通用的、探索宇宙的終極工具。
對於AI,業界也有不小的爭議。有的認為AI的出現是“創造性毀滅”,人類要千萬小心。比如埃隆·馬斯克和霍金都一再呼籲要警惕人工智慧,因為它“很危險”,不少科學家也認為AI可能在未來“不好把控”,因為對於人類來說,它或許是“不可預測”的。也有觀點認為,人工智慧更能帶來無數的商機和產品,能夠解決問題、拯救生命、產生巨大的商業和使用者價值,比如在貿易、製造、醫療等等領域都會給世界帶來巨大進步。
而對普通大眾來說,最現實的問題已經擺在眼前:你能否對抗人工智慧大潮改變現實社會所造成的衝擊?
斯坦福教授卡普蘭做了一項統計,美國註冊在案的720個職業中,將有47%被人工智慧取代。在中國,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有觀點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只有三類人,能勉強對抗AI的衝擊,即資本家、明星和技術工人。
換而言之,面對步步逼近的人工智慧:你要麼積累財富,成為資本大鱷。要麼積累名氣,成為獨特個體。要麼積累知識,成為更高深技術的掌握者。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陳春花教授日前在一次演講中表示,這次知識革命,淘汰的不是工具,是人!知識不再是名詞,而是動詞。 一定要重新去建立你的知識系統,不重啟,不加入新的東西進去,這一輪的革命就是把我們自己淘汰掉!
很簡單,倘若你不去改變,就只能被社會淘汰,就只能失業。如果你想把握未來,現在必須提升自己,趕上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