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劉得柱

      1、配料培菌

    培養基及配製與瓶栽法相同。將培養料裝入瓶或塑膠袋中,經滅菌接種後培養髮菌,當菌絲長滿培養料後,進行箱栽。

    2、裝箱培養

    採用木箱或紙箱裝料,先在箱底鋪1層4~5釐米厚的腐殖土,稍壓實後其上鋪2~3釐米厚的發菌料,壓實,覆膜保溫保溼,以利菌絲恢復生長。

    3、培養管理

    裝箱後約10天,向箱面噴霧化水,輕噴、勤噴,以水不滲入培養基,能保持表面溼潤為度。當培養基表面出現白色菌絲斑片後,向料面噴1次0.1%的維生素B1和尿素混合液,可促進菌絲生長和原基形成。

    4、採收

    當子實體長至八九成熟,菌蓋未展開時採收。採收後整理箱面,補蓋腐殖土,並噴營養液,以促進下批子實體形成。

    這是目前的比較成功的一種栽培方法,一般我們吃的人工種植的雞油菌都是用這種方法,那這種方法其實可行度是很高的,像種植的朋友可以自己嘗試下這種方法。

  • 2 # 戶外歐陽

    人雞油菌為真菌植物門真菌雞油菌cantharelluscibariusfr. 的子實體,有時也叫杏菌、杏黃菌或黃絲菌。

    子實體肉質,喇叭形,杏黃色至蛋黃色,菌蓋寬3—9 釐米,最出扁平,後下凹。菌肉蛋黃色,味美。雞油菌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

    、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腸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預防視力下降、眼炎、面板乾燥等病。雞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

    雞油菌的種植技術如下

    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徵

    子實體肉質,群生或近叢生,也有單生,杏黃色至蛋黃色,高7~12釐米。菌蓋初期扁平,邊緣內卷,後展開,中央下凹,呈現漏斗狀,直徑3~9釐米,表面光滑,略黏,邊緣厚鈍,呈波浪狀或瓣裂。菌肉白色或近蛋黃色。菌褶窄而圓,排列疏鬆,略有彎曲,分叉或相互交錯,向下漸細,光滑,肉質內實。菌柄基部常有5~6條索狀假菌根,菌絲似肥腸狀,多分枝,無分隔。

    2、生活習性

    雞油菌是樹木外生菌根菌。野生時常與雲杉、冷杉、鐵杉、櫟、慄;山毛樺等形成菌根生於林中地上。人工栽培選用雜木屑、玉米稈(芯)、油菜稈、林地腐殖土或菜園土等作培養料。菌絲生長較耐低溫,10~30℃均可生長,以25~28℃最為適宜。子實體形成要求28~30℃的溫度。雞油菌喜陰溼環境,培養料含水量以65%~70%為宜,子實體的生長髮育要求空氣相對溼度85%~95%。菌絲對光線要求不嚴,子實體的生長髮育則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雞油菌為好氣性真菌,要求生長環境通風良好。菌絲生長階段要求pH值4~5,子實體形成階段pH值以4.5~5為宜。

    菌種製作

    一、母種及培養基

    新開發區以引種為宜。有野生雞油菌的地方,可採用組織分離法分離培養獲得。

    2、培養基配方

    馬鈴薯(去皮)250克,蔗糖20克,酵母浸膏20克,瓊脂20克,磷酸二氫鉀0.5克,硫酸鎂0.1克,水1升。培養基pH值6。

    3、配製方法

    按常規方法配製,經殺菌冷卻至30℃以下按無菌操作接入引進或分離的試管種,在25~28℃溫度下培養10天。當菌絲長滿斜面·即為母種。經檢驗無雜菌汙染,即可用於轉接原種或栽培種。

    二、原種和栽培種

    1、培養基配方

    原種和栽培種均採用木屑65%,油菜稈或玉米芯10%,麥麩10%,林地腐殖土或菜園土10%,過磷酸鈣2%,蔗糖1.5%,尿素0.5%,石膏1%。維生素B1另按混合物總量的0.1%新增,水適量。培養基pH值6。

    2、配製與接種

    按常規配料、裝瓶(袋)、滅菌、冷卻、接種。接種後將其移入培養室於25~28℃溫度下培養。經30~40天菌絲長滿瓶(袋),如無雜菌感染,即可用於生產。

    栽培方法

    一、瓶栽法

    1、培養基配方

    雜木屑50%,林地腐殖土或菜園土30%,米糠13%,尿素1%,蔗糖1.5%,過磷酸鈣2%,硫酸鎂0.5%,石膏2%。另按混合物總量的0.1%新增維生素B1。培養基含水量65%。

    2、配料、裝瓶、滅菌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加水拌勻,pH值調至6,分裝於廣口瓶或水果罐頭瓶中,揩淨瓶口和瓶體,塞上棉塞,用塑膠膜和舊報紙或牛皮紙包紮瓶頭,高壓滅菌1.5小時,冷卻後備用。

    3、接種培養

    滅菌後將培養基瓶移入無菌室或接種箱中,按無菌操作接入菌種,搬至培養室,在25~28℃溫度下培養40~45天,菌絲即可長滿瓶,並在瓶面出現雞油菌子實體原基。此時拔去瓶口棉塞,以利通氣增氧,促進子實體生長。並將環境溫度提高到28~32℃,空氣相對溼度調至85%~95%,給予一定的散射光照。

    4、採收

    當菌蓋尚未完全展開時即可採收。

    二、箱栽法

    1、配料培菌

    培養基及配製與瓶栽法相同。將培養料裝入瓶或塑膠袋中,經滅菌接種後培養髮菌,當菌絲長滿培養料後,進行箱栽。

    2、裝箱培養

    採用木箱或紙箱裝料,先在箱底鋪1層4~5釐米厚的腐殖土,稍壓實後其上鋪2~3釐米厚的發菌料,壓實,覆膜保溫保溼,以利菌絲恢復生長。

    3、培養管理

    裝箱後約10天,向箱面噴霧化水,輕噴、勤噴,以水不滲入培養基,能保持表面溼潤為度。當培養基表面出現白色菌絲斑片後,向料面噴1次0.1%的維生素B1和尿素混合液,可促進菌絲生長和原基形成。

    4、覆土

    噴混合營養液後即可覆土。覆土材料以腐殖土或塘泥曬乾打碎成1釐米見方的土粒為好。覆土厚度7~10釐米,將土粒含水量調至70%~75%。每天噴水2次,隔天噴1次上述混合營養液,並加強通風換氣,能很快長出子實體。

    5、採收

  • 3 # w王q元d

    1.

    配料培菌 培養基及配製與瓶栽法相同。將培養料裝入瓶或塑膠袋中,經滅菌接種後培養髮菌,當菌絲長滿培養料後,進行箱栽。

    2.

    裝箱培養 採用木箱或紙箱裝料,先在箱底鋪1層4~5釐米厚的腐殖土,稍壓實後其上鋪2~3釐米厚的發菌料,壓實,覆膜保溫保溼,以利...

    3.

    培養管理 裝箱後約10天,向箱面噴霧化水,輕噴、勤噴,以水不滲入培養基,能保持表面溼潤為...

    4.

    採收 當子實體長至八九成熟,菌蓋未展開時採收。採收後整理箱面,補蓋腐殖土,並噴營養液,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HTC 10國行版本配置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