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浩漢防務論壇
-
2 # 小前老可愛了
沒當過兵,個人認為是為了減小槍口跳動,保證下次擊發能快速瞄準,保證射擊精度,如果不緊抵肩部。射擊產生的後坐力一定使槍後退,很容易傷到自己,不能很好的控槍。。。。個人見解,如有錯誤請指出!
-
3 # 輕兵器愛好者
因為疼。
如果是現代的中間威力彈或者小口徑還好,若是二戰的全威力彈呢?
如果抵肩結實則不會有一個像不實那樣有一個槍托衝擊肩膀的動量,通俗點說就是抵肩結實,子彈是推你,抵肩不實槍托就是砸你肩膀。
把一個200gr的30cal彈頭,推到800m/s的速度(毛瑟98K使用的7.92mauser),那麼動能公式
P=mv
等於說要用12.8g*800m/s=10.24kgm/s的動量把子彈推出去。如果抵肩不實的話,槍也就會有一個10.24的向後動量,也就是說一個4KG(毛瑟98K)的木頭塊,後面還包裹著鐵片,以一個2.56m/s的速度撞你肩上。
並且燃燒不完全的燃氣會從槍口向前排出,而二戰的東西又不像現代步槍那樣有個槍口補償器,假設這個增加的速度為源動能的35%(目前比較有效的556的槍口制退器(muzzle brake)為減小運動距離的70%,那麼假設最有效的槍口制退器將所有應該向前的氣體全部向後,(不算湍流的損失與槍口依舊留有的向前的氣體)那麼槍口噴出的氣體大約在原來的35%實際情況應該多餘35%)26*1.35/4再開根號。那麼也就是大約3m/s。
然後我們再來算算你肩上到底有多少能量的殘留。
動量=mv
3*4=12kgm/s
因為撞擊前後動量守恆
撞擊你肩膀之後假設只有軀幹與大臂迅速開始運動
一個正常男性算他70Kg,軀幹佔一個人體重的50.8%,大臂佔2.7%。那麼運動的質量就是70*53.5%=37.45kg
動量守恆
12/(4+37.45)=0.289m/s
那麼動能的損失就是
35-(4+37.45)*0.289^2=31.927J
如果將這個能量平均分在整個槍托上(實際情況很容易聚集在一兩個邊緣或者點上)那麼也有1.5J/cm^2根據老國標定義,1.8J/cm^2可以傷害到人體面板。如果託稍微歪一點很容易砸出一個印子。
如果以後有人和你吹噓啥槍後座多麼大,砸出一個印子了都,那麼這傢伙一定是抵肩不實。
-
4 # 田原鄉野
槍在發射子彈時,彈殼內的發射火藥瞬間爆燃,產生強大的氣體,使彈頭高速脫離彈殼,從固定的槍管向前射出。部分迴流的氣體向後推動槍機,丟擲彈殼,槍在發射時,槍體被氣壓向後的推力稱為後座力。
精準射擊時,槍托必須緊抵肩窩,而且要不斷調整姿式,保持槍托和肩窩最佳的接觸點,使槍身平衡穩定,身體自然放鬆,才能更準確瞄準擊中目標,槍托緊抵肩窩,槍和人成了一個整體,槍發射時的後座力只能推動身體,如果槍托和身體有間隙,射擊時的後座力造成槍托的撞擊能傷害到射手。
回覆列表
在子彈頭被推出槍口的瞬間,火藥氣體迅速膨脹與空氣發生劇烈反應,產生後座力使得槍支猛烈後座與跳動。而後座力的大小與與子彈頭的質量、初速度和槍支的重量有關。一般一支軍用步槍重量約4000克、子彈頭大約為8克左右,最大後坐力的瞬時值可達250-350公斤。
因此射擊時,如果不抵住肩窩而導致露出空隙的話,在槍支後座時,槍支會失去依靠向後撞擊肩膀,使得持槍者肩膀受傷。而且會導致槍身操縱不穩,會使子彈偏離瞄準的目標。如果使用的是連發式機槍的話,更容易使子彈脫靶。
所以一般有經驗的槍手們在持槍射擊時,總是會用肩窩將槍托緊緊地抵住,當槍支後座時,槍托會把後座力均勻的傳遞給肩膀,從而降低對肩膀的衝擊,避免肩膀受力過大而導致受傷。
槍托是槍枝的柄,為槍支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安裝步槍、獵槍的槍筒、接受器和其他裝置的木頭製作的供端起來瞄準射擊的部件,位於槍的末端,開槍時放在肩上,步槍上與槍口相對的一端。其要作用在於在開槍時,減緩或抵消彈出子彈時火藥在槍管燃燒所產生的衝擊力,在肩上的後座力與肩膀對槍托的力互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們應該成對出現,但後座力來源於衝量,如果沒有肩膀或其它任何阻力,槍托也可以在運動射擊時保持槍手射擊時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