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詹姆斯·馬修·巴里的童話著作《彼得潘》
28
回覆列表
  • 1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倫敦肯辛頓公園的彼得潘《彼得潘:不會長大的男孩》(Peter Pan: 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1904)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1860年——1937年)最為著名的劇作,《彼得·潘》將荒誕幻想、仙人故事、驚險情節,運用性格刻劃、心理描寫、諷刺和幽默等手段紡織在一個小小的故事裡。它既像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馬戲,又像一首狂想曲,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力。

    《彼得潘:不會長大的男孩》(Peter Pan: 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1904)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1860年-1937年)最為著名的劇作,而《彼得潘與溫蒂》(Peter Pan and Wendy)是他1911年將其小說化的小說題目。二者皆講述了彼得潘,一個會飛的拒絕長大的頑皮男孩在永無島(Neverland)與溫迪以及她的弟弟們的所遭遇到的各種歷險故事。

    彼得潘的劇作於1904年12月27日在倫敦首演,由Nina Boucicault領銜主演。1905年於百老匯上演,主演為Maude Adams。不久後由Marilyn Miller和Eva Le Gallienne參與演出的無聲電影於1924年上映。此後這部劇作曾被改編為音樂劇,電視節目以及兩部有聲電影--其中1953年的電影是由迪士尼出品的標準長度的動畫電影,另一部則是2003年的英國電影,以其華麗的場景及特效著稱。彼得潘的舞臺劇在英格蘭是以其最初的形式每年上演。而美國上演的則是1954年的音樂劇版本,此版本因在電視上播出而流行。

    小說於1911年首次發行。原版書包括由藝術家F. D. Bedford所繪製的一幅卷首插圖以及11幅黑白插圖。如今小說出版多冠以《彼得潘與溫迪》之名,或僅僅是叫做Peter Pan。

    這部劇的副標題"不會長大的男孩"強調了這個故事最基本的主題:童年的純真與成年人的責任之間的衝突。彼得拒絕了從兒童轉變為成年人,並且鼓動其他的孩子也這樣做。然而書中的第一句"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除了一個人,"以及故事的結局表明了這個願望的不現實性。在這種轉變之中也有著悲劇的成分。

  • 2 # kiki的影視觀

    彼得潘(Peter Pan)—一個不願意長大的小男孩。國外所有未成年的孩子們心中都存在著一個彼得潘,具有冒險精神,無憂無慮。隨著長大的過程這種性格也會慢慢弱化。

    全篇講的就是彼得潘,溫迪,溫迪的弟弟們在永無島發生的一系列冒險童話故事。腦洞巨大,荒誕的冒險故事情節,是國外孩子們備受喜愛的故事。

    主要人物分析:

    彼得潘:一個不知道真實年齡,面貌只有十歲的男孩,逃避現實,害怕長大,想像孩子一樣永遠無憂無慮,帶領一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們居住在永無島。

    溫迪: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小女孩,心中住著一個喜歡冒險的“彼得潘”,在夢幻島扮演孩子們的母親,幫助彼得潘照顧孩子們的生活起居。

    胡克:在故事中是一個海盜,邪惡的化身,想要消滅彼得潘。象徵著真實社會,彼得潘與他的鬥爭實際上是彼得潘拒絕長大的表現。

    故事的最後,溫迪和弟弟們也回家了,迴歸現實,慢慢長大,只有彼得潘一人從未長大過,也體現了儘管孩子們不願意長大,長大雖然會有煩惱,但也是每一個人的必經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反轉!記者湯幸澄清:我沒說中超6月20日開賽!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