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原子內部有沒有除了組成原子核的中子、質子以外的以太粒子?如果有,會是怎樣個情況?繞核轉動的電子又該怎麼樣?
22
回覆列表
  • 1 # 虎哥航空武器研究

    以太是古代希臘亞里士多德所設想的物質,當時的人認為宇宙空間由以太充滿。尼古拉特斯拉認為以太是一種氣體。以太是物理學史上一種假想的物質觀念,其內涵隨物理學發展而演變。“以太”一詞是英文Ether或Aether的音譯。古希臘人以其泛指青天或上層大氣。在亞里士多德看來,物質元素除了水、火、氣、土之外,還有一種居於天空上層的以太。在科學史上,它起初帶有一種神秘色彩。後來人們逐漸增加其內涵,使它成為某些歷史時期物理學家賴以思考的假想物質。在宇宙學中,有時又用以太來表示佔據天體空間的物質。17世紀的R笛卡爾是一個對科學思想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哲學家。他最先將以太引入科學,並賦予它某種力學性質。在笛卡兒看來,物體之間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須透過某種中間媒介物質來傳遞,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因此,空間不可能是空無所有的,它被以太這種媒介物質所充滿。以太雖然不能為人的感官所感覺,但卻能傳遞力的作用,如磁力和月球對潮汐的作用力[1]。後來,以太又在很大程度上作為光波的荷載物同光的波動學說相聯絡。光的波動說是由R.胡克首先提出的,併為C.惠更斯所進一步發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直到20世紀初),人們對波的理解只侷限於某種媒介物質的力學振動。這種媒介物質就稱為波的荷載物,如空氣就是聲波的荷載物。由於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因此惠更斯提出,荷載光波的媒介物質(以太)應該充滿包括真空在內的全部空間,並能滲透到通常的物質之中。除了作為光波的荷載物以外,惠更斯也用以太來說明引力的現象[1]。17世紀時,法國哲學家R.笛卡爾建立了以太旋渦說。他以此解釋太陽系內各行星的運動。笛卡爾的以太觀念,既有助於推翻亞里士多德體系,又為後來物理學發展提供了一幅可供想象的空間媒介物。荷蘭C.惠更斯和英國R.胡克提倡光的波動說,他們都假定空間具有無所不在的以太,以此作為波動媒介。這時期的以太便稱為“發光以太”或“光以太”。牛頓雖然在光學上提倡射流說(微粒說),但他也藉助以太的稀疏和壓縮來解釋光反射和折射,甚至假想以太是造成引力作用的可能原因。整個17世紀是發光以太的重要歷史時期[2]。

    牛頓雖然不同意胡克的光波動學說,但他也像笛卡爾一樣反對超距作用並承認以太的存在。在他看來,以太不一定是單一的物質,因而能傳遞各種作用,如產生電、磁和引力等不同的現象。牛頓也認為以太可以傳播振動,但以太的振動不是光,因為光的波動學說(當時人們還不知道橫波,光波被認為是和聲波一樣的縱波)不能解釋今天稱為的光的偏振現象,也不能解釋光的直線傳播現象[1]。18世紀是以太論沒落的時期。由於法國笛卡爾主義者拒絕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而使牛頓的追隨者起來反對笛卡爾哲學體系,連同他倡導的以太論也在被反對之列。隨著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在天體力學方面的成功以及探尋以太未獲實際結果,使得超距作用觀點得以流行。光的波動說也被放棄了,微粒說得到廣泛的承認。到18世紀後期,證實了電荷之間(以及磁極之間)的作用力同樣是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於是電磁以太的概念亦被拋棄,超距作用的觀點在電學中也佔了主導地位[1]。18世紀,波動說被放棄,微粒說佔據上風。同時,萬有引力被認為是超距作用的。整個18世紀,人們以為空間是空虛的。以太觀念處於沉寂時期。19世紀,科學家逐步發現光是一種波,而生活中的波大多需要傳播介質(如聲波的傳遞需要藉助於空氣,水波的傳播藉助於水等)。受經典力學思想影響,於是他們便假想宇宙到處都存在著一種稱之為以太的物質,而正是這種物質在光的傳播中起到了介質的作用。19世紀,以太論獲得復興和發展,首先是從光學開始的,這主要是T.楊和A.菲涅耳工作的結果。楊用光波的干涉解釋了牛頓環,並在實驗的啟示下於1817年提出光波為橫波的新觀點(當時對彈性體中的橫波還沒有進行過研究),解決了波動說長期不能解釋光的偏振現象的困難[1]。以太首先是個哲學概念,而物理學家總是期望將之變成物理學概念。當一切尋找以太粒子的努力失敗後,人們拋棄了以太說。但是事實上,拋棄的僅是發現以太粒子的希望,以太這個哲學概念更加根深蒂固,大多數人認可了微觀結構存在的可能性。19世紀的物理學家,認為它是一種曾被假想的電磁波的傳播媒質。但後來的實驗和理論表明,如果不假定“以太”的存在,很多物理現象可以有更為簡單的解釋。也就是說,沒有任何觀測證據表明“以太”存在,因此“以太”理論被科學界拋棄。

    上述內容來看從現代物理角度分析 宇宙空間充滿的是稀薄等離子體和灰塵。等離子體在波動的傳播過程中起到媒介作用。所以以太可以肯定地確定是舊觀念,毫無討論價值。至於暗能量和暗物質可能是這等離子體與波動干涉或則反射或則衍射造成的作用結果,因為等離子體中電子和離子相等時候看不到的一片黑暗。

    現代原子物理學中原子看做電子和原子核組成,因為今年科學家用電子顯微鏡成功的拍攝到了原子結構!所以在原子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的理論現在成事實!無可反駁!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也通過了科學家的相關實驗。1918年英國物理學家歐內斯特·盧瑟福任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時,用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α粒子轟擊氮氣時他的閃光探測器紀錄到氫核的跡象。質子命名為proton。1931年查德威克根據約里奧·居里夫婦做過的實驗,用雲室測定這種粒子的質量,結果發現,這種粒子的質量和質子一樣,而且不帶電荷。他稱這種粒子為“中子”。1964年,美國物理學家默裡·蓋爾曼和G.茨威格各自獨立提出了中子、質子這一類強子是由更基本的單元——Quark組成的。它們具有分數電荷,是基本電量的2/3或-1/3倍,自旋為1/2。遵循“漸近自由”原理。[1]其空間尺度是微觀粒子中最小的,大約小於10的-19次方。夸克模型分別由默裡·蓋爾曼與喬治·茨威格於1964年獨立地提出。引入夸克這一概念,是為了能更好地整理各種強子,而當時並沒有什麼能證實夸克存在的物理證據,直到1968年SLAC開發出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為止。夸克的六種味已經全部被加速器實驗所觀測到;而最早於1995年在費米實驗室被觀測到的頂夸克,是最後發現的一種。

    因此你所說的原子核內是否有以太粒子的猜測是不成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員工太狠,員工不幹了或者反過來抵抗,應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