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暖通南社
-
2 # 鳳凰花兒開
無非是兩種,續命,廢棄。有價值的,採取各種方式延長使用年限,實在延續不了,就利用舊壩,建新壩。沒有價值的,就廢棄掉。
-
3 # 太陽之光的傳說
鋼筋混泥土壩,肯定是有壽命的,其長短取決於規劃、設計、施工、使用執行維護等人為可控因素,也受制於地震、洪水、戰爭、環境惡化等人類不可控因素,總的來說,採用現代技術和先進材料建造的現代大壩,廣泛點說大工程,其壽命反過來可能沒有古代和當代人背馬駝和就地取材修建的經久耐用,比如說古代的都江堰,萬里長城,當代的紅旗渠,任何現代工程都達不到那種使用壽命的,當然原因很多!
-
4 # 水利千秋
有些水壩(如都江堰)已經2000多年了仍在使用,而有些水壩(如美國的愛德華茲壩等)使用幾十至一百多年就廢棄或拆除了。現實就是如此,水壩最主要的處理方式:一是維修加固繼續使用,二是拆除。
壩工學與其說是一門科學,還不如說是一門技藝。水壩設計有很多因素是無法準確計算的,只能遵循“經驗規則”,設計壽命也很難準確計算。處理水壩不以設計壽命作為標準,而要看實際執行效果。
處理水壩的方式之一,就是維修加固。都江堰工程為什麼已使用了2000多年仍能繼續使用?就是因為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巨大的作用,是歷代人民不斷重建和擴建的結果。
方式之二,就是拆除。根據環保組織“美國河流”介紹,過去100多年中,美國已拆除1100多座水壩,被拆除的水壩,主要是那些沒有存在價值、構成潛在威脅的水庫大壩。
水壩是水利工程中的主導建築。修建水壩,會打破現有的生態平衡。拆除水壩,同樣會打破已經重建起來的生態平衡。因此,建大壩有一整套嚴格的批准程式,拆大壩也同樣需要有一整套嚴格的批准程式。
關於這方面的資料真的不多。有的意見說,在使用過程中只需平時對其表面進行混凝土澆注維護,防止因使用年限增加而出現的風化或碳化,並不會由於年限久遠後,就會被廢棄。
以下一段資料供你參考:
有的說最多隻有50年,例如“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在一篇反對怒江建壩的文章中如此說:“僳僳族、怒族、獨龍族等少數民族持續利用了這些土地2000多年,且還可持續利用下去,而水壩的壽命只有短短的50年!”
有的則以100年為上限,例如華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多家環保民間組織成員沈孝輝在《怒江六問》一文中說:“水力發電不屬於‘可再生’能源,是因為水庫大壩是有壽命的,一般為幾十年至100年不等。”《中國環境報》記者、“自然之友”成員丁品也說:“一般水庫大壩壽命只有幾十年,最多也不超過百年。”
最近“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在接受《中國投資》雜誌的採訪時,又把水壩的壽命翻了一番:“所有的水壩都是有壽命的,大概壽命200年。人類建水壩用來發電、灌溉整體不會超過200年。”
查了一些國外的資料,發現有的說水壩的典型壽命為50年,有的說是100年。大概這就是國內反壩人士的資料來源。但是典型壽命只不過是說多數水壩(包括小型水壩)如此,卻不是壽命的上限,所有水壩都不能超過它。據三峽總公司總工程師張超然介紹,三峽大壩“是按照千年設計,萬年的膠合來考慮的”,在反壩人士看來,應屬天方夜譚吧。
中國著名水電工程專家潘家錚院士對此是這麼說的:“水壩如人也有壽命,但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不能籠統說一座壩有多少年壽命。早年修建的小土壩技術水平低,壽命必然短。如果按現代的科學技術設計施工,維護良好的水壩,執行時間就很長了,我們常說百年大計,水壩壽命就不止一兩百年,如三峽這樣的現代化工程,至少能執行上千年。要知道,兩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現在還在執行啊。”
來自網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