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弟弟今年高一,特別喜歡玩手機,尤其沉迷王者榮耀
19
回覆列表
  • 1 # 煙籠寒水月籠沙315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只不過這個孩子初中都沒有畢業就到飯店打工了。這個孩子的父親,從來沒管過孩子,沒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喜歡打麻將,偶爾找點活兒幹,家裡的經濟收入主要靠母親在工廠裡的工資。因為生活壓力大,母親也疏於管理,時間長了,孩子迷上了電腦遊戲,學習一踏糊塗,開始孩子母親吼一頓,孩子害怕,去上學了,可是因為落下了太多功課,孩子跟不上,後來初三沒讀完就不去學校了,這是多麼領人感到嘆息啊!一個失敗的家庭,一雙失敗的父母!想一想,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花一樣的年齡,卻只能在小飯館裡給人洗碗、拖地擦桌子,而他的同齡人卻坐在明亮的教師裡讀書學習,描繪著自己充滿希望的人生藍圖———同學,你也想做這樣的人嗎?你也想早早就這樣混跡於社會,每天辛苦勞作,開始於辛苦,結束於辛苦嗎?如果不想,那就趕快行動起來,記得,努力在任何時候都不算遲,只要你肯行動!這裡,我想對哥哥說,你能關注到弟弟的情況,說明你是個好哥哥,你一定要幫助弟弟走出人生的誤區,查詢學習的盲點,有針對性地將落下的課程進行補習,當弟弟有進步時,要用欣賞的語言鼓勵他,同時,也要和父母做出溝通,合理規定玩電腦的時間,不能一下子就堵死了,要邊治邊疏才是上策。

  • 2 # 彭華勇家庭教育

    在青春期教育問題中,孩子沉迷遊戲往往是各類問題中的突出核心問題。很多孩子從開始的偶爾玩一下,到後來逐漸沉迷其中,難以自拔。他們慢慢開始變得內向,不與父母溝通,脾氣暴躁,生活習慣混亂,學習更加散漫,甚至逃學輟學!因為沉迷遊戲引發的各種奇葩問題,層出不窮,挑戰家長的想象!

    我們已經分析了孩子沉迷遊戲的常見原因,那麼具體該如何解決呢?

    在我看來,父母首先要擺正心態,靜下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如何調整教育方法,如何做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出現問題,自己亂了陣腳,一著急一上火,拿著一杆鳥槍衝孩子亂放,結果孩子狗急跳牆,乾脆夜不歸宿地玩遊戲!

    絕大部分情況,孩子沉迷遊戲,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往往不好,甚至是非常緊張的,家裡瀰漫著火藥味。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改善親子關係,而不是把親子關係搞得更僵!古人云: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一個老師只有和學生建立親近信任的關係,他的教育才能傳達到學生內心深處!簡單的道理卻有太多的人沒有注意,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最重要的老師,所以更加需要和孩子建立親密信任的關係!否則你嘮叨一輩子,都是在做無用功,有害功!如何改善親子關係,可以看看我其它的文章,比如《彭華勇: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上下兩篇。

    當你們的親子關係逐漸改善時,你可以開始尋找孩子問題的真正原因。人的行為都是表層問題,行為的背後都是有著對應的感受,對應的心理原因。同時,家庭是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孩子更多的是一個被影響者。孩子從出生開始,是一個純潔的嬰兒,人見人愛,如果後面變成了一個自私冷漠、叛逆無情的孩子,那麼一定是這個家庭系統出問題了,系統的動態平衡被打破了!

    所以,孩子出問題,父母一定要反思,反思家庭存在哪些問題,反思教育方式有哪些問題。孩子出問題,父母一定要對家庭系統,甚至家族系統進行內歸因,找出孩子真正的心理原因!只有找對了原因,找準了病因,你才能對症下藥,你才能一劍封喉!否則否則像抓泥鰍一樣,每一次好像抓住了,結果泥鰍又跑了!孩子沉迷遊戲的常見原因可以看我上一篇文章《彭華勇:孩子為什麼沉迷遊戲?》

    當你找到了孩子沉迷遊戲的真正原因,那麼你就可以對孩子的問題暗殺了!對,你沒聽錯,暗殺!因為孩子往往不認為自己的問題是問題,你直接去處理,孩子往往是牴觸的。既然你發現了孩子問題的真正原因,那麼你需要耐心地,一步步地,不著痕跡地消除導致問題的真正原因!比如孩子因為無聊乏味玩遊戲,那麼你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慢慢地孩子自己活動多了,也就沒那麼無聊乏味了;孩子現實受挫,逃避現實尋求成就感,你可以發現培養孩子優勢,鼓勵嘗試,讓孩子找到自信和成就感。當你慢慢地消除了真正原因,孩子的行為症狀往往自然跟著消失了!

    也許很多人會說,彭老師,你說的容易,但做起來難呀!我想說的是,第一,你自己溝通能力有限,又沒有狠狠學習;第二,你自己缺乏耐心和愛,內在教育素養不夠,好比沒啥內功,招式再亮,也發揮不了威力!第三,你天真浪漫,你花了十幾年把孩子培養成這樣,卻期望一兩個月把孩子的問題徹底解決;你幼稚自私,一直想著改變孩子,從來不想改變自己!如果你一直這麼想,還期望早點改變孩子,那和拿把斧頭把孩子劈了有何區別!

    我給大家舉一個案例,我一個學生,父母長期外地工作,從小由爺爺奶奶在農村撫養,12歲由爸媽接到城市讀書,接到城裡不久,爸媽發現孩子和他們不親近,溝通經常吵架,兒子厭學,老師多次向家長反映在校表現不好,兒子一有時間就跑網咖,父母零花錢管的緊,他把早餐錢省了玩遊戲。後來他媽媽和我溝通,剛開始,她沒有反思家庭系統,一直訴說孩子問題,抱怨兒子。

    等到她倒苦水倒得差不多的時候,我開始和她分析問題,逐漸指出問題的根本。孩子從小沒有和爸媽在一起,親子關係很冷淡,孩子內心沒有安全感和親密感,初到城市,朋友少,活動少,無聊乏味,成績本身一般,來到城市,顯得更加一般,逃避現實,內心渴望欣賞和肯定,父母性格強勢,孩子表達想法,父母常常無形之中打擊孩子。有這麼多問題,孩子能不沉迷遊戲嗎?這位媽媽聽完分析,沉默了好久。她雖然強勢,但反思能力,行動力也很強。

    後期,在和我的持續溝通中,她按照我的方法,先修復親子關係,再細心歸因,做好鋪墊工作後,最後暗殺問題根本。三個月後,孩子玩遊戲相對少多了,對學習開始用心了,生活達到了一個平衡狀態。最讓這位媽媽開心的是,以前想帶兒子出去玩,怎麼說兒子都不願意一起出去玩,現在,兒子主動纏著媽媽,媽媽帶他出去玩!

    所以,孩子沉迷遊戲,就用教育問題解決三部曲:修復,歸因,解決。只要把每一個步驟做好了,孩子的問題迎刃而解!願千千萬萬的孩子早日找到遊戲和學習的平衡狀態,找到網路與現實的健康成長生活!

  • 3 # 美媽陳小泉育兒號

    往往那些真正沉迷於遊戲,以致影響到正常生活的人,是缺乏在現實生活中收穫快樂的能力的。從嬰兒時期開始,媽媽就是嬰兒的整個世界,你真的充分的陪伴他探索這個世界了嗎?真的給了他足夠的關注、愛與自由嗎?會不會其實你還是控制他、限制他的。

    愛與自由不應該是帶預設的,不是我為了讓孩子學習好、有活力、會體諒人、優秀,所以我給他愛與自由。愛與自由在本質上是不帶期待、不帶預設的,不是我們想把孩子變得優秀的工具和手段。

    如果把遊戲換成足球、籃球、網球......換成丁俊暉小時候,不上學,就是喜歡打桌球,梅西小時候不學習,就是天天踢的足球,把遊戲換成大家眼裡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愛好,會是怎樣?

    在愛與自由的寬鬆環境下,孩子是最容易發現自己的靈魂深處真正興趣所在的,有的就是痴迷於桌球、有的沉醉於天文學、有的就是喜歡電子競技遊戲。有可能,孩子在愛與自由的寬鬆環境下,發現自己的興趣就是電子遊戲。

    如果我們不對遊戲做評判,不把它當作不良愛好,把它當作和足球、籃球、天文學.....一樣看待,那麼孩子找到了為之痴迷的興趣,不是很棒嗎?一個人能如此沉迷一件事,堅持長年累月的做同一件事仍然感到快樂無比,這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啊!

    人的生命是在不斷成長的,人成長的階段性、變化性,無常性,人命運的流轉和變化真的是很難預測,也許這就是孩子這段時間的狀態呢?也許兩三年後他又痴迷於其他事物呢?也許他這一生就是這樣碌碌無為泯然眾人呢?這都是他的命運,在不斷流轉改變。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帶判斷、不帶期待的,只是觀察孩子就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