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套路磚家

    如今走在街上,你會發現從身旁走過的“小眼鏡”越來越多。一副小小的眼鏡,究竟糅雜了多少“愛恨情仇”,估計不少家長與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事例:

    5歲小孩

    變成“小眼鏡”

    “最近孩子看東西總是眯著眼睛,看電視時也離得很近,我擔心她的視力有問題。”家住甘棠路附近的劉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一年級,平時寫完作業後,總喜歡在家看電視、玩手機和平板電腦,而且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以前沒重視過這個事情,但最近發現女兒老眨眼睛,看東西喜歡眯著眼,這才想著帶她到醫院就診。沒想到檢查後,發現孩子的視力出現了問題。”劉女士說道。

    從事眼科工作多年的市中心醫院眼科主任王巧玲告訴記者,每到週六週日,醫院每天門診量都在80人左右,其中有近30人都是學生。“現在近視人群越來越低齡化,而且近視程度越來越深。”王巧玲說,有部分孩子是假性近視,但由於家長不注意,最後轉為真性近視。

    據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繼續上升,並出現低齡化傾向。

  • 2 # 手機使用者50222044367

    不得不承認,華人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的視力保護,一直是“輕預防重治療”,看似重視卻不得章法。

    絕大多數家長只是在不斷提醒孩子,注意用眼衛生,看書時不要離書本太近,或者是不要在光線過暗的地方看書……由於家長不明視力損傷的“元兇”,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視力逐漸下降,各種眼部疾病不斷顯現出來。此時的家長又想盡各種辦法去諮詢,去治療……但收效甚微,孩子不僅需要佩戴眼鏡,而且眼鏡度數還在一天天加深!忽視視力惡化的“元兇”,造成了一個令人心痛的“惡性迴圈”。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手機、電腦、iPad日益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每天長時間地注視電子產品,眼睛乾澀、流淚刺痛甚至是視力下降也隨之而來,這一切都是藍光造成的。其中,居高不下的兒童近視率更是成為了每一位家長的心病,雖然兒童節和全國愛眼日剛剛過去,但是逐步攀升的兒童近視人數在向人們疾呼:預防藍光,從娃娃抓起!

    近視率逐年飆升,藍光危害不容小覷

    先說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自從國家設立首個愛眼日以來,我們身邊戴眼鏡對的人就越來越多。資料顯示,中國近視人數接近4.5億,其中中小學階段近視率達46%,初中階段的近視率高達75%,這還只是2014年的統計結果。試想一下,老師站在講臺上望下去,班級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帶著眼鏡,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網路上曾報道,造成這一切的元兇很可能是藍光,也就是波長在400nm—500nm的藍紫色可見光,其大量存在於手機、電腦、電視、iPad、LED燈等各種液晶顯示器。為了深入探究藍光與視力健康的關係,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醫生翟長斌為我們解答了相關問題。

    翟醫生介紹,作為自然光的三基色之一,藍光是波長最短、頻率最高的高能量光線,因而被廣泛應用於LED技術中,來提升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品質。LED雖然具有節能省電的優點,但其產生的高能藍光可以穿透角膜和晶狀體,直達眼底黃斑區,對眼球末端的黃斑區造成傷害。在這樣的光照下,視網膜色素上皮毒性大大增加。他還強調,高能藍光的損害作用是一個連鎖反應,先引起光敏感細胞死亡,再引起視網膜黃斑變性,繼而導致視力逐漸下降甚至完全喪失,而這種傷害往往不可逆轉。

    不難發現,藍光傷害普遍存在在生活之中,可怕之處就在於它是無形之中,不疼不癢,不知不覺地對我們的視力造成傷害。尤其是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嬰幼兒和未成年人,恰恰成為了受藍光危害最大的群體。翟醫生介紹,藍光對眼睛的危害程度因年齡而異,6-19歲為80%~90%,20-39歲為60%~70%,40-60歲約50%。可見,保護視力應該從孩子抓起。

    電子時代已然來臨,內容or健康如何選擇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全民從電子裝置獲取資訊的時代。紙媒的沒落,新興媒體的興起,上班路上刷微博,大量電子化辦公,下班追劇看影片,睡前翻翻朋友圈,已然成為大部分成年人的生活習慣。

    同樣的,電子產品在孩子的生活中也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不經意間,這些電子產品已經成為孩子們難以割捨的“學具”和“玩具”。經常會聽到小孩子向家長哭鬧“我要玩iPad”、“我要看動畫片”,於是近視率低齡化逐漸凸顯。

    現實的狀況和資料無疑也在給家長們敲響警鐘,孩子正處於對周圍環境探索的階段,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電視、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自然成為他們獲取新鮮事物的一手渠道。但如果家長任由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忽視藍光帶來的危害,“近視”將成為這一代孩子所付出的“時代價值”。對此,翟醫生表示家長需要嚴格把控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同時應該藉助於防藍光產品對其進行防護。

    預防藍光勢在必行,期待權威產品為視力保駕護航

    為了讓孩子能夠在獲取優質內容和保護視力健康方面做到平衡,除了培養孩子良好的使用電子產品習慣,許多家長更是急需具備保護視力功能的電子裝置。抓住這個商機,許多商家開始打著保護視力,預防藍光的幌子銷售產品。翟醫生就此向廣大家長提出忠告:“目前市場上出現號稱可以保護視網膜的手機貼膜,防藍光軟體等,它們宣稱可使眼睛輕鬆,看東西清楚,請大家勿要盲目相信。如果真有效果,必須要拿出權威機構科學實驗的結論。”

    對於防藍光產品,大家可以關注一下來奇來明旗下的系列產品,有AP品牌的防藍光保護膜,還有P8866/AHT品牌的防藍光眼鏡。這是一家有半個世紀歷史,專門從事視光學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是太陽眼鏡和3D眼鏡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併為諸多國際一線太陽鏡品牌提供ODM。在防藍光領域,他們擁有核心發明專利技術,旗下系列防藍光產品通過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SGS等權威機構的認證,相關產品不僅能夠防護有害藍光對眼睛的傷害,還具有高透光、低色偏等特點。

    健康的使用習慣,加上來奇來明權威的防藍光系列產品保駕護航,讓兒童們都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享受數字世界,“小眼鏡”也就會越來越少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佔據主場優勢的清軍為何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