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加勇的財經頻道

    1,首先銀行沒有辦理高息集資一說吧,注意別跟非法集資或是離櫃辦理混在一起哦。銀行頂多就是攬儲或拉存款而已,利息以前也都是國家規定好,現在隨著利率市場化,也就是基準利率的上下浮動,當然各家銀行還有很多營銷類手段,送油送大米的網點多的是。

    2,警惕離櫃辦理業務和理財經理飛單的風險哦。你離櫃辦理,誰知道是社會閒雜人員還是銀行中的壞人在騙你,就好比在銀行ATM機被欺詐,你說跟銀行有關係嗎,至少沒有直接關係吧。買理財,要是自己一點都不懂,就別太奔著高收益,別太聽信別人,直接買銀行自己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就行了。

    3,為了防止飛單等各種理財風險,你不妨買之前在網上查詢要去的銀行的理財產品,現在正規的理財產品都有在網上登記。目前各大銀行都是推薦自己在系統或機器上購買,可以自己網銀操作,也可以到網點在銀行人員指導下操作。同時你需要分清是銀行自己的產品還是代理的 產品,一般購買的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固定收益類的風險都比較小,代理的產品要稍微有點區分能力了,有可能是股票型甚至各種掛鉤的產品,風險還是較高的。總之,只要是這樣的,在網點內被欺騙的可能都不大,當然投資收益的風險要自己承擔了。

    4,具體操作參加如下:

    先是選擇理財型別和產品:根據銀聯信《理財資料月報》,從2017年2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全國商業銀行共計發行了1605款保本型個人理財產品,市場佔比為30.07%;非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3732款,市場佔比為69.93%。就保本型理財產品來看,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共計發行了1227款,市場佔比為22.99%;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共計發行了378款,市場佔比為7.08%。

    圖表2017年2月1日-2017年2月28日理財產品的收益型別分佈情況

    對投資者來說,買銀行理財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和風險承受而定。比如你一點風險都不願承擔,或者老年人,乾脆就直接選擇保本理財。但也不是銀行的人說保本它就保本了,比如剛剛發生的民生銀行支行30億“飛單”,150號人就被騙了,所以還是要做功課。

    第一步:搞懂收益型別:

    一般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保證收益類,二是保本浮動收益類,三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前兩類可以歸為保本類。

    保證收益類:保障本金與收益安全,到期收穫本金與預期收益;

    保本浮動收益類:保障本金安全,收益不固定,有可能達不到預期收益率;

    非保本浮動收益類:不保障本金安全,且收益也是不固定的,有可能達不到預期收益率並且出現本金虧損。

    一般來說,保本類理財產品屬於銀行的負債,根據銀監會的要求,此類產品需要留存一定的保障金,佔用銀行資金,所以此類產品收益相對較低。而非保本類理財產品不算負債,也不需要上繳保障金,所以收益相對較高。一般來說,同一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非保本類的收益要高於保本類的收益。

    第二步:風險承受力,測評:

    一般首次買銀行理財都要進行風險測評,現在監管嚴格還要雙錄,投資者也可以在理財系統裡查詢產品編號。

    現在網點還可以直接在機器上購買。一般來說,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為R1(低風險)和R2(較低風險)的可以放心購買,本金安全度較高,但是風險等級為R3(中等風險)以上的理財產品就要謹慎購買了,本金及收益的不確定性較大。

    第三步:購買

    銀行理財產品中七成左右都是非保本浮動類的,那麼這類產品安全嗎?有沒有可能出現本金損失呢?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們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無論保本類或非保本類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大多為國債、金融債、企業債、央行票據、同業存款、貨幣市場基金等高流動性資產及符合監管要求的債權類資產。所以銀行理財產品普遍安全性是比較高的,建議投資者購買風險等級在R2以下的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除外)。

  • 2 # 金桔財富

    如果真的發生了違法集資或者購買虛假理財產品,那麼跟銀行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銀行員工誰參與的誰負責,上至支行行長,下至理財經理,這種事情銀行是不負責,也不會負責的。

    分別是不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很簡單,看產品收益,銀行的理財產品最高也就5.5%(100萬以上資產才可以),普通的(5萬起投資)也就4.5%左右。但凡在銀行購買虛假理財產品的,一般都承諾收益在8~10%之間。就算銀行真的能做到10%的收益,他們也不會給你們那麼多的,因為他們是銀行。碰到10%的銀行理財產品,不是碰上假的就算碰上飛單了,不然就是分紅保險,偷換概念來騙你了。

    辦理高息集資,想都不用想。哪怕是銀行為了衝業績拉存款,這種也是銀行員工私下的行為,上不得檯面的,什麼過橋一下用也是沒用的。如果真的發生錢款全無也跟銀行沒一點關係,都是私下辦理的。什麼你說他是銀行員工,這事發生了也就被開除了,好了嘛,這就不是銀行員工了。

    最後送給喜歡在銀行理財的投資者一款神器,上中國理財網自己查詢。

    凡是銀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均具有唯一的產品登記編碼,並可以用該編碼在中國理財網(www.china-wealth.cn)查詢到產品資訊。是判斷產品是否合法合規的重要依據。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給每款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具有惟一性,

    一般個人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以字母“C”開頭的14位編碼。

    此外,透過中國理財網,投資者還可以檢視在售、存續的一般個人類理財產品資訊並進行產品對比,也可輸入完整精確的產品登記編碼或產品名稱查詢私人銀行專屬、機構專屬和銀行同業專屬理財產品。

    只有銀行自己自營或者代銷的理財產品出事才會負責,但負責也不是說馬上就給你賠償了,而是會去找債主追償。在銀行的理財條款裡面明確說明了,不保本不保息,產品收益僅代表預期收益,以產品的最終實際收益為準。如果真的發生了意外,該賠多少就賠多少!銀行早就把自己後路留好了

  • 3 # 理財迦

    這個問題是一個有很大共性的問題,相信也是許多朋友所關注的。平時我們購買理財產品或者辦理相應的金融手續,大多在銀行進行,那麼到底和銀行有沒有關係呢?明確的說,肯定有關係!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與銀行是什麼樣的關係!

    請朋友們先看我講的這個小例子:王阿姨是一個媒婆,這不,她剛介紹的大李和小芳兩個人情投意合喜結連理。不曾想,小兩口生氣,小芳一賭氣,離家出走了。大理找到王阿姨,讓王阿姨陪他媳婦!王阿姨說:你們小兩口的事兒我怎麼知道?我上哪兒賠?快,我們一起去找!王阿姨陪著大李一起尋找,並告訴大李,去到相關部門登記一下找人的資訊…,果然找到了,小兩口又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看了上面的小故事,我想各位朋友大概也都明白了,在銀行購買了理財產品,或在銀行辦理的高息集資,肯定是和銀行有一定關係的,關鍵的問題是,什麼樣的關係!這才是重點!比如銀行是不是會附有相應的賠償責任?或者僅僅是介紹或者業務關係?等等。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不同情況下,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與辦理相應高息集資與銀行之間的具體的關係。

    一種是普通的業務關係。我們知道銀行是進行資金存取往來的金融機構。如果進行高息集資或購買理財產品,只是在銀行進行轉賬結算等,這樣的話與銀行只是正常的業務關係。這種業務所發生的後果,與銀行無任何關係。例如,某人進行高息集資,從銀行將錢存入對方賬戶,顯然對銀行來講,這只是正常的業務範圍。當然銀行可以依照相應的規定,提供查詢服務,僅此而已。

    另一種是一種間接性的聯絡。例如,在銀行購買了相應的保險理財產品或銀行推薦的基金等。銀行與這些理財產品和基金的發行單位,一般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僅僅只是互相代理或者只是租賃場地的關係。如果這些產品出現問題的話,一般來講需要直接與相關的發行單位聯絡,如基金公司,保險理財產品的發行人,保險公司等。但是,由於是這種經濟行為是在銀行進行的,並且經過許可,因此相應的金融機構可以提供資訊諮詢,聯絡協調以及其它便利。

    第三種則是一種特殊的情況。辦理了相關業務,如存款,投資等,如果是正規手續辦理的,手續齊全合法,一般情況下銀行是負有相應責任。但是如果是私下辦理,或者是銀行工作人員個人,打著銀行的旗號來辦理的,以及在非營業場所非營業時間或沒有正規印章手續的相關高息集資或投資理財產品,那麼此時相關業務與銀行的關係比較複雜。一般需要提供相應的明確的證明及一些材料,甚至需要打官司來明確相應機構與相關業務及辦理人之間的責任關係。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正常情況下,在銀行所購買的投資理財產品也好,高息集資資金往來結算也好,只是利用了銀行的業務便利,與銀行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關係。

    在此提醒各位朋友,在辦理投資理財及資金往來的時候,一定要在正規的金融單位,營業場所營業時間內透過正常的工作流程來辦。切不可輕信他人之言,走不正規的流程。同時要擦亮眼睛,認真鑑別並保管好相關的材料,手續等原始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 4 # 209191995

    銀行理財產品正在慢慢打破剛性兌付,比如固定收益的產品正在逐步向淨值型產品轉變,以後銀行所有的理財產品將完全轉變為淨值型,跟基金差不多,收益的波動性將增大。所以高息產品都是銀行代售的信託與保險等產品,銀行因為自身考核的壓力即客戶的需求代理銷售的產品可以獲取較高收益的提成,這些產品跟銀行無關,因利益驅動銀行理財經理才會跟客戶推薦相關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寶寶吃豬肝粉好,還是吃豬肝好呢,缺鐵性貧血,快十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