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鍛彰趣義
-
2 # danyboy
一家之言吧。
照例,先說出處。這是林語堂在《煙屑》一文裡寫的句子,常常被人單獨拿出來引用,作為論據,原話是這麼說的:
”吾好讀極上流書或極下流書,中流書讀極少。上流如佛老孔孟莊生,下流如小調童謠民歌盲詞,潑婦罵街,船婆毒咒等。世界作品百分之九十五居中流,居中流者投下襲上,但皆偷得不好。“
怎麼理解呢?
一、林語堂的意思林語堂的意思,只是他個人的一些感悟,與其說是在談讀書的法則、要義,不如說他是在談他對書籍、對文學的看法。也就是說,什麼樣的書,才是最真實的。
這個看法的核心有兩點。第一,所謂上流書,就是經典,從他舉的例子來看,主要是思想,用思想來作為閱讀的標杆、基礎,作為培養眼光的途徑。
第二,所謂下流書,並不是有的人認為的萎縮、庸俗的書,而是民間文學,這些民間文學,包括了童謠、民歌、小曲,也包括那些老百姓日常使用的活的語言。他說”潑婦罵街“,重點不是”罵“,而是”街“,是那些生動的、鮮活的語言,不是那些被文人墨客所”馴化“的語言。
林語堂還說:”潑婦罵街常近聖人之言。“
這裡的”近“,並不是道理上近,而是各有一種真情實感,各有一種對世界真實的反映,而不是虛偽的、雲山霧罩的東西。
總之,林語堂的意思是求真。
所謂的中流,就是失卻了真實,也失卻了獨特性的書。
二、林語堂的話能作為讀書的法則嗎?當然不能了。
林語堂本身並不是在談讀書,他只是在談感受,從而表達他對民間俚俗文學文化和語言的讚賞。
如果把這句話當圭臬,路就走歪了。
而且,這句話如果作為讀書方法,也根本無法執行。因為一個人所遇到的書,基本上都是中流書,課本教材、日常娛樂的小說散文包括林語堂自己的文章、學術著作、社科通俗讀物,不都是中流書嗎?
你能都避得開?
而且,一本書要讀過,至少也要翻過,才能知道是哪一流的,所謂的下流書,又去哪裡找?誰來鑑定呢?
所以,說林語堂有些譁眾取寵,或是賣弄文字,也不為過。
這就是為什麼魯迅要拿這件事諷刺林語堂了:
魯迅曾黎烈文自己主辦刊物,刊物的名稱就叫《中流》。當然,魯迅諷刺林語堂,有時候也是為諷刺而諷刺,可這句話能夠讓魯迅先生動了諷刺的念頭,倒是側面說明了林語堂這句話的不可靠。
-
3 # 有情人眼裡的世界
上流為德高品上,厚德載物的教育質量很好!"下流”為草根文化,完全出自為土地,接地氣的,兩種文化相互欣賞,美麗風景!
回覆列表
林語堂先生說讀書:“只讀極上流的,以及極下流的書。中流的書不讀,因為那些書沒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林語堂先生這麼說,和他的讀書要知味的理論有關係。他認為讀書不能強讀,關鍵在知味,何為知味?“讀書的主旨在於排脫俗氣。所謂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異,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讀出味來。”
也就是說,讀書要知味,首先是知道自己所愛好的,順著往下讀,在思想的滋長中找到樂趣。“所以讀書不可勉強,因為學問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長出來。其滋長自有滋長的道理,如草木之榮枯,河流之轉向,各有其自然之勢,逆勢必無成就。”既然知道自己所愛好的,自己的胃口是怎樣,那就引申出了另一個問題,就是看誰的書,“由是可知讀書有兩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讀者。”
書是人寫的,自然浸潤了作者的思想、人格魅力和意趣,有些合自己當下的胃口,可以讀,有些自己當下沒有興趣,或者讀不懂,就暫且放過,“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不得不讀之書。……”“凡人讀書必找一位同調的先賢,一位氣質與你相近的作家,作為老師,這是所謂讀書必須得力一家。不可昏頭昏腦,聽人戲弄,莊子亦好,荀子亦好,蘇東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時愛莊、荀,或同時愛蘇、程,是不可能的事。”
看懂了林語堂先生所說的讀書要知味是何意,也就好理解他為什麼說這話了。既然凡人讀書要找一個和自己脾性相同的先賢來滋養自己的靈魂和思想,這樣才能算知味,當然首選大家,大家的極上流的書中,合自己胃口的,當然滋養作用最大,收益也最多。為什麼還要讀極下流的呢?因為極下流的無所不包,有思想偏激的、有劍走偏鋒的、有方言俚語民間小調、有市井風情人生百態。只讀聖賢書,人容易失去生活氣息的滋養,成為滿腦子大道理但不懂生活的書櫃,但只讀極下流的書,就好像一個人下了班只是呼朋引伴喝酒吃肉,總在一個圈子裡混,怎麼知道原來還有人達到了那樣的高度,所以兩者都要讀。至於中流的書,為什麼不提倡讀,是因為他不上不下,非常拘束,高沒高到可以成一家之言,抒發性靈的地步,顯得拘束,低又沒有市井之言的豪放真實,就很尷尬,換句話說,按照林語堂先生的見解,有益但看不出作者的本來面目的書,都可以算是中流書。
同樣的意思不止林語堂先生一個人說過,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也說過,最上流的書必須讀,這是讀經典;最下流的書也要讀,因為它們泥沙混雜,可以淘金。讀下流書,而且敢用下流書,甚至在自己的言談、著作中引用下流書,化俗為雅,是非常可貴的,錢鍾書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代表。陳平原所說的下流書包括童謠、小調、彈詞、俚語、潑婦罵街等等。讀了太多高雅的書,就會顯得很清高,於是就有了單薄的意味,雅得有點俗,這是很不好的趣味。
當然也有人不這麼看,黃侃就說“八部以外皆狗屁”,劉永濟說“讀常見書,做本分事”,這是另外兩種讀書方法。歸根到底,讀什麼書,怎麼讀,是自己的事,關鍵是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