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理性的對待,這部電影有它動人的地方,也讓很多人感同身受。可以給人一些啟迪,但是也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判斷
13
回覆列表
  • 1 # 阿留吖1

    具體情況還是因人而異吧,很多人說看完以後都痛哭流涕覺得說的句句都是真理,有的人就覺得沒什麼淚點啊,跟普通的偶像劇情節沒什麼兩樣。

    《前任》系列在幾年前出了1和2就已經決定了,這個系列電影的主體就是都市戀愛輕喜劇,有點淚點,適合那種很有故事的男同學和女同學。有過和電影一眼的故事,或者有和孟雲一樣的前任,我覺得你還是很能get到點的。但是如果你二十年的單身狗,那我覺得,你可以去嚐嚐電影院的爆米花好不好吃。

    很多人說《前任3》教會我們放手才是最好的成全對方,我倒是覺得,電影裡的孟雲和林佳完全就是誤導大眾。5年的戀愛關係,更多的並不是愛情,而是一種習慣。一點小事情吵架,兩個人完全不溝通,女的出去嗨,男的出去浪,再痛哭流涕的說對不起我愛你但我還是要放開你。我覺得這完全是一種沒長大的行為和思想。每一對情侶都會犯錯,也同樣需要溝通,理解和陪伴。五年,兩個人還是不完全瞭解對方,不熟悉彼此的性格和心理,就知道吃芒果過敏,至尊寶離開了紫霞,那這五年戀愛就是白談了。

    在電影裡,我覺得更加貼合大眾的是丁點和餘飛,雖然只有兩年半,生活裡也是總有吵吵鬧鬧,但更多的是兩個人都想繼續好好的走下去,都會嘗試去原諒,去體諒。孟雲和林佳完全就是苦情戲,各種機緣巧合下,編劇強行讓分手。很多時候,編劇讓你哭,你就一定笑不出來。編劇讓分手,男女主角就一定要天各一方,設計者決定參與者的情緒。但是魔域不一樣,你想戰鬥,魔域讓你戰個痛快,你想牛氣哄哄,魔域給你大福利爽歪歪。

    總而言之一句話,不要總是把別人的故事套在自己身上,你不是女主角,你的生活也不是總有攝像機對著你,學會管理自己和伴侶的關係,好好過下去,生活中總有爭吵和倔強,但是吵完後的擁抱,才是生活的真正意義。

  • 2 # 翠翠小姐姐

      這個問題可以適用於去年大火的《戰狼2》。不僅是票房出人意料,更由此引發兩極口碑。但《戰狼2》相對評價還比較高,上映85天,票房56億+,豆瓣評分7.2;而這部《前任3》,票房週末猛增,但豆瓣評分又低了0.1,目前評分是5.9。

      僅從票房看,《前任3》已經讓人大跌眼鏡:

      《前任3》 上映11天,13.15億  《芳華》 上映25天 13.59億  《妖貓傳》 上映18天 5.17億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 上映4天 1.89億  《尋夢環遊記》 上映46天 11.95億  《帕丁頓熊2》 上映32天 2.04億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上映32天 6789.6億  《至暗時刻》 上映39天 3705.6萬

      ………………

      看起來超越馮小剛的《芳華》也是基本沒懸念,一路超15億奔去。一個營銷群裡,已經將此片上升為“對抗星戰,田導演為國爭光了!”的高度。

      關於此片,我的朋友圈基本沒人安利,一些以影評人為職業的朋友,甚至給的分數都是不及格。電影名字高頻出現在我視野裡,主要是平日關注資訊流裡的各類社會新聞推送。有的已經達到奇觀程度,比如各種短影片APP裡瘋傳的昏倒、哭暈、前任和現任打架、和前任複合等畫面和資訊。

      (1)情感細膩,有前任情結的人

      情感話題是永久話題。這點也是電影選材成功的地方。芳華的越戰和文工團背景,妖貓傳的大唐盛世,相對鮮明,也肯定有人群侷限。而前任,是跨越時代種族性別年齡的。

      (2)想從年末壓抑感解脫的人

      無論幾線城市的受眾,年末年初無不在做總結、計劃的事,周遭各種不確定性,基本都可以用焦慮二字概括。在這個節點,情緒很容易發酵。觀影肯定是一種出口,多數人選擇疏解情緒,還是願意輕鬆愉悅的電影。上映時間上,此片踩對了。

      (3)容易被奇聞感染的人

      無論是抖音為主的各類短影片APP裡的奇觀影片,還是票房一路走高的口碑,都感染了一大波使用者。看留言裡,有人觀影就是選擇困難,最後哪個票房高排片多就看哪個,似乎這是一種不出錯的選擇。最後豆瓣上一批人說想退20元錢,虧了的說法,也只能是馬後炮。

      (4)某些自媒體

      ……

      以上為馬後炮。說幾點觀察:

      電影成功,很多人說是得女性受眾得天下,是不是站得住腳?

      最早提出這個說法一般是因為這2點,1、情侶觀看電影,女性最終決定花錢走向,她們一般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看的順眼的片,所以研究女性口味很重要 2、女性喜歡分享,如果她們喜歡,SNS上很多觀影感受+安利文字,決定了輿論走向。

      這部片目前的女性佔比61.5%,(芳華是59.2% 妖貓是60% 妖鈴鈴是60% 尋夢60.6%),看起來沒什麼特別領先的地方。所以這個說法需要加一個年齡段,xx歲之間的女性更容易引發觀影奇觀效應。

      另外得二三四線城市使用者得天下的說法,也沒有什麼意義。以上這些電影,基本觀影主力都是二三四線城市的使用者。

      性別和地域變化,這些都成為了現實,而非此片的超越。

      所有自媒體的稿件裡,毒舌電影提出的“性喜劇”說法最準確。對比這樣題材,很早之前的港臺各一版的《朝五晚九》,對夜店生活和都市一類人情感的呈現,更值得圍觀,只是過審是肯定不可能的。

      另外,被很多人批評的導演對於現實現象抽取出的價值觀不正的問題,只能說題材對了,時間對了,完成度有限,這也得歸因到能力象限上。咱身邊能力不足又成功的人少麼?幸運之外,也有堅持,人家連續拍了3部,無論曾經和正在經歷怎麼樣的群嘲,總之就是堅定前行,換個人不見得能做到。

      我的娛樂觀是,時間就這麼多,看一部爛片就會少看幾部好片。如果不過為了娛樂,消費一把,真無所謂。用看一部電影去臧否別人的娛樂觀,沒有什麼意義,自己喜歡就好。

      期待頒獎季更多好片引入內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牙齒爛掉了,牙齦長了一個膿包,影響寶寶以後換牙嗎,寶寶兩週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