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學習英語最重要的首先是培養興趣,而不是急匆匆地給孩子報一個輔導班。現在很多孩子就讀的都是雙語幼兒園,包括公立幼兒園很多也都開設了英語。在這個階段,主要是激發孩子學習外語的興趣愛好,實在是沒有必要因為幼升小就去報班。

    家裡有英文繪本的話,那麼就和孩子一起多閱讀,培養語感,引導孩子正確表達。同時,藉助英文兒童歌曲或者一些英文原版的動漫電影,讓孩子多看多聽。這些都是最簡單最循序漸進的方法,比起一兩個月東奔西跑去上輔導班,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何況一年級的英語學習仍然是以興趣培養為主,都非常簡單,不需要提前學習,避免孩子產生牴觸情緒。

  • 2 # 晨光微曉

    幼升小之前的英語輔導班我去聽過幾個,這樣的輔導班的確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

    孩子剛進英語輔導班時,大部分輔導班引起興趣的東西是stickers(小貼上)。我參加他們試聽課的個人感覺是:有點類似於拿了一根胡蘿蔔來控制馬匹要走的方向。

    先不說孩子興趣的開放程度,單是靠這種物質獎勵,讓孩子更多看到小貼上和換取獎品,而非英語樂趣本身的方式我就不是太喜歡。

    當然不排除有個別的英語培訓輔導班,他們所採用的是讓孩子更多的看到樂趣,但是這樣的輔導班,很可惜,我沒有遇到。

    當時兒子上了小學之後,遇到了一個以閱讀繪本為主的英語培訓班,也是從小學開始招生,而非學前教育,跟老師交流過,她說這樣更符合孩子年齡和認知的特點。

    我把我所經歷的這些英語輔導班的情況列舉一下,如何選擇,關鍵還要看家長自己。

  • 3 # 北鼻媽咪

    我們這邊是使用人教版的教材,三年級才會初步的接觸英語。如果幼小銜接班就去報英語輔導的話,到三年級才會學習英語,那中間還有兩年的空窗期。孩子本身的年齡段就屬於短時記憶,學習的知識如果不加強鞏固會很快忘記。兩年的空窗期學的知識基本上都忘光了。

    我的孩子沒有提前學習英語,也沒有報什麼英語輔導班,就是在三年級學習英語的時候,每天陪著孩子一起聽磁帶,多讀多聽。英語中最重要的就是語感,把握好語感比什麼都重要。現在兩個學期了,孩子每次的英語成績都還不錯。特別是聽力題 ,幾乎全對。

  • 4 # 羽翼課堂

    朋友家的孩子已經4歲了,可是說話還是結結巴巴的。如果遇到較複雜的需求,又不知道如何表達清楚時,急得兩手直比畫,也表達不出來。前段時間,為了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他給孩子報了一家少兒演講培訓班,結果依然不盡人意,只會按照上課時老師教的框架進行“演講”,絲毫沒有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很多家長都覺得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是教會孩子口才,說話就好了,熱衷於報各種培訓班。但關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培訓班沒有告訴你這些事情。

    語言表達能力並不全是天生的,需要後天習得。3-6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可以為孩子以後的表達能力奠定一個好的基礎。但生活中有不少孩子都存在語言表達能力弱的現象:

    A. 說話不連貫:習慣停頓、多次重複同一個字或詞,說得磕磕巴巴的;B. 表達邏輯性不強:不是顛三倒四或前言不搭後句;C. 不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內容,說話總是含糊不清,表述不完全從上面的現象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弱,真正要培養的是他們表達的邏輯能力。

    如果孩子從小就鍛鍊了語言表達的邏輯能力,那麼他的思維將會更為敏捷,表達清晰且有條理和說服力。語言表達要有邏輯性,要求孩子:

    1.具備大量的閱讀和聽力訓練喜歡閱讀跟專注傾聽的孩子,詞彙量更豐富。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是用語言思維的動物,語言越清晰,思維就越清晰;而喜愛閱讀和專注傾聽的孩子,在分析問題、陳述問題時,往往比不愛閱讀的孩子快得多。

    2.具備一定的生活常識。豐富的生活內容和經驗是孩子言語表達的源泉和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孩子才能有可以進行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所以,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積累日常生活的經驗,例如:引導孩子觀察大自然中的春夏秋冬、鳥語花香、日出日落。

    3.按照時間維度進行分析。按照時間維度對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會使用首先然後接著最後等詞語,讓語言變得更為連貫。

    4.具備多角度思維。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能考慮各種可能情況,列舉出答案。

    5.具備辯證思維能力。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辨別一件事情在什麼時候是好,什麼時候是壞。

    6.綜合應用能力。對問題的分析、判斷、總結等能力的綜合運用。

    平時鍛鍊孩子語言邏輯性的方法:讓孩子進行故事複述

    複述故事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在於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反應力等,可以讓孩子專注傾聽故事內容,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建議可以用談話的形式引導孩子思考,家長在丟擲問題的時候可以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引發案例分析,深入討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進多隻基金是不是就能分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