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OCO熱紀錄
-
2 # 朱家老四Judy
推薦一下天啟。《天啟》(又名《二次大戰啟示錄》),是由Isabelle Clarke執導,David Duchovny、Gillian Anderson主演的紀錄片,該劇講述了這場戰爭的參與者(士兵)、受害者(民眾)以及製造者(政治、軍事領導)的悲慘命運。
《天啟》以新穎的方式述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以觀眾前所未見的方法呈現非典型的影片,提供了一般平民百姓對戰爭的見解。這些影片包括業餘者拍攝的片段、最高機密影片,以及當年並未使用的新聞影片。這些重新被挖掘出來的影片上了色彩,帶給觀眾在戰爭中身歷其境的感受。
該片從2012年5月28日起,在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
(CCTV-1
)《魅力紀錄
》欄目中播出。中文名天啟外文名APOCALYPSE: THE SECOND WORLD WAR製片地區法國
首播時間2009-09-08導演Isabelle Clarke編劇Daniel Costelle
主演David Duchovny,Gillian Anderson集數6型別戰爭上映時間2009-09-08線上播放平臺網易公開課片長50min語言法語 -
3 # 佳佳10938
紀錄片雖然是以真實事件改編而來,但太過於攏桶,枯燥,沒有思想性和趣味性,要推薦也就是那幾部,沒什麼好多說的。鄙人不才,想談談我對二戰的看法,獻醜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人類參與最大的一次戰爭,主要分為三個戰場,歐洲戰場,亞洲戰場和北非戰場,北非戰場主要是歐美國家參與為主的,美國一系列的作戰也是在歐亞的土地上完成的,實際上是歐亞兩個戰場。歐洲德國的崛起是戰爭最重要的驅動力,西特勒做了兩件事,一是發明了閃電戰,將坦克和裝甲戰車集中起來,統一編隊,做為強大的突擊力量,先撕開敵人防線上的一道口子,然後再利用機動性向兩側敵軍的後方包抄,配合正面大部隊的進攻,將敵軍合圍並殲滅,此戰法屢試不爽,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二是向華人灌輸了日耳曼民族高於一切的理論,因此德國必須佔領整個世界,統冶著低劣的其它民族,種族論,以此向國內拼命招兵。德國一開始的進攻順風順水,主要得益於,歐洲其它大國隔岸觀火,禍水它引,見死不救,再加上戰略思維古板陳舊,還停留在一戰的水平,最後也必須承認當時德國的實力,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只有美國的國力才比它強。希特勒雖征服了大半個歐洲,但卻犯下了幾個致命的錯誤,一,在沒有佔領英國的情況下就去攻打蘇聯,不但陷入了兩線作戰,而且還為日後美國登陸西歐提供了重要的盟友和棲息地。二,是在德軍對蘇聯腹地長驅直入,但久攻不下蘇聯的三大城市,嚴冬又即將到來,此時西特勒應該立馬下令停止進攻,將部隊轍回到三個戰場的遠離方,構築防禦工事,準備度過嚴東和抵禦蘇軍的反攻,以此來儲存實力,來年待冰雪融化,再一股作氣發動進攻。三,當日美交惡之時,退出同日聯盟,支援美國對日作戰,這樣美國政府想同德國開戰,老百姓也不會答應。希特勒要是能做到這三點,那整個歐洲可能真的是他的天下了。亞洲的日本在世界舞臺上並不出眾,但在亞洲,它可是一枝獨秀,其國力要遠超亞洲第二的中國,如果當時的日本胃口不要那麼大,僅僅把中國作為他的目標,那勝算會非常大,老實說它只要得到一箇中國,它國內所有的發展需求都會滿足,何必再要去冐險呢。以上這些聽上去似乎有道理,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人性的貪懶,罪惡和自大,壞人永遠不會滿足,它們必然是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日德兩國永遠不會滿足於現狀,導致了它們盲目的不斷擴張,狂妄的同世界上多個強國同時作戰,愚蠢的明知客觀條件對自己很不利,還要硬著頭皮去進攻,以為自己尤如戰神,不可戰勝。最終結果導致了眾叛親離,被群起而圍攻,實力不支,慘敗收場,它們不但給他國帶來了巨大災難,同時自己也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無論是國還是人,第一要行善,不能作惡,否則終將受到報應,傷人傷己。第二不能抱有僥倖心理,以為只做一件壞事,沒被人發覺,就混過去了,今後不會再犯,孰不知一而再,再而三的道理,終將新賬老賬一塊算。個人同國家都要做到正義,善良,勇敢,否則是兩敗俱傷,如果大家都去做正能量的事,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多麼美好。
回覆列表
今天,DOCO君也為你精心準備了5部紀錄片,讓你能從更多方面瞭解二戰歷史。
回顧歷史,才能更好前行。
1
驚人的歷史轉折點
——《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5月,40萬英法聯軍被德國逼退到了法國東北部的港口小城敦刻爾克。
唯一的生路就是從海上穿過英吉利海峽,撤回英國本土。
這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行動最終救出了33萬人,打破了丘吉爾救出3萬人的預期。
如果撤退失敗,德國必將佔領整個歐洲,世界歷史恐怕就會是另一番模樣。
2
豆瓣9.5分,普通百姓眼中的戰爭
——《二戰啟示錄》
該片共有6集,片中每一個鏡頭都來自70年前。
原本黑白的影像被重新上色後,觀眾彷彿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些鏡頭包括普通人拍攝的片段、最高機密影片以及未曝光的新聞影片,真實客觀地呈現了民眾眼裡的戰爭。
炮火紛飛過後,百姓流離失所,戰爭給普通民眾帶來的傷害究竟有多大,這值得人們反思。
3
最權威的二戰紀錄片
——《BBC:二戰全史》
時長將近26小時,沒有一個重複鏡頭,取材均來自真實照片和戰時宣傳片。
紀錄片共有26集,專門聘請史學專家進行了審評,片中既有二戰風雲人物,也有普通士兵和百姓。
我們能看到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攻克柏林等重大事件的珍貴史實資料,也能看到二戰中反法西斯聯盟在戰場上英勇抗戰的宏大場面。
4
戰場上指點江山的勇士
——《二戰中的指揮官》
該片從指揮官的全新角度出發,探討了二戰中著名的戰役:中途島之戰、阿拉曼之戰等。
同時也展現了傳奇指揮官卓越的軍事能力,如隆美爾(德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等人物。
對於指揮官來說,他們的職責就是恪盡職守,爭取獲得戰爭的勝利。
如果指揮官的決策稍有偏差,那歷史或許會截然不同。
5
黑科技武器稱霸世界的後果
——《納粹二戰工程》
《納粹二戰工程》系列共有3季,詳盡地介紹了納粹為謀求世界霸權而製造出的各種恐怖武器,比如超級飛艇、飛彈、坦克等。
具有大規模殺傷性的武器是和平的噩夢,希特勒妄圖依靠黑科技稱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
雖然科技武器代表著技術的進步,但是也依然掩蓋不了它在人類世界犯下的殘酷暴行。
無論是諾蘭的電影《敦刻爾克》,還是DOCO君推薦的戰爭紀錄片,其實核心思想都是反戰。
21世紀的世界格局是“整體和平,區域性動盪”。
這就明確意味著戰爭還存在於少數國家地區,那裡的人們還遭受著槍林彈雨。
而影視之於我們的意義就是警醒世人:銘記歷史,不要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