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進口的葡萄酒越來越多了呢~
17
回覆列表
  • 1 # 亞洲食學論壇

    作為酒桌上的常客,一個月參加三四場婚禮的你,是不是也見識了很多紅酒品牌?是不是覺得那些桌上的紅酒特別高大上,特別有逼格?仔細看,是不是看到酒標上經常出現“長城”、“威龍橡木桶”這些字眼?

    如果你是以上情況的話,恭喜你,你根本就不懂葡萄酒。

    中國,作為現今世界重要葡萄酒產酒和消費大國,卻並不是葡萄酒強國,包括葡萄酒種植、葡萄酒文化、葡萄酒知識等等。作為一個酒鬼,身邊有一包酒友,但大部分都是大排檔一箱啤酒吹瓶、衡水老白乾一口悶、拿一次性杯子乾紅酒的好漢,真正愛喝、會喝、瞭解葡萄酒的酒友較少。針對這類現象,做以下簡單科普:

    著名英國葡萄酒作家,Mr. Huge Johnson 在最暢銷的世界名著《The World Atlas of Wine》中,首先將世界上所有的葡萄酒生產國家一分為二,那就是 舊世界葡萄酒 Old World 與新世界葡萄酒 New World。

    舊世界葡萄酒源自於中亞高加索山脈,就是目前的喬治亞共和國所在地。經考古學家出土之葡萄酒甕證明人類葡萄釀酒已經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後來傳抵埃及、希臘與羅馬等地,再隨宗教傳遍東西歐洲國家。葡萄酒是古代重要經濟作物,先民經由觀察葡萄於各種土地生長的情形,瞭解到唯有尋找到適合耕種葡萄的貧瘠田地,才能釀造出酒精度高、質量優異、易於儲存且口味豐鬱之葡萄酒。數千年來,位於舊世界各產區也因氣候環境差異,逐漸發展培育出各地特性之葡萄品種,釀製出蘊含當地特有風味之葡萄酒。正如同臺灣茶文化,各地因氣候、品種、發酵與烘焙方式之不同,而各自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風味與芳香。

    而新世界葡萄始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隨歐洲新移民潮帶到當地種植的歐洲葡萄品種,傳抵至南美洲,開始致力於葡萄的耕種與釀造。早期發現歐洲種葡萄無法種植在美洲本土,經數年培育後及枯萎死亡,被當地原生之葡萄根瘤病芽蟲啃噬根部;除了在少數氣候特殊乾燥的南美洲國家例如智利與阿根廷外,歐洲種葡萄在美國幾乎無法生存。而美洲特有的美洲種葡萄 Vitis-Labrusca經發酵釀造後產生濃郁的狐臭味Foxy,為葡萄酒帶來不甚悅人的風味,口感不佳無法用來釀造。直到十九世紀末期,才由嫁接的方式,將美洲種做為樹根佔木,葡萄能順利躲過當地之根瘤病芽蟲的吞噬,葡萄耕種這才正式於美洲落地生根。

    以上,是葡萄酒的世界範圍劃分,說白了就是,葡萄酒分為兩類,一類屬於舊世界,包括法國、義大利、葡萄牙、德國等老牌西方國家,一類屬於新世界,包括澳洲、紐西蘭、智利、南非等新興發展起葡萄酒產業的國家,中國當然也屬於新世界。

    為了消除大家對葡萄酒的印象和了解還停留在中國只有長城、威龍,喝酒就喝波爾多的誤解,還是要告訴大家,中國近年來也有一批小眾葡萄酒品牌在崛起,比如寧夏賀蘭山的“銀色高地.闕歌”、寧夏賀蘭山的“賀蘭晴雪.加貝蘭珍藏”、山東萊西的“九頂莊園.氣霞多麗”等等,這些酒款對於華人可能非常陌生,但在國際上卻屢屢斬獲大獎,完全可以和你知道的波爾多列級莊,甚至一些名莊相媲美。

    FZ

  • 2 # 拉瑪圖Lamatoo

    嚴格意義上是按緯度劃分的,準確的說是在南北緯30-50度之間,考慮到葡萄種植的環境影響,各個葡萄品種的差異體現比較明顯,所以會有經典產區普通產區的差異化,同時賦予釀造工藝的差別,最終體現的是產區差異化,that‘all!

  • 3 # 樂樂媽咪愛配音

    紅酒是用葡萄釀的,酒好不好,得看葡萄行不行。

    葡萄,有果肉和果皮。果肉裡的糖,發酵成酒精。而紅酒的味道,主要來自果皮。

    那怎麼判斷葡萄的好壞呢?

    成熟度!

    生葡萄釀酒又酸又澀,味兒還淡!熟葡萄釀酒果香濃郁,層次豐富!

    果皮比果肉熟的慢,所以,得等皮兒熟了,葡萄才算真熟透!

    產區牛不牛,得看葡萄熟不熟。

    葡萄是溫帶植物,根很長,水和營養倒是不缺。缺的主要是熱量!

    所以,哪裡才夠熱呢?溫帶也分冷暖,同樣都是溫帶,靠近熱帶的低緯度產區,更容易成熟!

    然後就是海拔,地理老師講過吧?每升高100米,氣溫就下降0.6攝氏度

    所以,同樣的緯度,海拔低的產區,更容易熟。

    高海拔雖然不行,但是矮山坡還是可以的。同樣的海拔,向陽坡更容易熟。

    而且,溫帶的山坡還有一個隱形的好處——Sunny和地面成直角時,熱量最大

    但是,葡萄生長的溫帶,無法被Sunny直射

    這時,如果有個山坡,光線的照射角度,就能無限逼近90度

    所以,山坡比平地更容易積累熱量。

    上面說的是理論上的情況,實際上,氣候會受氣壓帶,季風,洋流等各種影響。。。

    還記得初中地理的全球氣候分佈圖不?

    最適合釀酒葡萄生長的,有三種氣候,那些最牛的紅酒產區,基本都在這個範圍內。

    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雖然佔地多,但是一般釀酒起步晚,除了勃艮第,基本都是弟弟,不用考慮

    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晝夜溫差大,利於成熟。典型產區:勃艮第,門多薩

    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啥品種都能熟。典型產區:南歐,南非,南澳,加州

    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和,剛好夠熟,雖然熟的慢,但是風味足。典型產區:波爾多等歐洲西海岸

    另外,地球上洋流的乾溼冷暖每年都不同,這直接影響附近海洋性氣候的葡萄品質。

    所以,海洋性氣候格外講究年份。

    送佛送到西,那些冷的產區,雖然不適合釀紅酒,但是往往適合釀白葡萄酒!

    主要是因為,白葡萄酒不帶皮釀,所以,對成熟度要求沒那麼高。

    酸酸的,反而挺清新!

    產區的基本邏輯,差不多就是這樣:

    熱的地方紅酒好,冷的地方白酒好;不冷不熱風味足,太冷太熱不釀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催收怎麼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