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抱撲若拙
-
2 # 給你講講IT歷史
缺陷?他們都是自身架構設計上最好的實現了,談不上缺陷。而且這兩個系統本身就是支援分散式架構的,世界超算top500絕大部分可都是跑的Linux,Windows也有伺服器版本,他們當然必須支援分散式架構才可能在這些裝置上使用。甚至說Linux的設計就是為了分散式計算也不為過,當然設計思路和實現方式和鴻蒙不一樣,非要說的話只能說Linux的設計架構老了,過時了,鴻蒙是最新的。
-
3 # 正經HIJAVVEL
架構上鴻蒙採用微核心,它的好處是像linux這樣的宏核心所沒有的,微核心程式碼量小安全性高,攻擊也面小,而且微核心做了形式化驗證,基本上沒有bug。宏核心最大的問題來自驅動程式,只要一個驅動有問題,核心就會被全部控制。
-
4 # 小伊評科技
感覺題主對於什麼叫分散式系統,什麼叫微核心沒有整明白。
我們先來談一談分散式系統是什麼意思。所謂分散式系統根據定義是指建立在網路之上的軟體系統,請注意是建立在“網路之上”的系統。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問題。我們日常常見的Windows系統的載體一般都是一臺PC主機,而這臺PC主機通常則是由諸如CPU,顯示卡,記憶體,硬碟等硬體所組成(手機系統也是一樣的,只不過內部集中度更高而已),而系統在向硬體下達指令的時候一般都是透過內建在主機板上的匯流排來傳遞資訊,也就是利用有線的方式來將電腦的各個硬體串聯起來,如下圖所示,這是一個手機的主機板,上面密密麻麻分佈了各種元器件,透過密密麻麻的電路傳遞電訊號。
手機主機板
而分散式系統則是利用網路作為傳遞資訊的載體,簡單來說就是你的電腦的所有零部件都是透過無線網路的形式來連線的,根本不需要主機這個實物的存在,這其實和之前所謂的雲主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雲主機更多的只是“網路系統”的概念,說白了就是利用網路將兩個獨立的系統連線起來。
而分散式系統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系統,他更加淡化網路這個概念,相比於網路系統,分散式系統更加高階,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的更高階形式,其整體的執行效率也要更高。
說一個分散式系統在未來的使用場景,我們以影片聊天為例,目前我們的影片聊天主要還是依靠手機這個聚合類的裝置來完成的,影片的影象資訊是由手機的螢幕展現,聲音資訊則是由手機的揚聲器來發出,網路訊號則是透過手機內建的天線發出,數字資訊的處理則是由手機內建的SOC來完成。
而在未來的分散式系統體系中,這個體驗可能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利用分散式系統可以將家中所有電器裝置串聯起來,讓電視充當你的螢幕,讓音箱充當你的揚聲器,讓收音機充當你的訊號傳送和接收裝置,有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讓你的電冰箱上的顯示屏也成為顯示影象的螢幕,這就是分散式系統的一種展現形式,和今天所謂的“AIOT”“物聯網”的概念是比較相似的,但是又要高階很多,而華為的鴻蒙OS其實就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分散式系統。
大家應該都看過一個影片,華為釋出MateBOOK系列電腦就帶來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功能——多屏協同,這其實就是分散式系統的一個典型應用。當華為手機和電腦連線之後,這兩個裝置就可以融為一體,手機可以直接呼叫電腦的攝像頭和螢幕作為影象採集和展示的載體,而其他家的所謂協同功能則根本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Windows,Linux和鴻蒙有什麼差別?說到Windows,Linux以及鴻蒙的差別,最主要的還是在核心選擇方面,Windows和Linux是典型的宏核心系統(微軟聲稱Windos是微核心,但是其實還是宏核心),所有的驅動程式全部都集中在系統當中,其優勢在於內部的執行效率更高,執行速度更快,但是其缺點就是由於核心整合的功能過於龐大,對於硬體的效能要求會非常的高,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但凡是執行安卓以及Window系統的裝置基本上都要配備一顆效能較為強大的處理器以及快閃記憶體,記憶體等元件,其外部硬體成本是比較高的。
而微核心就是將所有的驅動程式從核心中剝離,核心僅僅只保留作業系統必要的功能模組(任務管理、記憶體分配等)其他模組則可以通過後續在應用層面進行新增,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大大的降低硬體的門檻,讓更多的裝置可以透過微核心系統在較低的成本下實現智慧化,而鴻蒙就是一個典型的採用微核心打造而成的系統,目前尚不知道鴻蒙系統所使用的核心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Windows和Linux對於硬體的要求比較高,對於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是有心無力,而鴻蒙系統則是專門為未來物聯網時代所量身定製的系統,從定位上這三款系統就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
鴻蒙主要的對手是黑莓旗下的QNX作業系統以及谷歌正在研發的Fuchsia OS,這兩款系統都是採用微核心所構建的系統,其中谷歌的Fuchsia OS和鴻蒙的定位是比較相似的。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回覆列表
架構本質上是一種程式設計便利,從一定程度上講,目前任何作業系統都可以建構華為所謂分散式架構。比如以企業匯流排為藍本的微軟net架構。linux作為目前主流雲計算作業系統基礎,上面有各種分散式架構。
但真正的問題不在分散式軟匯流排這一個程式設計便利性結構上。而是同時滿足鴻蒙的各種設計目標。比如,分散式軟體匯流排、實時性、可靠性。這些目標要同時實現,靠堆formwork是很難實現的。
更為重要的是:程式設計師可以用相對一至的程式設計體驗完成各種系統特性的融合而不必面臨太多的框架學習。
但華為能不能成功,更多要看生態有效性。現在由於晶片問題,華為1+8+n中的1出了問題,生態受到巨大影響。想維持鴻蒙os未來發展,就看華為能否重建那個1和對手生態佈局的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