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誠小醫
-
2 # 醫楨致聖
血壓高有的人會非常敏感,感覺頭疼頭暈,有的人血壓特別高,也沒有任何不舒服,所以不願意吃降壓藥,其實這種情況不好,還不如有症狀了對症吃降壓藥呢,長時間血壓高,就會導致血管壁變薄,負荷能力下降,一旦啥時候血壓忽然特別高,就容易導致血管破裂。
-
3 # 暗夜精靈小Moon藥師
高血壓,一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的,幾乎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人得高血壓疾病。
如果你血壓高,身體卻沒什麼症狀,那麼我覺得你可以首先去醫院診斷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得了高血壓,畢竟有些人是短暫性的高血壓,平靜狀態下又可以恢復正常。
有些人血壓高,可是自身的適應能力很強,輕微的頭暈頭痛過一陣子身體就可以適應下來,導致血壓很高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不舒服,這類人是比較危險的,往往容易導致併發症的發生。
1、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以體迴圈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徵。我們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範圍內波動。比如:我們生氣、憤怒、哭泣等伴隨情緒較為激動是,我們的血壓也會短時間內上升,但是一般不會超過上限值。還有飲酒後、運動後也會導致血壓的短暫升高。
2、高血壓的趨勢如何?
根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釋出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中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人,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並呈現上升趨勢。高血壓作為難以根治的疾病之一,多發於中老年人群身上,但是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高血壓患病年齡也由中老年患者開始趨向於青年人。3、高血壓的原因及症狀
包括原發性及繼發性高血壓。
其中飲食、生活不規律、家族遺傳和生活壓力大等因素都是導致高血壓年輕化的主要原因。前期的發病症狀可能不明顯,常見的是頭暈、頭痛、心悸等。但是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會出現明顯的持續升高的現象,逐漸會出現各種症狀。有些患者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後發生血壓升高,並在休息後恢復正常。
若是長期高血壓無法控制,那麼也會導致相應的併發症的出現: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如中風、心梗、腎衰等嚴重後果。
4、高血壓的治療
那麼,作為一名藥劑師,常規的高血壓治療藥物有哪些?
①利尿藥。呋塞米、螺內酯、氫氯噻嗪等;
②β受體阻滯劑。酒石酸美託洛爾等。
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貝那普利等;
⑤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厄貝沙坦、氯沙坦、纈沙坦等。
⑥其它的,如可樂定等。
作為患者,一定要遵醫囑,在醫師的建議下使用高血壓藥物,不要盲目的自行更改或者停用。
最後,我想說:預防也很重要。
高血壓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對血壓130~139/85~89mmHg正常高值階段,
我們應該特別注意肥胖、高鹽飲食、飲酒等因素,清淡飲食,定期健康體檢,適當運動。
針對高血壓患者,應定期隨訪和測量血壓,積極治療,預防心腦腎併發症的發生,保持良好的心態等。
因此,高血壓即使沒有任何的不舒服,也要積極地去治療,祝大家身體健康!
-
4 # 眾仁德康
高血壓疾病是當年社會的常見的慢性疾病,確實有少部分人血壓偏高自認為身體沒有不良病症反應,有的人甚至高壓超過200mmHg才有不適反應,這種情況很危險,易引起心梗、急性腎衰、腦出血等病症……只所以血壓高自身沒其症狀反應有兩點:1、個體差異對不適症不敏感;2、有的人對身體不適症狀標準衡量不一,明明有了不適症狀,自己確認為正常。
回覆列表
高血壓長期給血管帶來的有:血管硬化、心、腦、腎併發症,治療的核心是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控制好血壓
高血壓病人最常見的問題是:
1、沒有症狀不肯吃藥,認為降壓藥不能隨便用,擔心藥物依賴,希望血壓能夠自己恢復正常;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壓也不是一日形成的,高血壓導致的併發症也不是一日能夠影響的,所以長期控制血壓是非常重要的。
2、把血壓藥當做感冒藥吃,血壓平穩了就停藥,卻不知道血壓波動大才是最大的危害,血管突然收縮和舒張厲害才是造成腦血管意外最常見的原因;
3、很多時候高血壓是不可逆的疾病,血壓升高或伴隨著終身,需要一輩子吃藥控制,單純的減鹽、限酒、減肥、運動等非藥物措施並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
4、不可否認,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可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都是個體化的,並不一定會出現,但可以肯定的是,降壓藥物服用是明顯利大於弊。
5、高血壓是很常見的疾病,只不過很多時候被忽略了而已,成年人血壓 ≥140mmHg 和/或 90mmHg 就是高血壓,無論年齡。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 25.2%,全國高血壓患者人數 2.7 億人,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
有病得治,這不是癌症,也不是絕症,為什麼要放棄生活?
都知道對於白血病、癌症晚期、骨髓疾病,很多時候有錢都沒有辦法,生命有時候很頑強、有時也很脆弱,但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病,雖然不能夠治好,但是能夠控制疾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為什麼不要呢?既不缺醫,又不少藥的年代,卻少了對疾病的認識,痛心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