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商業地產點評
-
2 # 北遇探房
1要挑人流量大的地段。
2街角或街邊是好位置,中間地段略差。
3外街式商鋪看客流量,內街式商鋪看管理經營。
4低層商鋪人流量更充足。
5一定要買獨立產權的商鋪。
6警惕開發商返租承諾。
7租金回報率在8%以上可以考慮投資。
-
3 # 合肥經紀人
個人觀點,參考
1、手續方面:是要看清其持有的證件,必須是原件,並透過索要影印件去房產部門查詢真偽,確保持證人持有真實證件且其本人就是房屋所有人。
2、是要搞清楚防止房屋被一房多賣或房屋屬於共同所有,單方無法擅自處置。而這主要牽扯到的就是房屋共有問題。
3、付款方式:一般房屋交易,如果對方屬於已婚族,最起碼在過戶交易時要求對方夫妻在場;如房產證上還有共有人名字,共有人也必須在場。
4、至於一房多賣,重點是要在付款的同時要求過戶,防止對方耍手段,最好可以透過房產中介進行買賣,可以將一房多賣的審查交由中介來處理,他們比你專業的多。
5、要注意房屋是否本身存在糾紛,如持有人存在債務糾紛,或與他人存在房屋歸屬等問題,雖然他持有有效合法證件,但因經濟糾紛不能擅自處理房產;
6、因此主要還是要看賣方的一些情況,可以透過一些交流,大致可以探出他的話,對方如果對一些關鍵問題遮遮掩掩並表示不耐煩等。
所以,注意的東西挺多的,自己要多留心,這樣才不能上當
-
4 # 米思特李
首先自己想買什麼樣的房子要有清晰的想法,比如地段、學區、樓層、面積、物業管理、停車位,價格等方面有什麼要求。
其次在簽訂正式合同前,一定要對看中的房子進行詳細的核實,以下幾個問題要特別注意:
1、賣房人是否是真實的權利人,是否有其他共有人;
2、房屋是否符合交易條件;
3、房屋是否存在被抵押、被查封或拆遷凍結等限制交易的情況;
4、房屋是否存在出租的情況;
5、房屋本身是否存在質量瑕疵;
6、瞭解供水、電路、曖氣、物業管理等情況。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
5 # 時年9
首先去房產交易中心,做產權調查,看房產有沒有被銀行抵押或者是查封。買二手商業應注意以下三點。
1、需更專業的風險評估測算收益
購買二手商業是一項非常專業的投資,投資者需考慮的因素很多,首先要考慮投資風險。具體來說,包括商業周圍的商業氛圍、交通環境、前房主的投資回報率、買賣承擔的稅費、商鋪經營者的營業狀況等。
而對於這些內容,投資者自己的考察往往流於表面。比如,一些投資者看到店鋪來往人群很多,就判斷生意很好。事實上,來往人群實際消費的金額,減去開店運營的各項成本後,還剩下多少利潤,攤到房價上投資回報率是多少,投資者並不見得很清楚。所以,建議請專業的投資公司或商業代理公司,進行投資風險評估,測算出投資收益率後,再決定是否投資。
2、瞭解物業是否被贈與或出租
在二手商業買賣前,購房者需要向業主瞭解該房產是否有贈與、出租情況存在,以免日後陷入糾紛。如果業主表示沒有,購房者最好讓業主出具無贈與或無租賃的書面承諾作保證,而且還要到現場去查勘,瞭解實情。如果業主已出租給別人,那麼在轉讓時,業主通常需提前3個月告知承租人出售事宜,承租人享有優先購買權,只有承租人放棄購買權買家才能購買該物業。而商鋪存於出租狀態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購買二手商鋪者事先調查承租人是否放棄優先購買權相當重要。
3、籤協議需做更多特殊約定
二手商鋪與二手房買賣合同有差別,購房者需要更細心地去了解,在簽署合同時應做更多的特殊約定。一要了解房產用途,要調查該土地用途是住宅還是商業綜合用地,能否作為公司註冊地。二要對公攤部分進行約定,有的商鋪公攤面積佔到總面積30%,這就需要對公攤部分的組成、面積、面積誤差的處理方式詳細約定。三要對房屋裝置裝修裝飾約定詳細,二手商鋪都是經過裝修的,可能帶有各種裝置,在買賣合同中要單獨做個附件,列出房屋裝修清單。房價中是否包含這些裝置裝修的費用要說明,如果不包括,折價是多少也要說清楚。四要有物業服務方面的約定,物業服務質量對商業用房經營至關重要,物業服務包括的種類、服務是否到位,物業費用的組成等都要提前調查,並將該內容寫到買賣合同和物業服務合同中。五要約定交易稅費的分擔方式,各方需承擔的稅費,均應在合同中列明。
交易流程如下:
1.購房資格核驗(住宅類)
2.網籤合同
3.地稅部門核定契稅
4.房屋發證大廳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
6 # 深度中國驗房公司DCIC
建議:1、購買前請查詢一下使用年限,商用房不同於住宅年限長,所以建議搞清楚;2、用途,是商住兩用?還是隻能商用?比如有些人投資了商鋪,購買時出賣方承諾可以做餐飲,可是收房以後不能做,這會極大影響;3、查詢一下該商用房屋是否存在債務債權關係;4、瞭解一下停車場相關和公共設施等;5、瞭解一下相關交易稅費等是否符合自己;6、測算一下投資回報率;7 、其他相關也請了解和注意 。
回覆列表
第一,買的起,拿得住。
我們知道商業用房的物業費的標準是很昂貴的,比如說寫字樓,公寓和商鋪,通常物業費的標準都是15-30/元/平方米的區間,也就是說100平米的商業用房每個月的物業費用就要1500-3000元的一筆物業費用。如果趕上空置時間長,是否可以拿的住。
其次,能源費用的區別。
如果是商鋪因為出租就沒有什麼問題,反正能源費用都是一樣的,如果是居住類公寓的產品,通常能源費用是標準的一倍,以北京為例住宅電費0.48,商用的在1元左右。而且網路的費用也是高於住宅的。
第三,租賃回報率和不動產溢價
這是一個取捨的問題。通常這類產品的最年租金回報在4-8%區間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看上去是比較高的一個回報,根據前二十年的經驗,住宅類在井噴翻翻的時候,這類產品的自身的溢價率也很難超過50%,這就是一個價值投資與投機的一個取捨的關鍵點。
第四,變現能力強弱
這個問題很難有正確的答案,需要多詢問專業的人事比如區域內的中介公司,看看這類產品的變現週期有多長,你是否可以接受。
最後,充分調研
調研的基礎工作是,調研同類產品在區域中的一個數量,還有就是產品使用者的一個數量。當然越少的競品也就意味著你能獲得更高的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