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_o_29734603
-
2 # 貓圖怪談
這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徹頭徹尾的失敗者其實是留不下什麼可以被稱為“英雄”的東西的,真正能夠以英雄論的失敗者,必定是在精神上給後人以寄託和依靠,必然是在無盡的黑暗裡高擎火炬,哪怕絕望也要給後來者以希望的啊!正是後來者看到了這光,才會知道歷史上曾有這樣可敬又可愛的失敗者,才會自發地把他們當做英雄。畢竟,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勝利者企圖讓後來人只記得他們,只歌頌他們的事蹟,那麼這些可敬的失敗者的事蹟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還不是因為有更多過人的精神能夠啟發後人,讓後人不自覺地仰望,並讓後人以超脫成敗的眼光看待他們,他們的事蹟才流傳下來的啊!
比如王安石變法,歷朝歷代都覺得這是大失敗,甚至有人認為它最終導致了北宋的滅亡,變法的骨幹之一、後來想重振新黨排斥舊黨的章惇,更是被編寫入《宋史·奸臣傳》。無論是在北宋,還是在後代,拿著筆桿子的人都沒有饒過他們。“安石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道也,豈非萬世之罪人哉”,萬世罪人的大帽子都扣在了他們頭上。
他們也確實失敗了,沒有打敗比他們還沒有節操的舊黨,在日益激化的黨爭中朝廷風氣逐步敗壞,而章惇也沒有成功阻止禍國天子宋徽宗上臺(在宋徽宗上臺之前,章惇就曾經阻止,並說他舉止輕佻,不應該做天子,現在來看真是一語成讖),北宋的傾覆他們也確實要擔當一定責任。
可是是金子就會發光,他們後來還是得到了歷史的平反昭雪。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宋代以來那個保守僵化的中國走向了落後,走向了衰亡,仁人志士都在找一條救國的道路,變法改革乃至最終的革命才是時代的強音。身在其中的梁啟超感觸最深,徹底為王安石搖旗吶喊,說“其德量汪然若千頃之陂,其氣節嶽然若萬仞之壁,其學術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施之事功,適應於時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傳諸之日莫之能廢”。這是跨越數百年的兩代救亡圖存者的惺惺相惜,沒有大魄力,不立大志向,不經過大失敗,又怎麼會像梁啟超這樣崇拜王安石呢?在梁啟超之後,華人終於為王安石平反昭雪了,只是遲到了幾百年。近代的仁人志士都從王安石那裡取得能量,視他為精神偶像。
這種精神上的共鳴,是跨越國界和文化的,是屬於全人類的。就連列寧都稱讚王安石是11世紀偉大的改革家,還不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改革的苦痛,才對歷史上的人物的精神感到敬佩和同情。
所以真正徹頭徹尾的失敗點是稱不上英雄的,他們一點精神遺產都沒有留下。真正能論及英雄的人,無論成敗,都有超脫成敗之外的一種精神所在。後人紀念英雄,只有庸俗的功利主義者喜歡看成敗。不滅的精神才是最終的英雄品質。
-
3 # 月照楓葉紅
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透過失敗尋出經驗和教訓看到底差在什麼方面。
另外自古以來沒有常勝將軍,所以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
4 # 大拄
這個問題答案或許有三種:一是"成敗論“,二是"非成敗論”,三是兩者兼而有之。幾種說法,各有依據,莫衷一是。其實這是站的角度不同,從而得出相悖或相反的結論。現將我的拙見附後:
(一)丶科學規範"英雄"的定義,是使此問題得出確切結論的前提。
英雄的定義是一一敢於赴湯蹈火,流血犧牲,勇武過人。曾為國家丶人民和民族作出過重大貢獻,或是影響了歷史程序,以及不畏艱險,捨己救人,為正義事業,慷慨赴死。為人們所仿效丶崇拜、景仰和謳歌的傑出人物。如歷史上的岳飛`林則徐丶文天祥,我們的先烈楊靖宇丶董存瑞丶黃繼光,還有空軍戰鬥英雄王海、張積慧等等。在常人的眼裡,鋤強扶弱,劫富濟貧,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豪爽正直,名聲遠播的劍俠義士,以及當前的見義勇為,將生死置之度外,有著非凡壯舉,為人民所稱道的卓犖不凡的先進人物,亦屬此類。……。
(二)、澄清幾個相似的易混的概念,方能對"成敗論"作出正確詮釋。 相近的詞語,諸如:
①梟雄。 梟是一種勇悍丶兇猛的烏。梟雄即喻指驍悍、雄傑,不易馴服。猶言龍頭、雄長丶魁首。多指強橫而有野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其社會地位應在英雄之上,但帶有貶義。其與英雄的顯著區別在於:梟雄駕馭驅使他人,野心勃勃;而英雄為人驅使,卻也恪盡職守。勾踐丶劉邦丶司馬懿等當屬此類。
②(奸雄)丶乃是奸賊和英雄溶為一體的稱呼。是奸人的魁首,弄權欺世,竊取高位,權傾朝野。"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是其代表人物。
在東漢魏晉時期,英雄與道德無關。一個人只要稟賦非凡,英氣逼人,就是英雄。故梟雄丶奸雄亦是英雄。董卓丶曹操皆然。
(三)丶應"以成敗論英雄",否則,英雄便失去了評判的標尺。 韓信之所以為英雄,蓋因他能"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劉伯承被稱之為"國際著名的戰略家“,甚至稱作"戰神",是他屢打勝仗。粟裕是"常勝將軍“。他指揮過二丶三十次戰役,勝多敗少。尤其是蘇中七戰七捷,創下戰爭史上的奇蹟。對他的讚美名副其實。誰也不會稱"李德"是英雄。
(四)丶雖以失敗告終,但曾經屢創佳績,依然不失為英雄。 培根說過:"成功的失敗,即所謂成功;失敗的成功,卻仍所謂失敗“。 關羽敗走麥城,寡不敵眾,為吳軍馬忠擒獲,身首異處。但他仍不失為忠勇仁義的猛將。他創下的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單刀赴會等等傳奇壯舉,流芳千古。被後人稱為"關帝","關帝廟”並不少見,將其視為神靈一樣供奉。
(五)丶雖然取得輝煌業績和巨大的成功,卻不能稱其為英雄。 因為這些業績有悖唯物史觀,不為人民所稱道。前邊言及"英雄”定義時,有為了國家、人民和民族利益……,為人們所仿效丶崇拜丶景仰和謳歌……這些定語。闡明作為英雄還涉及個人品質,社會進步和民族利益。雖然取得驚天動地的成功,卻遭到輿論的譴責、謾罵,那決非英雄所為。如希特勒發動二次世界大戰,閃電般地滅亡和佔領十幾個國家。丹麥一天亡國,強大的法國也僅堅守了四天。但希特勒不是英雄,他發動侵略戰爭,是為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而稱霸世界,且大肆屠殺猶太人,其結局是遭到無情的報負。造成國家分裂,滿目瘡痍,人民遭難。這與英雄行為無疑是南轅北轍丶背道而馳。
(六)、功業宏偉,結局悲慘,卻名垂青史,應是另類英雄。 如拿破崙,先後侵佔十國。前期足反擊歐洲各個封建君主國組織的"反法聯盟",保護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後期對封建國家的戰爭,也具有進步意義。他組織編撰的《拿破崙法典》,至今仍有著重要影響。兵敗滑鐵盧之後,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在滑鐵盧,比利時為其樹有銅像,以示對英雄的敬重。為侵略者樹像,似絕無僅有丶空前的或許是絕後的。他是法華人心目中永遠的英雄。 項羽與劉邦交戰,屢屢獲勝。垓下一戰,全軍覆沒。當其逃至烏江岸邊,雖可渡江保命,以期東山再起,但他愧疚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謝世。但人們仍就欣賞霸王舉鼎的霸氣,聆聽著"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千古悲歌。李清照稱讚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霸主氣概。後人認定他是人間"英雄"的典範。如前所說,東漢魏晉時,梟雄、奸雄丶英雄三者是等同的。
依我淺見,拿破崙丶項羽都是蓋世梟雄,並非正宗的"英雄“。"英雄"之定義中已明確,"英雄"沒有野心而受人驅使,而梟雄必有黃袍加身,面南稱帝,甚至擴張疆土的野心,而這種野心是驅使他人去實現的。這是兩者顯著的區別。似這類人物如何定論為好,只有見仁見智了。\
-
5 # 火車頭筆談
一個人立身處世,可能成,也可能敗,皆取決於他起初的動因或曰初心。
如果一個人當初用心不良,心懷叵測,心術不正,那麼他的失敗是預料之中的,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現實生活中,未能獲得預想的結果,原因可能有很多,不一定是個人品行的緣故,也不一定是個人努力不夠,有時就是差那麼一點點運氣。這種情況的人為數不少,他們的本意也是要發奮上進的。
此外,事業的暫時成功,也並不意味著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倘若以後不思進取,情況就會走向其反面。
因此,不能單純的片面的以成敗論英雄。
回覆列表
這句話本身是個歷史警句,成功者認可之,不成功者極力不認可。若作為人類歷史學上的概念看,褒貶則要視關注點而定,不一而足。單單隻就歷史大趨勢的結果看(絕大多數人只看結果),成功者為英雄!因為成功付出的代價不僅僅是努力,因勢利導,駕馭趨勢更為重要,也就更需要有非凡智慧。不成功者當然也有努力、可能也有不少的智慧,甚至還智慧多多 但是在努力之外,或者不善於察大勢,或者不善於馭大勢。察勢,馭勢,需要真功夫,真學識,真努力,真慧眼、真慧心。在中國這個具有五千年人類歷史文化積澱的社會,無論是儒家薰陶還是宗族教育理念裡,學業、功業、理家、治國,概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