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三哥很聽話

    現代物理學最先研究的就是我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物質——光。

      自從科學家發現世間萬物皆是由最微小的例子所構成之後,人們便嘗試破解,光這種物質究竟是由什麼所構成的?

      於是就有科學家猜想,如果把光這種物質,不停的放大切割,直到它再也不能切割為止,這時人們得到的就是構成光這種物質的最小粒子。科學家把它叫做光子。

      光子的概念被提出之後,科學家就想去破解光子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透過陰影效應和其它一些自然現象,人們觀察發現,光是一種波。於是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光子也應該是一種波。

      直到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解釋了光電效應之後,人們發現光子這種波竟然也具有粒子特性。

      在科學家們的傳統認知裡,在客觀自然界之中。波和粒子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形態,是無法共存的。可光子既是波也是粒子,這就讓人們陷入了巨大的認知矛盾之中。

      於是物理科學家們就開始爭論,光子究竟是波還是粒子?於是就有了雙縫干涉實驗。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雙縫干涉實驗的具體內容。

      為了有些比較懶的朋友,理解起來方便,我還是用我的語言,簡單通俗的講解一下,雙縫干涉實驗究竟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用一把光子機槍,將單個的光子向一個方向不停地發射,使其穿過兩道極其細小的縫隙,然後在一塊螢幕上呈現出我們可以觀測的影像。

      如果影像是多道斑馬狀條紋,則證明光子在穿過兩道縫隙之時,發生了干涉效應,就可以證明光子是一種波。

      反之影像上則會呈現兩道槓,那麼就證明光子沒有發生干涉效應,也就是說光子是一種粒子。

      估計大家沒聽懂,不過沒關係。大家只需要知道,雙縫干涉實驗,讓物理學家們更加困惑,是因為這個實驗過程裡,有三個他們用傳統知識無法解釋的怪異現象。

      我們知道光子機槍發射出來的是單個的光子,而它面前的卻有兩道縫隙。按照人們的傳統理解,這顆光子要麼從左邊那道縫隙透過,要麼就會從右邊那道縫隙透過。

      可實驗結果卻證明,光子是同時從兩道縫隙透過。因為光子在透過這兩道縫隙之後,發生了干涉效應,在螢幕上呈現多道斑馬狀條紋,這證明光子是一種波。因為只有波的形態,才能使一顆光子同時透過兩道縫隙。

      可是當科學家們在兩道縫隙前面,架上高速探測機,想要捕捉光子穿過兩道縫隙時的,具體情況的時候,卻詭異的發現,光子是以單一粒子的形態,通過了單一縫隙。這是因為螢幕影像上顯示的是兩道槓,這表示光子是以粒子形態穿過的單一縫隙。

      這個現象可以簡單理解為,人們不去觀察的時候,光子是以波的形態存在,而當人們想要去觀察的時候,光子則表現為粒子形態。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在微觀領域。不僅僅是光子,其它所有的微小粒子,例如電子、原子、質子,甚至一些大分子,它們都呈現光子這種既是波也是粒子的非常規形態。

      物理學家們把這類微觀粒子統稱為量子。在這些微觀粒子身上,所呈現的不符合常規物理知識的現象,可以歸納總結為一門學問,這就是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總結歸納了雙縫干涉實驗和其他一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波粒二象性”:

      “光是波也是粒子。光在傳輸的過程中,表現形態是波。當人們觀察時,表現形態為粒子。”

      波粒二象性描述了發生在光子身上的兩個難以解釋的奇怪現象。科學家們進一步在其他量子身上做實驗,發現波粒二象性雖然難以理解不可想象,但卻是真實存在的,也就是這個歸納出來的假說是正確的。

      波粒二象性進一步推演,人們最終確定了量子領域的兩條基本原理。

      量子力學第一原理:微觀量子既是波也是粒子。它的專業名稱叫做“疊加態”。

      量子力學第二原理:當你不去觀察時,微觀量子呈現疊加態。當你觀察時,微觀量子呈現確定態。通俗點講就是,你不去觀察時,量子即是波也是粒子。當你觀察時,量子就會呈現,要麼是波,要麼是粒子的確定形態。它的專業名稱叫做“不確定性”,也叫做“觀察者原理”。

      量子力學的這兩條原理,有些燒腦。無法拋棄客觀世界物理規律的人,難以理解。

      下面我為大家打個比方,將微觀量子領域的這兩條基本原理,形象的帶入我們所熟悉的客觀物理世界,你就會發現這兩條原理,有多麼神奇和不可思議。

      請大家在腦中構建這麼一副場景(魔方實驗):

      假設有一個生產魔方的玩具廠,他們只生產兩種形狀的魔方。一種是方形魔方,另外一種是圓形魔方。

      突然有一天,玩具廠的工人將他們工廠生產的一個魔方,放到了你手裡,告訴你說,你手裡這個魔方,它既是方形的也是圓形的。

      現在你一定認為這個工人在胡說八道,因為你知道他們工廠生產的魔方只有兩種形狀,要麼是方形,要麼是圓形。

      正當你準備喝罵對方撒謊之時,你撫摸這個魔方的手掌,所傳回來的觸覺告訴你,這個工人沒撒謊,你手裡的這個魔方竟然真的既是方形也是圓型。

      這讓你感覺到不可思議?這種既是方形也是圓形的感覺到底是怎麼來的?

      於是你翻閱了各種資料,做了各種驗證,證明這個魔方的確是這家工廠生產的。

      可是你知道這家工廠生產的魔方只有兩種形狀,不是方形就是圓形。可是為什麼你手裡的這個魔方,給你的感覺,它即是方形又是圓形呢?

      接下來你想了三天三夜,終於想明白錯在哪裡了?

      產生這種疑惑的根源就是你對這家工廠的認識完全錯了。這家工廠生產的魔方,不是你認為的方形或者圓形,而是方形和圓形中間的一種狀態,或者說是方形和圓形融合之後的一種狀態。你給這種狀態起了個名字,叫做“疊加態”!

      這種疊加狀態就會讓你產生即是方形也是圓形的感覺。

      這個實驗進行到這裡,你會感覺自己被騙了。於是你就瘋狂的衝到那家工廠裡面,親手撫摸每一個魔方。然後你發現他們生產的每一個魔方,形狀都是這種疊加態。

      現在我告訴你,你手裡的這個魔方和工廠生產的所有魔方,它們就是量子也就是微觀粒子,那家玩具廠就是造物主。

      造物主製造的量子或者說微觀粒子就是這種疊加態形狀。具體到光子來說,既是波也是粒子。

      這就是量子力學裡面最經典的第一原理,疊加態原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否存在體積無限但表面積有限的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