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很多斷章取義,歪曲史實。
1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671485643

    一、查繼佐舉報明史。

    也許你我看過金庸小說拍的電影,很尊敬金庸,但也許你不知道,金庸祖先查繼佐是中國最大的漢奸之一,害死了清初修《明史》的七十多位史學家,導致我們今天看不到完整的明朝歷史。然後清朝一滅亡,查良鏞就改名金庸寫了一堆洗白祖先和自保的小說。甚至有傳說金庸說自己祖先得罪了雍正被殺頭,因為 雍正年間,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去江西做考試官,他出了一道作文題 “維民所止”,雍正聽說後,覺得“ 維止”兩字是“雍正”兩字去了頭,這豈不是要殺自己的頭嗎? 這一下不得了,雍正下令將查嗣庭全家逮捕嚴辦。但有人指出這是不符合史實的。

    二、文字獄都那麼嚴重,你指望清朝誰能把完整的明史流傳下來,就算流傳下來了,就算是司馬遷史記都有錯的,你又指望誰寫的一定是對的?

    三、明朝的奸臣愚民

    崇禎臨死前寫了“……勿傷百姓一人”那段話,我看到的有幾個版本,一個是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還有一個是

    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

    還有一個說的不是可以分自己的屍體而是要李自成去分大臣的屍體。

    不管哪一個都提到“諸臣誤國”,我覺得最後一個更符合事實。加上有人又說崇禎說過“文臣個個可死”之類的話,可見當時樹倒猢猻散的場景。那麼,崇禎說的這些話,肯定也得罪了不少“文臣”,就算不得罪也不是好人。他們要不抹黑一下前朝也不太可能了,也正合清朝的口味。

    四、我不知道你所指的哪些記載不靠譜,也許我們今天看到的明史就已經是事實了呢,至少大部分是真的了吧。

  • 2 # 司馬長史

    我覺得《明史》對史實的記載比較靠譜!《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本史書,也是官修史書時間最長的史書,從順治二年一直到乾隆四年,前後經歷九十年。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編纂得體、材料翔實、敘事穩妥、行文簡潔為史家所稱道,是一部水平較高的史書。編者對史料的考訂、史料的運用、對史事的貫通、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都達到較高的水平。受到史學家的一致好評,趙翼說:“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清朝考究學、經學興起,文人注重對文字的研究和歷史的尊重,因此《明史》在比較有爭議的史實面前就將所有的爭議都寫入史書,由後人評判,比如建文帝的生死之謎在《明史》中就有兩個版本!《明史》尊重史實,不以明代官定史論為據。如建文帝年號於成祖奪位後革除,其四年實錄僅以元、二、三及洪武三十五年,附於《明太祖實錄》之後。《明史》中則專立《恭閔帝紀》一卷,甚為得體。再如英宗削景泰帝號,情形與建文事相似,《明史》中亦處理得當。《明史》的編纂人員幾乎全是漢人,人才濟濟,而且人才濟濟,有當時的著名文學家朱彝(yí)尊、尤侗和毛奇齡等人。但出力最多的是清初著名史家萬斯同。而且萬斯同是明末清初抗清鬥士黃宗羲的徒弟,在明清之際,有一些明朝遺臣和反清志士十分重視明史的研究,防止清政府篡改史實,因此,抗清人士和明朝遺臣要麼自己出山參與編纂,要麼派弟子出山參與編纂,也有自己編纂一部分用於提供史實的!在編纂《明史》時雖然有睢州人湯斌等漢人積極參與,但黃、顧等人仍然秉持文人的骨氣堅持不肯與清廷合作,但為著儲存明朝真實史蹟的目的,仍派出了得力助手參與明史的編纂。黃宗羲除了派得意弟子萬斯同外,還派了自己的兒子兒子、顧炎武也派了的自己外甥。這樣,就相應地保證了明史的質量。萬斯同專意古學,博通諸史。《明史》的初稿基本是由他完成的,他病死後先後三次任明史總編的王鴻緒,把萬氏的《明史稿》進行了改編,最後由張廷玉Quattroporte,編成《明史》。經過三次改稿,費時幾十年。《明史》的確有不少長處。首先,它體列嚴謹,敘事清晰,文字簡明,編排得當。其次,《明史》的史料較為豐富。當時可資的第一手史料很多,除一套完整的明朝各帝“實錄”而外,尚有邸報、方誌、文集和大量私家史乘。朱彝尊修史時《上Quattroporte第二書》中說,僅各地的方誌藏於國家圖書館者,即達三千餘冊之多。此外,如明人王世貞著述的《錦衣志》、《中官考》等,都對明朝特務統治和宦官之弊有系統地作了介紹。這些,都使明史的修撰者們較之各朝修官史者,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因此《明史》對史實的記載是比較靠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寧最近賣出1億臺空調,1億臺空調到底是什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