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大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以“謀不詭”的罪名誅殺了丞相胡惟庸。隨後,朱元璋又下令徹底廢除丞相制度,日後子孫做皇帝時,誰再敢諫言立丞相,統統凌遲處死。這道殺氣騰騰的帶有朱元璋個人鮮明風格的詔書,使得綿延近兩千年的丞相制度從中國歷史上徹底消失了。

    那麼,為什麼朱元璋會對丞相制度如此深惡痛絕呢?故事還要從丞相的前世今生講起。丞相制度起源於戰國時代。最早的丞相,設官一到兩人不等,一人獨自擔任的時候被稱作相邦(後來為了避漢高祖劉邦的名諱,改為相國),兩個人共同擔任的時候稱為丞相,有左丞相和右丞相之分。但總之,這都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位極人臣的角色。丞相是百官之長。這個官位一登上歷史舞臺,就擁有了極大的權力。戰國秦漢時期,丞相可以獨自開府,徵辟僚屬,擁有完全聽命於自己的一套行政班子。皇帝面對丞相時,也應該禮讓三分。《漢書.孔光傳》記載漢哀帝的話說:“丞相者,朕之股肱,所與共承廟宇,統理海內,輔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大意是丞相是與皇帝共治天下的那個人。權勢熏天的丞相,在禮節上也不能慢待。根據漢家制度,丞相必須是侯爵。這就發展成一旦要拜某人為相,先要封侯尊崇其威望。歷史上比較強勢的某幾位著名丞相,甚至發展到“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的地步,也就是說享受穿鞋佩劍上殿、面見皇帝時不需要提他的名字這種特權。“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皇帝是人,更是有權力慾望的人。威望權勢如此之大的丞相著實是個巨大的威脅。為了化解掉這種威脅,歷代皇帝想出了各種辦法。秦始皇是第一個皇帝,也是第一個想辦法對付相權的人。御史大夫與太尉的設立,就是為了分解掉丞相的監察權和軍權。同時,丞相決策起草的文書,必須經過御史大夫的同意才能透過。皇權剛一出現,就走上了與相權對抗的道路。漢武帝的辦法是架空丞相,另行組織領導班子。這就是所謂的“內外朝”制度。外朝,自然就是丞相、御史大夫這些常任的官職;而內朝,則是由皇帝親信的人組成,比如侍中、尚書、大司馬等等。這些人出身低微,和皇帝的關係卻非常密切,非常適合皇帝操盤控制。內朝往往決定軍國大事,而外朝卻只剩下了日常瑣事。在內外朝分化的情況下,外朝漸漸淪為擺設。但一代雄主漢武帝依然不放心,在其在位的五十四年之間,一共換了十三任丞相,除了最後一任田千秋在武帝死後留任外,其他十二人有七位被免職,五位因犯罪自殺或下獄論死,大多都不得善終。 (《漢武大帝》劇照)漢光武帝劉秀的方法和漢武帝頗多類似之處,也是架空丞相,另扶持位置較低的人去處理軍國大事,史稱“雖置三公,事歸臺閣”。魏晉南北朝以來,這種委員長制一類的“獨相制”被委員制一類的“群相制”所取代,三公九卿變成了三省六部。而三省的長官,負責決策的中書令、負責複議的門下侍中、負責執行的尚書令,都是宰相。一堆宰相取代了一個丞相,相權被大大分解了,皇帝的壓力相對減少了不少。但也有弊端:宰相崗位一多,各派勢力都可以往中樞塞人,往往引起黨爭。於是乎,唐朝的牛李黨爭,北宋的新舊黨爭,鬥得那叫個不亦樂乎。而皇帝們之所以會花那麼大的精力去提防丞相們,全在於手握重權的他們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歷史上,篡位者大多出自丞相。最早的戰國時期,燕王傳位給他的相邦子之,險些導致國家滅亡。西漢末年,王莽從大司馬的位置上一路攀升到丞相,又從丞相進位到攝政,最後終於完成了傾覆漢室江山的大業。東漢末年,曹操曹丕父子也是久居丞相之位,最後還是篡奪了漢室江山。 (曹孟德丞相)魏晉南北朝以來,篡位奪權屢屢發生。篡位者要麼就是丞相,要麼就是做了類似丞相的高官。西晉司馬炎篡位時是相國;劉宋劉裕篡位前也最後升到了相國一職;南齊蕭道成在篡位前的一個月也升為了相國;南粱蕭衍篡位前則是“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和相國區別不大。北朝那邊也是如出一轍,分別篡奪東魏、西魏政權的高洋和宇文覺,在篡權之前,也做到了類似相國的高位上了。隋文帝故技重施,在逼自己的外孫禪位前,也是身居相國之職。隋唐易代之際,攻入了長安城的李淵逼迫隋煬帝的孫子封他為相國,一年之後便把傀儡趕下了臺。這些還是成功篡位了的丞相。歷史上還有各種奸相、權相,要麼功高震主,要麼結黨營私,搞得皇帝很不舒服。對於皇帝來說,丞相(相國)真是個危險的存在啊。而丞相心裡,也是這麼思考皇帝的。畢竟伴君如伴虎,不知道何時老虎會吃掉自己。一代猛人朱元璋決定終結這個歷史難題。快刀斬亂麻,朱元璋借胡惟庸案一口氣殺掉了上萬人,並立下了這道影響深遠的祖訓:“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不聞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中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事皆朝廷總之。以後嗣君,勿得議置丞相,臣下此請者,置之重典。”朱元璋以為自己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問題。然後他老人家是工作狂,不需要幫手,他那些長於深宮之中的子孫卻做不到。他死後不久,內閣票擬製度逐漸發展起來,宦官披紅也逐漸完備,內閣的閣臣和司禮監宦官實際上共同分擔了丞相的職務。然而內閣還是出了嚴嵩這樣的奸相,張居正這樣的權相,權閹更是層出不窮:王振、劉瑾、魏忠賢,各個攪亂朝野,禍國殃民。朱重八同志的偉大構想,算是落空了。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錢穆:《國史大綱》朱元璋:《皇明祖訓》司馬光:《資治通鑑》班固:《漢書》

  • 2 # 誤入田園

    丞相權利過大,成為抗衡皇權的一支重要力量,到唐宋時期實際上已經廢除了唐以前的獨相制,普遍採用多相制,以分化相權,到朱元璋時,乾脆就廢除了丞相,而設內閣,太祖時代,內閣官階很低,權利因皇帝本身能力威望很強,所以閣臣權力很小,到後期,內閣制基本就相當於多相制了,權力逐漸增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比特幣還會繼續上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