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識小錄

    回答這個問題,就首先要搞明白,周代到底有沒有實行所謂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制度。

    我們知道,在傳統的經典,比如《周禮》中,將周代的諸侯按照公侯伯子男,分為五個等級,每個等級又配上相應級別的禮制,井然有序,相當有系統,但是不能忽視的是,這是一套太過理想化的體系。事實上,近代以來,傅斯年、顧頡剛、郭沫若等學者,已經開始利用金文材料重新審視五等爵制了,他們認為,公侯伯子男並不屬於同一個稱謂系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五個稱謂有的的確是指爵位,但是有的僅僅是一個尊稱而已,因此這樣構建起來的五等爵制,無疑是很值得我們懷疑的。

    在商和周,侯與男可以確定是兩個爵位的名稱,其中侯的等級較高,身份比較特殊,而男則用來指稱等級較低的諸侯。而公是對年長、位尊之人的尊稱,與侯、男專為諸侯的爵稱不一樣。伯與公的情況類似,通常是首領及君長的尊稱,因為伯往往指的是排行最大的人。而子則為族長及宗子之稱。

    回過頭來看題主所問的問題,就可以對許國的爵位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了。許國雖然與齊國、申國、呂國一樣,皆為姜姓。但是其國家不大,等級較低,因此被封為男爵也屬正常。而楚的分封,《史記》裡面也說是“封以子男之田”,可見其爵位也是男爵,同許國一樣,都屬於低等級諸侯。至於其餘的,題主可以自推,不必過多解釋了。

  • 2 # 酋長說

    西周春秋爵稱,可大致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個等級:

    王 在周王朝轄區內,主要是指周天子而言。春秋金文中的稱王諸侯,仍限於同周室關係較疏的蠻夷君長,即徐、楚、吳、越四國。

    公 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稱公,所見有周公、召公、畢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

    侯 西周春秋時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稱是侯。金文所見主要是周初始封的周姓諸侯。稱侯的異姓國君,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後,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國。

    伯 西周時代稱伯的諸侯,多為文獻記載較少的小國之君,有的是畿內封君,如榮伯、夷伯等。

    子 金文中的子明確屬於爵稱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文獻中其他諸子,尚無金文印證。

    男 《春秋》所見男爵僅有許國,這就回到了主題。許國是由堯帝時的“四嶽”(四個強大的部落酋長)之一伯夷的後代所建立,因為戰功周武王分封諸侯時封許文叔於許(今河南省許昌市東)建立許國,國君為姜姓,爵位為男爵。因許文叔非周王室宗親也不是周朝廷重臣,更沒有“先封之地”,僅為部落酋長因戰功受封,因此爵位較低為“男爵”,封地也相對較小僅為三十里,國力羸弱,這也是後來許國屢屢被強國所欺最終為楚國所滅的原因。

  • 3 # 藍本動漫

    這個簡單的前提條件就是周室易換人才晉升(千萬別忽略了舉薦賢能人物,晉升的科舉制度化之大周制度)的規矩:楚國為男爵地位最低,齊國為子爵地位(並非不是侯爵,乃自封的僭越),秦國為伯爵地位,晉國為侯爵地位,而只有中土宋趙鄭韓衛五國才屬於公爵地位。

    這就是所謂的四柱(東西南北嶽支撐朝政)維持禮義廉恥的秘密,故而,那些忽然冒出來了的這個那個爵位,通通都是後來人才庫存多了,不夠位置分封制度化的暫時另封的“爵號”,以便日後再說上位的意義。總之,就是一個僧多粥少的權力遊戲,人人追求加官進爵的權益後繼爭奪戰是也。

    許國處於楚國(東南)與齊國(正東)之間,既不夠子爵地位,又不願退回楚地原點,可能勉強搞出來個“許諾言行”之國祚,將來齊王職位的副冊封號吧?類似此類的小諸侯國越搞越多,甚至處於失控到禮崩樂壞的社會格局吧?

    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夢想家時代,就是一場場你爭我奪的權益後繼者的遊戲,個個都認為自己經歷了考驗,理應有個分封制度化的爵享,否則不公平等等理由,就是說白了都是黃帝一脈相承之統治階級性的爭執。

    春秋戰國時期所謂的賢能人物上位的機制,也是經常看到什麼人物,不知何因被人攆得四處奔波逃亡,還不是都為了一個區區的爵位封號的權益後繼罷了,沒有什麼內容範疇方面的秘密。

    最後講下許字的構造原理,午馬之言也,是什麼意思?即是七星齊國馬牧之言,“許諾”什麼內容一詞的真實來由吧?

    恐怕是許諾給你一個晉升齊國“馬牧”的承諾安慰吧?那麼將來男爵地位就會變成了子爵地位了。

  • 4 # 林屋公子

    先上結論:“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排列不存在,甚至根本沒有所謂的“五等爵”。雖然後傳世文獻整齊劃一,但是我們從金文可以發現,可能形成諸侯高低爵位的是“侯”“甸”“男”,而“公”“伯”“子”並非是某個專屬爵位。當時的“男”可能有很多,只不過今天不知道了。

    1、西周金文中的“侯”,在商朝就有此稱呼,代表的是負責“斥候”即偵察的軍官。在周朝,又出現了“諸侯”,青銅器《令方尊》和《令方彝》記載:“唯十月月吉,癸未,明公朝至於成周,令舍三事令,暨卿事寮、暨諸尹、暨里君、暨百工、暨諸侯:侯、甸、男,舍四方令,既鹹令。”可見,諸侯只包括侯、甸、男。

    2、“公”“伯”“子”又是什麼用法呢?一般來說,天子三公稱公(周公、召公)、王者之後稱公(宋公),但是,公實際上又可以作為諸侯通稱,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他們是不是被稱為齊侯、晉侯、秦伯?其實,“公”就是“翁”,也和“哥”“君”“昆”“官”等字同源,總而言之是一種親屬稱呼,進而衍生成尊者的意思,並不是代表一級諸侯專稱。

    3、大家知道“伯仲叔季”,“伯”是大哥的意思,所以“伯”在金文中有長兄、宗子、國君等含義,後來又有了霸主的意思;“子”本義是“兒子”,引申為宗子、國君,也被用作對蠻夷的蔑稱。相對來說,“子”多用殷人、“伯”多用周人。所以“伯”“子”的稱呼都來源於親屬稱謂,有很強的隨意性,並非是固定的爵位。

    4、那有朋友要問了,不是說“侯甸男”嗎,那怎麼沒有“甸”呢?別說還真有,《左傳》就說“曹為伯甸”,又說“鄭為伯男”。那麼很明顯了,曹既是伯又是甸,鄭既是伯又是男。而我們一般只注意“曹伯”“鄭伯”的稱呼,卻忽略了“曹甸”“鄭男”的身份。可惜的是,我們文獻只有這麼些線索;但是窺斑見豹,勢必還有很多“甸”“男”,只不過今天無從知曉了。

    感謝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酒產地在世界範圍內是怎麼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