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奕笑娛樂
-
2 # 尋找風口的豬
1*必須考一箇中等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證
2*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的正式招聘
3*個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為教育事業奉獻的精神
-
3 # 生活365熱愛不辛苦
職業學校的老師分析
隨著教育的改革,現在中國職業教育已經發展到多層次,多領域的靈活辦學模式,從辦學層次分為: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從辦學主體分為:公辦職業學校分和民辦職業學校,
公辦職業學校因為是屬於國家事業單位,老師都是透過事業單位考試進入的,一般高等職業學校的年輕老師都要求有全日制碩士學歷以上,中等職業職業技術學校的老師也開始招錄研究生,最低也要本科以上吧。
公辦職業學校的經費一般都是國家撥款,所以不是主要以盈利為目的,學費低甚至免費。當然這樣一來公辦職校一般校園沒民辦的那麼氣派。
民辦的職業學校一般校園很大、廣告宣傳投入也大,但其實虛有其表,且羊毛出在羊身上,學費教高,老師也三教九流,重盈利不重教學。典型的民辦職校就是山東藍翔,實際上各種職業技術比賽中,藍翔都是中下游水平。
如果你真的想從事職業學校的老師,你需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1、你是喜歡忙碌充實的工作生活,還是喜歡悠閒舒服的工作生活?假如你真的閒下來了,你會不會不適應?有的人適合閒適的狀態,而有的人則適合忙碌的狀態。
2、你是否能夠適應教師的重複勞動狀態?對於很多教師來說,最令他們無法接受的就是同樣一門課程要反覆重複去講。
3、一個人的性格對於選擇職業是需要重點考量的因素。不知你對職業學校的教師,這個職業怎麼看,認知有多少,建議你去想要報考的學校看看,如果有條件,跟著上幾天班,詳細瞭解一下這是不是自己要的生活,
說實話,選擇了什麼職業就選擇了什麼生活方式了。
還有,如果你想搞學術,就非常不建議職校了。如果你想進一個類似於大學,又不用搞學術,還可以評職稱,職校就是理想選擇啦
如果以上幾個問題都不是問題,支援你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
職業學校老師的工作量也是不一樣的,具體不同老師的工作忙碌程度不一樣。大致情況是:
超級忙的:組織各種大賽,帶班主任,張羅各種活動(與教學無關的)
一般忙:帶好自己的課
閒的:不打算評職稱,只做到基本工作量,
至於具體的你就要看你的追求和想法了。
如果你能夠進入高職學校做老師那就舒服了,作為一名在高職做行政工作的老師,我想說現在想進一所高校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文憑是硬槓桿,其次要有關係。如果你滿足以上兩點的話我覺得在學校工作還是挺不錯的。首先輕鬆,每年寒暑假三個月,雷打不動。其次專任教師不用坐班,時間分配自由。最後高職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所以未來會看好職業教育。況且進入公辦職院會是事業編制,鐵飯碗大家懂得。
但也有生源的問題,主要是生源層次不齊的問題,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都念本科去了,所以整個中國職教的現狀是中學成績較差的學生畢業後進了職教,如此一來學習的氛圍當然比不過大學。職教給人差的印象大多是民辦職業學校把職業教育的名聲搞壞了,民辦校的亂收費、虛假宣傳等等。
人生就像一場實驗,前人的實驗指標總是與自己不同,無法照搬實驗結果,去試試吧。
回覆列表
想要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僅需要透過重重難關,獲取教師資格證、考教師編制、透過教師招聘考試、除了需要透過這一關卡之外,還需要具備一些相應的教育教學的一些能力,更多要求往下看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為學生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教師不只是“教書匠”,更是學生學會做人的引領者;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還應該是教育規律的研究者。第三要樹立正確學生觀:學生是發展的個體,是可以塑造的人,教師是具有獨立的思想、觀點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和責權的主體。第四要樹立正確的教師的行為觀:在處理師生問題上,不能強調“師道尊嚴”,而要強調民主、平等、尊重和讚賞;在對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對待同行上,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相互合作,共謀發展。
二、良好的品德修養
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應該具備更高、更嚴格的職業道德修養。師德修養的核心就體現在一個“愛”字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我們有些教師年復一年的教,教了一輩子書,卻從未在教書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心中也從未湧起愛的激情,因此,沒有把握到教育的真諦,也沒有取得教育的成功。良好的師德修養,應該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教育、愛學生。愛教育事業,才會取得事業成功的樂趣;愛學生,才會獨具慧眼,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不斷的探索,才能使學生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三、廣博的學識
1、教師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學科,具有紮實而淵博的知識,每一個教師來說,不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加強進修和不斷學習,跟蹤學科的學術動態,瞭解新觀點,掌握新資訊和新技能,不斷更新知識,站在學科前沿,實現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化。
2、作為一個教師,跟其他的專家不同,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識,力爭“樣樣通” ,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以人格的感召。
四、教強的專研能力
大多數教師的教研大多都停滯在對教材的分析、教法的探討、教具的使用、考試的研究,限於一些教學技巧和教學經驗的陳述等方面,而對於教學理論的研究相對薄弱,缺乏對教學創造性的思考,也缺乏批判的精神。教師只有由教育型向學者型的轉變,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和素質教育的需求。
最後,成為教師不僅要具備以上的能力,還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教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