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氏滋補間

    不會,這會對您的身體問題帶來幫助!希望以下資料能讓您找到更多同行者克服病症!

    《柳葉刀》在2016年的文章《巨大的問題:進食障礙》中指出:歐盟大概有2往往進食障礙患者,每6~7個年輕女性中就有一人患進食障礙。每年因此產生的經濟負擔高達1萬億歐元,高於焦慮症和抑鬱症。

    曾經國內沒有關於進食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但是亞洲衛生行業人員的非系統調查顯示,其他地區的發病率也在接近西方國家,這個病早已不是“西方病”了。

    在百度的【催吐吧】悄悄出現了這樣一個群體:年齡在14-40歲,以女性為多,她們為了在減肥的同時還能享用美食,每天各種方法暴飲暴食,然後完全吐出來。在去年被人發現後,原本里面兩萬五千人左右,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他們的行事規則極為謹慎:分享體重,瘦身的經驗,但是並不公開而採用隱語:自稱兔子(吐),擼(暴飲暴食),生孩子(催吐)並且熱衷記錄,極度怕胖而且身體逐漸接受不了:並存抑鬱症,強波症和睡眠障礙等。

    與這種可怕行為的解決方法相對抗的問題是患者們拒絕自救和他人的協助。微信公號“一滴”悄然流行,由一位貪食患者發起,在23歲前,“一滴”創始人已經如平常人般拿到碩士學位和穩定的工作。但是有一天他終於藏不住6年的進食障礙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他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偷偷買書自救,為了消除病恥之心創立“一滴”和他人對抗病魔。從2014年至今,訂閱人數超過1萬五千人,文章開啟率超過30%。並且絕大多數為患者,90%使用者都是年輕女性,這跟國外流行病學調研資料是吻合的。

    當身體不濟或者被父母發現送到醫院時,進食障礙者的治療也非常困難,一般要經歷兩個階段:準備前期和準備期,因為患者心理否認問題存在並且有很強的抵抗情緒,很難配合對待病情讓治療無從下手。只有認識到疾病影響,才會不得不承認配合治療。

    “一滴”的創始人的自述中有這樣一段話:

    “當初我費盡心機隱藏自己的疾病,試圖單靠自己拯救自己,何嘗不是自我孤立呢?在“我不想讓家人擔心”,“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後,其實只是我對於被拒絕的恐懼、認為自己不值得被幫助的自卑。但試圖用孤單一人來證明我的獨立是荒謬的。我不必孤單面對進食障礙,沒有誰註定要孤單面對進食障礙。我很感恩一滴的每一位小夥伴,以及因一滴而認識的家人們和醫生們。一滴收穫的每一次點選,每一句傾訴、鼓勵和批評,都是在提醒我,我不是一個人,我是正在被幫助和被愛著的。

    也是因為一滴,我開始意識到,進食障礙的治療和預防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上一個夜場女孩會有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