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吝吝嗇嗇的小生活

    如何才能改變自己的這種三分鐘熱度呢?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條個人用過的經驗小分享,前提是一定要執行才有用撒~

    我在網上有看到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人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當自己在一件事上堅持21天的時候,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大腦就會替你自動完成目標。

    如何培養看書的目標

    下面為主題,分為4個:

    1、建立暗示

    2、獎賞自己

    3、不斷重複

    4、增強渴求

    建立暗示

    你讀書的暗示是什麼?每個人的讀書暗示各不相同。

    也許是看到別人能說會道,與自己形成鮮明的反差,能說會道不是胡謅,能說會道源自懂得多,看的多才能懂得多,讀書多才能懂得多,知道了才有可能說出來,寫出來。

    也許是自己沒法和別人拼爹,人家老爸是土豪,是當官的,想想咱年邁的老父親,一輩子辛勞,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還能苛求什麼呢。要改變我們的命運,讓父母過得更舒服,只能好好讀書,但不能讀死書。

    也許是看到心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巨大的差距,實現夢想只能靠自己。

    也許……

    找到你的也許。

    獎賞自己

    沒有獎賞小棧長肯定會對顯示器中出現的任何無動於衷,也不會去有任何的行動可言,更不會形成習慣。讀書也得給自己獎勵,獎勵的方式也有很多。

    如可以是把一本書看完,看完整本書後建立整本書的思維導圖,根據思維導圖就能把一本書的主要內容複述一遍,體驗自己超強的記憶力,同時在和別人複述的時候就會有種很牛的趕腳,我看完《邏輯思維》後就根據整本書建立一個思維導圖給身邊的朋友然後把整本書內容給複述了一遍,然後再看著她崇拜的眼神,心裡那是個美啊。這種方法很適用~

    再比如,看了一些書,自己有了一些心得和感悟就寫上幾篇文章釋出在自己的常用文章的網站然後進行分享,文章釋出後就會有很多人給你點贊,給你留言說看到這些文字很受啟發,表示謝謝你。這一刻你心裡怎麼想啊,肯定是寫更好的文章回饋支援你、鼓勵你的讀者朋友。這些讀者也就是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之一。

    反覆檢查

    形成習慣後,電視、手機、逛街等誘惑對於我們讀書分心的作用就會大大減小。現在市面有很多書都在講21天形成習慣是有心理學依據的,要養成讀書習慣或者其他好的習慣就一定要堅持21天以上。

    增強渴求

    生活中是什麼能把我們放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我想應該是你對自己想要做成或者喜歡的東西強烈的渴求。然而我們對讀書渴求的程度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夠養成讀書的習慣,其他習慣也是一樣的。渴求沒法教也學不來,自己尋找對讀書的飢渴感吧。

    培養新習慣需要注意:

    1、從小事做起

    2、學會延遲滿足

    3、固定時間、固定地點

    4、中途別放棄

    5、萬事開頭難

    從小事做起

    起初培養讀書習慣時不要貪多,讀書計劃也別定的太長,一點一點來,當形成節奏感了以後再逐漸增加。一開始給自己定的閱讀量過大,只會讓自己產生對讀書的厭煩,越讀感覺越苦逼,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這個時候可能會把圖書拋到身後。從小量開始完成後容易產生成就感,而不會有太大壓力,小任務完成後獲得自己的獎賞和肯定才有動力持續閱讀,習慣迴路才會不斷重複。

    固定時間、固定地點

    選擇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對養成讀書習慣也很的重要噠,固定時間就是個鬧鐘到時間了就自動提醒你“主人該看書了”。我早晨上班時間是9點,時間到9點了,自動就去上班,這已成為習慣了,習慣就是自動化。

    我把自己的讀書時間定到晚上9點30,一到9點30就乖乖去看書去了,如果沒有固定時間,時時刻刻都得想著幾點幾點該看書了,要麼可能會忘,要麼時刻佔用CPU資源,很累。

    中途別放棄

    習慣的形成關鍵是重複,重複,再重複,大腦也需要很長時間把暗示和獎賞自動化的聯絡在一起。在21天習慣形成的時期千萬不要中斷,因為中斷後再重新開始會很難,人都是安逸型動物,越歇你會發現自己越懶。

    萬事開頭難

    讀書習慣剛開始那幾天肯定是很刻意、很不自然,總覺得哪裡不舒服,有這種感覺就對了,別放棄,萬事開頭難。經過了刻意,不自然,不舒服等,下面就是無意識,自然。形成習慣後一切都是無意識,很自然。

    最後說一句:做我們這個年紀該做的,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相信以後的自己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今的你會為哪首歌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