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堂風子

    日本如果在二戰中配合德國攻擊蘇聯,會給蘇聯增加很多困難,但是蘇聯絕對不會被德國和日本打敗,蘇聯最終還會取得勝利。

    1.日本在二戰期間曾經有北上和南下的擴張計劃。北上計劃就是日本軍隊透過在中國東北集結軍隊,向北佔領蘇聯的石油產區,來獲取石油資源。不過,日本與蘇聯打了兩場戰爭都失敗了,因此日本決定南下進入東南亞地區去掠奪石油和橡膠資源。

    2.假如日本在二戰期間不與美國爆發太平洋戰爭。而是集中全部力量入侵蘇聯,那麼日本一定會攻入蘇聯境內佔領大片蘇聯領土。因為蘇聯當時已經把大量的軍隊用於對德作戰,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對抗日本。

    3.但是由於蘇聯的國土面積太大,日本佔領蘇聯的部分領土後還要分兵把守。而日本軍隊還要與中國作戰,所以日本不可能抽調大量軍隊,進入歐洲地區與德國軍隊一起把蘇聯滅亡。

    4.假如日本佔領了蘇聯的遠東地區,那麼日本很有可能對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產生威脅。一旦蘇聯被日本和德國滅亡了,那麼美國也會感受到唇亡齒寒的危險。所以美國一定會參戰打擊日本,不讓日本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發展壯大。

    5.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是蘇聯和中國被侵略這麼簡單,一旦德國和日本戰勝了蘇聯和中國。那麼德、日兩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將會擴大,最終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產生巨大威脅。因此美國一定會向德國和日本宣戰,消除德、日兩國對美國的威脅。

    6.歷史沒有假設,希望華人民努力建設好我們的國家,終有一天把中國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 2 # 李三萬的三萬裡

    配合蘇聯也沒用,不會改寫的。日本最明智的做法就應該像石原莞爾(日本少數有戰略思維的人)說的去做,就是有了滿洲就行了。這樣就等於切入蘇聯在亞洲勢力擴張的一顆釘子(歐美默許),但日本的擴張也已經到了歐美所忍受的極限了,適可而止就行了,結果偏偏貪心不足蛇吞象。但是當石原莞爾去阻止的時候(七七事變),人家都說了,您老靠九一八事變都升官了,就不讓我們幹了?這就發生了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全面侵華泥潭。(石原莞爾被對方這話噎的啞口無言)

    如果日本佔領滿洲就收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地圖,東三省,南北北韓,臺灣,日本本土都在日本帝國版圖內,對中國大陸形成合圍之勢,這是怎樣一個地緣?如果當年真這樣,中國今天對面的日本將更加強大無比,不是中國和美國可以輕易對付的。

    再說真的要配合元首進攻蘇聯,日軍也不具備大規模大縱深機械化突擊的能力啊,畢竟是海軍強國,坦克和大縱深作戰理論和經驗都不足。日本全力對蘇,會對莫斯科造成壓力,但是歐美一樣會來管的,你以為不發動珍珠港,不和美國掀桌子來惹蘇聯,美國就放過你?(蘇聯遠東離美國領土阿拉斯加也近)

    還有,日本幹嘛配合德國?日本是海洋國家,最厲的矛是海軍。再說西伯利亞是有油田還是有什麼?美國41年對日本石油禁運了,不去東南亞搶石油(還有橡膠),難道日本等死?但是不管怎麼說,只能說日本戰術一流,戰略三流,這也是其地緣政治所決定的。沒大的思維,只看眼前,一句話,日本當年佔領東三省就收手,什麼事也沒有,不進攻美國更不用打蘇聯,謝謝。

  • 3 # 格致48

    日軍進攻哪裡來配合德軍呢?西伯利亞蒙古?其二,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最重要原因是,一旦西方制裁禁運,它已沒資源打下去!打蘇聯解決不了這問題!

  • 4 # 燈影書畫

    我們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二戰中,如果日本配合德國進攻蘇聯,結局會如何?

    第一,日本人佔不到多大便宜,弄不好還會被更早地趕出中國。

    一是蘇聯人對日本早有防備。經歷了德國背信棄義撕毀互不侵犯條約搞突然襲擊的沉痛教訓後,極大地提高了蘇聯人的警惕防備心理,特別是最高統帥斯大林對防止日本的入侵已經有了部署。

    二是日軍一旦進入廣闊的蘇聯國土,其兵力顯然更趨緊張,不得不從中國戰場抽調大量兵力,這樣就給了中國反攻的機會,日本搞不好會拿不下蘇聯又丟了中國。

    三是此時蘇軍已非日俄戰爭時的俄軍。二戰時的蘇軍空前強大。此前日軍曾試探性在中蘇邊境地區與蘇軍兩次交手(張鼓峰戰役和諾門坎戰役),都以日軍失敗告終。從某種意義上說,日軍也不是不想北進蘇聯,而是不敢,沒有必勝的信心和把握。

    四是美國不會坐視不管。美國儘管和蘇聯(社會主義)並不對付,但它對德日法西斯主義更是憂慮。不會看著德日聯合把蘇聯“吃掉”,然後坐大再欺負美國。這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

    綜上所說,結論是如果日本進攻蘇聯,第一其戰略目標難以得逞。第二對中國抗戰應該更有利。第三加速日本失敗滅亡。而歷史的方向不會改變。

  • 5 # 英文很菜

    日本和蘇聯比還是太弱,就算出兵也不會有很大進展,島民又水土不服,病死的估計比打死的多。如果中日聯手進攻蘇聯,成功率極高,遠東有大片土地可以供應中日瓜分,可惜日本人目光短淺,總想南下獲取資源,而對遠東地下資源一無所知,所以日本敗於無知。

  • 6 # 小兔133721591

    沒用啊,德國可能會好點,如果進攻蘇聯日本有三戰線,美國,蘇聯,中國,日本屁大點地方,資源又不多,能源肯定不夠進攻蘇聯

  • 7 # 毒刺劍客

    二戰期間美英法德蘇等國的軍隊確實屬於一流軍隊,日軍尤其是日本陸軍只能算是二流,日本陸軍其實火力並不強,裝備也並不好,尤其是坦克,大炮等重型裝備很少,能在中國逞能,那是因為中國軍隊裝備更差,向日軍的裝備和訓練程度,就特別適合偷襲,一旦雙方擺開陣勢正面交鋒,日本就慫了,蘇日諾門坎戰役也是如此,面對蘇軍裝甲叢集和鋪天蓋地的大口徑炮彈,日軍明顯不是對手。在德軍推進到莫斯科附近的時候,斯大林仍然在遠東地區部署了幾十個師,就防著日本偷襲,因為斯大林看透了日本的那點心思,後來情報確認日軍要南下,斯大林才把遠東地區的部隊調到西線,即便如此,蘇軍在遠東地區仍然有一支軍隊,監視關東軍,此時如果日本弄明白了,掉頭又開始北進,可能會憑藉兵力優勢突入蘇聯遠東地區,而此時的蘇聯會礙於西線壓力大,在東線採取守勢,西伯利亞部分地區可能會淪陷,但西伯利亞氣候惡劣,日軍的日子不一定好過,況且還有中國軍隊在拖日軍的後腿,最起碼可以拖住相當一部分日軍,日軍也不可能把中國作為穩定的大後方。

    日本如果進攻蘇聯,蘇聯就會遭受更大的壓力,但無關大局,因為日軍跟蘇軍不是一個層面。後來的蘇聯遠東戰役就是例子,150萬蘇軍一個月內就掃平了70萬關東軍,那簡直是切菜式的進攻。

  • 8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多多關注!

    應該說這種大改寫很難發生!

    首先,日本的陸軍戰力跟德國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即便和蘇聯比,也差的很多,他配合德國,只能從遠東地區向蘇聯發起進攻,從諾門坎戰役的結果看,就算日軍將整個關東軍調往前線,也很難有大的進展,就算有進展,日本佔領的也只能是隻有熊居住的西伯利亞地區,相反,他們還有可能被蘇聯反攻,攻入中國東北地區,那就動搖他的根本了,這種作戰勝利啥都得不到,作戰失敗卻損失巨大的戰爭,日本會很謹慎,畢竟,他資源匱乏,畢竟,一國發動戰爭首先要考慮自己國家的利益,他不可能冒這麼大險只是為了配合德國,即便兩國是盟友。

    其次,即便不抽調遠東地區的軍隊,蘇聯一樣能守住莫斯科。蘇聯在遠東地區有一百多個師,為了能在莫斯科反擊德軍,調回來三十幾個師,很多人認為是這個原因導致德軍未能佔領莫斯科,如果當時日本出兵遠東的話?我告訴你,日本就是出兵遠東,莫斯科也能守住,遠東日本也無法有進展。沒錯,東西作戰是會給蘇聯帶來更大壓力,但日本的資源匱乏,就是打中國,他也就堅持了一年就打不動了,更別說打蘇聯了,他面對的將是一百萬遠東蘇軍,這比當時的中國軍隊可強大多了,日本當時的陸軍大多陷在中國戰場,陸軍很難再發動如此大規模的作戰行動。蘇聯有力量受得住。

    最後,日本賴以維持戰爭的資源基本已經被美國給斷乾淨了,他沒有力量和蘇聯持續作戰。日本發動戰爭所需要的鋼鐵,燃油等主要戰爭物資都是進口美國的,他雖然佔領了中國很多領土,但中國當時很落後,日本並未得到他想要維持戰爭的資源,如果對蘇聯作戰,一旦陷入相持,日本馬上就會潰敗,因為他沒有鋼鐵就沒有子彈炮彈,沒有燃油,就沒有能開動的飛機坦克,制空權就會喪失,陸軍就難以突破,而他耗盡國力打造的強大海軍只能停在軍港裡看著貧弱的陸軍被蘇軍暴打而無所作為,這是日本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他最終還是會選擇用海軍去打美國,這是他的條件決定的。

    所以,日本配合德國夾擊蘇聯也得不到良好的預期,還有可能把日本給搭進去,並且空置了日本海軍的優勢,他不足以構成對蘇聯的壓倒性優勢,改寫歷史就很困難了。

  • 9 # 模型DIY手工

    咱先說個事,是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日本和蘇聯之間都是簽有這個叫做“日俄互不侵犯條約”這麼個東西的。是,大國的所謂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這沒錯~~~~~但你同樣要去考慮這樣一個問題,作為蘇聯,他的外交不是一個弱勢的,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甚至是相當強硬的外交政策,那麼再這樣一個強勢的外交政策下,他為什麼會與日本簽訂這麼一個條約呢?

    這是其一,蘇聯的政策問題。

    那麼其二,日本的外交政策,他又為什麼要與蘇聯簽訂這樣一個條約呢?當然,諾門坎是個教訓,可是當時的日本是會重視這個教訓的氛圍麼?有幾個人能站出來說打蘇聯是自取滅亡?(實際上,當時與蘇聯簽訂條約的外相,是松井吧,回日本就被罵成日奸賣國賊)。這裡說一下,日本當時並不是鐵板一塊強力想與蘇聯籤這個互不侵犯條約的。甚至可以說,只有松井這一枝兒想籤,其他派別都不想籤。

    那麼一反一正,實際說明了當時蘇聯是迫切需要這樣一個互不侵犯條約,而日本並不是積極主動的,這才是符合當時國際形式的一個大的態勢。

    那麼實際上這個問題是不可以演化為另外一個問題,在蘇軍在諾門坎戰勝日軍之後,蘇軍為什麼不一鼓作氣將日本趕出中國呢?那是一九三九年,德國對蘇聯的閃擊戰還遠在兩年之後,蘇軍的機械化調動能力不會在兩年時間還不能把這些進入中國的部隊調回莫斯科吧?

  • 10 # 青年史學家

    歷史當然會改寫,蘇聯是否能夠抵擋住兩面的進攻,在當時的條件和環境下是值得疑問的,實際上,蘇聯也是非常擔心日本會從中國東北發兵進攻蘇聯的,所以蘇聯方面一直謀求與日本建立一箇中立的關係,蘇聯這種企圖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就已經出現了,在當時世界上各主要大國中,蘇聯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承認滿洲國的。

    日本也嘗試過北進,並且在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日本方面主動挑起過張鼓峰和諾門坎戰役,兩次戰役都以日本的戰敗而告終,所以日本的北進派的主張因而受到反對,南進派開始逐漸占上峰。

    1941年4月,蘇聯和日本簽署了《蘇日中立條約》,蘇日之間以條約的形式確立了兩國之間的互不侵犯狀態。

    1941年6月,納粹德國突襲蘇聯,蘇聯在戰備尚未完成的情況下被蘇聯打了個措手不及。如果當時日本乘勢和德國夾攻蘇聯的話,歷史或許真的能改寫。在戰前,蘇聯在遠東有130萬部隊,但是在莫斯科保衛戰打響後,為了支援莫斯科,蘇聯從遠東大量抽調部隊,最高峰的時候將近一半的遠東部隊被抽調到西線戰場,而當時日本在中國的東北有數量近80萬的關東軍,如果關東軍真的向蘇聯發起進攻的話,誰勝誰敗都是不一定的。

    而且戰爭初期,蘇聯在西線戰場可以用潰敗一詞來形容,蘇軍戰鬥力經過大清洗運動之後已經嚴重下降,而1941年的日本軍隊正處於對外擴張的頂峰,戰鬥力不一定輸蘇軍,所以日軍真的和德軍一起兩面進攻蘇聯的話,蘇聯未必招架得住。

    但是1941年年初的時候,日本的南進策略已經確定,所以,日本並沒有那樣去做。

  • 11 # 鴻泰汽修二手車

    戰爭兵力不足時,分兵出擊範兵家大忌。日本配合結果就是滅掉蘇聯政權,但還是穩定不了,但戰局影響不會很大。只是延長同盟國的勝利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史上最短的一場戰爭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