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冷卻水處理,科普下。
迴圈冷卻水系統中的問題:
腐蝕的定義:腐蝕是金屬轉變成金屬氧化物的過程。
陽極:Fe Fe2++2e
陰極:2H2O+O2+4e 4OH-
金屬在水中的腐蝕是電化學腐蝕。
腐蝕的形式:根據腐蝕時腐蝕面積的大小,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般腐蝕
區域性腐蝕:點蝕、電偶腐蝕、氧濃差腐蝕、不鏽鋼應力破裂。
腐蝕的危害:腐蝕產物成為軟垢的一部分,增加軟垢;損壞裝置、縮短裝置壽命;增加維修費用。
冷卻水處理主要因素和指標
敞開式迴圈冷卻系統冷卻水主要水質指標
迴圈冷卻水結垢控制指標
影響因素:
①鹽分濃縮:CaCO3、CaSO4、MgSO4結垢。
②懸浮固體及有機物濃度。
④水處理藥劑。
水中常見沉積物:水垢、汙泥、生物粘泥等。
水垢是水中的溶解鹽類結晶析出沉積在金屬表面的物質(主要是硬度成分)。
汙泥是泥沙微生物殘骸黏土膠體等沉積物。
生物粘泥是專指以微生物代謝物、殘骸及菌團形成的沉積物。
結垢控制
(1) 控制迴圈水的濃縮倍數
(2) 處理補充水
(3) 提高水的極限碳酸鹽硬度
(4) 投加阻垢劑
腐蝕控制
(1) 投加緩蝕劑
(2) 除去水中易產生腐蝕的雜質
(3) 陽極保護
(4) 改進裝置材質
緩蝕劑型別與緩蝕原理
(1) 氧化膜型緩蝕劑
(2) 水中離子沉澱膜型緩蝕劑
(3) 金屬離子沉澱膜型緩蝕劑
(4) 吸附膜型緩蝕劑
除汙垢與微生物控制
1.化學藥劑法
1)氧化型殺菌劑
2) 非氧化型殺菌劑
3)表面活性劑殺菌劑
2.旁濾
汙垢的控制
⑴ 對補充水進行預處理,降低濁度
⑵ 做好迴圈水水質處理
⑶ 投加分散劑
可將粘合在一起的泥團雜質等分散成微粒懸浮於水中,隨水流流動而不沉積,從而減少汙垢對傳熱的影響,部分懸浮物還可隨排汙排出。
⑷ 增加旁濾裝置。
迴圈冷卻水系統金屬腐蝕的控制
⑴ 新增緩蝕劑
緩蝕劑是一種用於腐蝕介質中抑制金屬腐蝕的新增劑,它用量少,不會改變腐蝕介質的性質,不需特殊投加裝置,也不需對裝置表面進行處理。因此,使用緩蝕劑是一種經濟效益較高且適應性較強的金屬防護措施。
在敞開式迴圈水系統中,常用的緩蝕劑有矽酸鹽、鉬酸鹽、鋅鹽、磷酸鹽、聚磷酸鹽、有機多元膦酸、巰基苯並噻唑(MBT)、苯並三唑(BTA)和甲基苯並三唑(TTA)、硫酸亞鐵等,並且為了減輕環境富營養化的壓力,目前更趨向於使用後面幾種有機膦酸鹽和低磷緩蝕劑。
⑵ 提高迴圈水的pH值
提高迴圈水的PH值,使金屬表面生成氧化性保護膜的傾向增大,易於鈍化,從而有利於控制裝置腐蝕。
敞開式迴圈冷卻水系統通常透過在冷卻塔內的曝氣提高PH值,當水中和空氣中的CO2達到平衡時,水的PH為8.5左右。
提高迴圈水的PH值後,不可避免的帶來一些問題:迴圈水結垢傾向增大;裝置腐蝕速度下降,但還不能滿足要求;某些常用緩蝕劑失效。目前可透過新增專門為鹼性冷卻水處理開發的複合緩蝕劑來解決,例如:聚磷酸鹽-鋅鹽-膦酸鹽-分散劑、聚磷酸鹽-正磷酸鹽-膦酸鹽-三元共聚物、有機多元膦酸-聚合物分散劑-唑類、多元醇磷酸酯-丙烯酸系聚合物、HEDP-PMA等。這些水處理劑的複合配方可發揮出除垢和防腐的綜合作用,由於協同或增效作用,它比單一藥劑的單一作用,效果更顯著,這也是緩蝕劑的發展趨勢。
⑶ 選用耐蝕材料的換熱器
⑷ 用防腐塗料塗覆
透過防腐塗料的遮蔽、緩蝕、陰極保護及PH緩衝作用來保護裝置不受腐蝕。
ARI水冷機組空調工況的進出水溫度沒有變化,水側汙垢係數有不斷降低的趨勢,在92版中水側汙垢係數均為0.044 m2•℃℃/KW,1999年初發布的ARI550/590標準中冷凍水側汙垢係數降至0.018 m2•℃KW。
冷水機組ARI標準空調工況的變化
中國現行標準:GB/T18430.1-2007《蒸汽壓縮迴圈冷水(熱泵)機組 第1部分:工業或商業用及類似用途的冷水(熱泵)機組》中規定水冷式冷凝器汙垢係數為是0.044m2·℃/ kW。
ASHARE研究表明:水中的化學成份在限定範圍內且無生物有機物和固態懸浮物,並對冷卻塔進行良好維護保養,機組短期內的水側汙垢係數不超過0.018 m2•℃/KW。水側汙垢係數差異對機組負荷效率的影響:
對於不同型別的冷水機組和同類機組的不同型號,水側汙垢對傳熱溫差的影響取決於傳熱管強化表面的效能引數和換熱器的型別,結構及傳熱管的數量,因此水側汙垢係數增大帶來的附加溫差可能大於1.1℃,姑而對機組滿負荷效率下降的影響進一步增大,見下表。
水側汙垢係數增大造成附加溫差增大對效率的影響
關於冷卻水處理,科普下。
迴圈冷卻水系統中的問題:
腐蝕的定義:腐蝕是金屬轉變成金屬氧化物的過程。
陽極:Fe Fe2++2e
陰極:2H2O+O2+4e 4OH-
金屬在水中的腐蝕是電化學腐蝕。
腐蝕的形式:根據腐蝕時腐蝕面積的大小,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般腐蝕
區域性腐蝕:點蝕、電偶腐蝕、氧濃差腐蝕、不鏽鋼應力破裂。
腐蝕的危害:腐蝕產物成為軟垢的一部分,增加軟垢;損壞裝置、縮短裝置壽命;增加維修費用。
冷卻水處理主要因素和指標
敞開式迴圈冷卻系統冷卻水主要水質指標
迴圈冷卻水結垢控制指標
影響因素:
①鹽分濃縮:CaCO3、CaSO4、MgSO4結垢。
②懸浮固體及有機物濃度。
④水處理藥劑。
冷卻水處理的方法與控制水中常見沉積物:水垢、汙泥、生物粘泥等。
水垢是水中的溶解鹽類結晶析出沉積在金屬表面的物質(主要是硬度成分)。
汙泥是泥沙微生物殘骸黏土膠體等沉積物。
生物粘泥是專指以微生物代謝物、殘骸及菌團形成的沉積物。
結垢控制
(1) 控制迴圈水的濃縮倍數
(2) 處理補充水
(3) 提高水的極限碳酸鹽硬度
(4) 投加阻垢劑
腐蝕控制
(1) 投加緩蝕劑
(2) 除去水中易產生腐蝕的雜質
(3) 陽極保護
(4) 改進裝置材質
緩蝕劑型別與緩蝕原理
(1) 氧化膜型緩蝕劑
(2) 水中離子沉澱膜型緩蝕劑
(3) 金屬離子沉澱膜型緩蝕劑
(4) 吸附膜型緩蝕劑
除汙垢與微生物控制
1.化學藥劑法
1)氧化型殺菌劑
2) 非氧化型殺菌劑
3)表面活性劑殺菌劑
2.旁濾
汙垢的控制
⑴ 對補充水進行預處理,降低濁度
⑵ 做好迴圈水水質處理
⑶ 投加分散劑
可將粘合在一起的泥團雜質等分散成微粒懸浮於水中,隨水流流動而不沉積,從而減少汙垢對傳熱的影響,部分懸浮物還可隨排汙排出。
⑷ 增加旁濾裝置。
迴圈冷卻水系統金屬腐蝕的控制
⑴ 新增緩蝕劑
緩蝕劑是一種用於腐蝕介質中抑制金屬腐蝕的新增劑,它用量少,不會改變腐蝕介質的性質,不需特殊投加裝置,也不需對裝置表面進行處理。因此,使用緩蝕劑是一種經濟效益較高且適應性較強的金屬防護措施。
在敞開式迴圈水系統中,常用的緩蝕劑有矽酸鹽、鉬酸鹽、鋅鹽、磷酸鹽、聚磷酸鹽、有機多元膦酸、巰基苯並噻唑(MBT)、苯並三唑(BTA)和甲基苯並三唑(TTA)、硫酸亞鐵等,並且為了減輕環境富營養化的壓力,目前更趨向於使用後面幾種有機膦酸鹽和低磷緩蝕劑。
⑵ 提高迴圈水的pH值
提高迴圈水的PH值,使金屬表面生成氧化性保護膜的傾向增大,易於鈍化,從而有利於控制裝置腐蝕。
敞開式迴圈冷卻水系統通常透過在冷卻塔內的曝氣提高PH值,當水中和空氣中的CO2達到平衡時,水的PH為8.5左右。
提高迴圈水的PH值後,不可避免的帶來一些問題:迴圈水結垢傾向增大;裝置腐蝕速度下降,但還不能滿足要求;某些常用緩蝕劑失效。目前可透過新增專門為鹼性冷卻水處理開發的複合緩蝕劑來解決,例如:聚磷酸鹽-鋅鹽-膦酸鹽-分散劑、聚磷酸鹽-正磷酸鹽-膦酸鹽-三元共聚物、有機多元膦酸-聚合物分散劑-唑類、多元醇磷酸酯-丙烯酸系聚合物、HEDP-PMA等。這些水處理劑的複合配方可發揮出除垢和防腐的綜合作用,由於協同或增效作用,它比單一藥劑的單一作用,效果更顯著,這也是緩蝕劑的發展趨勢。
⑶ 選用耐蝕材料的換熱器
⑷ 用防腐塗料塗覆
透過防腐塗料的遮蔽、緩蝕、陰極保護及PH緩衝作用來保護裝置不受腐蝕。
汙垢係數對空調系統的影響ARI水冷機組空調工況的進出水溫度沒有變化,水側汙垢係數有不斷降低的趨勢,在92版中水側汙垢係數均為0.044 m2•℃℃/KW,1999年初發布的ARI550/590標準中冷凍水側汙垢係數降至0.018 m2•℃KW。
冷水機組ARI標準空調工況的變化
中國現行標準:GB/T18430.1-2007《蒸汽壓縮迴圈冷水(熱泵)機組 第1部分:工業或商業用及類似用途的冷水(熱泵)機組》中規定水冷式冷凝器汙垢係數為是0.044m2·℃/ kW。
ASHARE研究表明:水中的化學成份在限定範圍內且無生物有機物和固態懸浮物,並對冷卻塔進行良好維護保養,機組短期內的水側汙垢係數不超過0.018 m2•℃/KW。水側汙垢係數差異對機組負荷效率的影響:
對於不同型別的冷水機組和同類機組的不同型號,水側汙垢對傳熱溫差的影響取決於傳熱管強化表面的效能引數和換熱器的型別,結構及傳熱管的數量,因此水側汙垢係數增大帶來的附加溫差可能大於1.1℃,姑而對機組滿負荷效率下降的影響進一步增大,見下表。
水側汙垢係數增大造成附加溫差增大對效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