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個階段都有你需要的精神營養,什麼時候的那本書觸動過你,還記得嗎?
3
回覆列表
  • 1 # 風起花落時

    人間失格,太宰治!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在世界,可是生活總是讓我們去偽裝,學著迎合,小心翼翼的,從而不能自己,而迷失了!似乎就是自己的內心寫照!

  • 2 # 做書
    不僅是女孩子,所有人都應該讀一讀《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享譽世界的法國著名作家,當代最負盛名的女權主義者。存在主義的鼻祖讓-保爾・薩特的終身伴侶,她的存在主義的女權理論,對西方的思想和習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稱她為“法國和全世界的最傑出作家”;法國現任總統希拉剋則在一次演講中說:“她介入文學,代表了某種思想運動,在一個時期標誌著我們社會的特點,她的無可置穎的才華,使她成為一個在法國文學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女人,為我們熟知而又陌生,自從地球有人類以來,她就成為永恆的主題,備受人們的讚譽、詛咒和詆譭。

    偉大的女人和偉大的男人一樣崇高、神聖;險惡的女人和狠毒的男人一樣兇殘、卑鄙。

    我這一生,都應該感謝波伏娃

    大學期間,人生還是很迷茫的,有幸在最喜歡的女老師的推薦下讀了這本書,很厚,上下兩冊,但是讀完之後,完全不是震驚二字可以形容。於是,畢業論文就是以《第二性》在中國的傳播為題目,為的也是更認真地讀這本書。

    女性是不是跟男性不一樣?當然是。但是這個“不一樣”對女性意味著什麼?對男性意味著什麼?“不一樣”的性別導致不一樣的待遇,這合理嗎?女性應該追求什麼樣的人生?波伏娃不是要塞給你一個答案,她只是告訴你,女性不是天生的,是被塑造的。事實上,我們躲不過社會的塑造,但如果對此情況一輩子都矇在鼓裡的話,生命是沒有光輝可言的,而波伏娃,就是那個敲鼓的人,鼓聲傳了幾十年,今天的女性逐步走向了獨立和自主,真的應該感謝她。

  • 3 # 口口口v

    《麥田裡的守望者》

    主人公霍爾頓退學後去紐約城度過的三天。

    雖然我覺得語言生澀、大量心理描寫使這本書比較難讀。但是卻能明白主人公的精神世界⊙▽⊙(高三的時候成績不好就非常悲觀)

    “我說不清楚我的意思,即使說得清楚,我怕自己也不一定想說”

    “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守望小孩子們,守望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邊有那種令人羨慕的愛情修成正果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