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六國有什麼值得人民懷念的?又為什麼在推翻秦朝時,六國的號召力那麼強?特別是楚國?為什麼伐秦是以曾經的“蠻子”楚王為“天下共主?從某種意義來看,是否是楚國滅了秦國?
4
回覆列表
  • 1 # 今評歷史

    這個問題源於,秦朝統一六國後,還沒有來得及處理六國皇族貴族的安置和特權以及影響力等問題。在陳勝吳廣起義的亂局下,人民生活在戰亂中自然希望和平,此時秦國的統治時間過於短暫,同時秦國的統治還是戰時的律法,比較嚴酷和無情,沒有過度到和平時代相適應的律法。所以原屬六國的舊勢力呼應反秦,臣民自然而然就會聚集在原屬國的大旗下。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因大雨導致逾期,陳勝吳廣反抗秦兵起義,直接掀起了中國又一輪腥風血雨的抗秦戰鬥的始端,打開了原六國復辟的星火,也直接成為秦國覆滅的導火索。

    此刻,范增建議項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打其旗號號召原楚國民眾反秦,《史記 項羽本紀》有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國反秦聲勢最盛,同時楚國的陳勝,項羽,劉邦都是楚人,陳勝吳廣起義建立的政權就是”張楚“,所以在反秦的力量中,楚國的力量最大。

    其他六國雖也舉旗抗秦,但力量不如楚國勢大,所以也就尊楚為首,楚王為共主。當然也是各懷異心,希望在這場亂局中獲利復辟王朝。最後到漢朝的建立,這期間楚華人的確一直是反秦的主力。

  • 2 # 無風即風

    首先是秦王掃六合後,雖然滅了不少六國貴族,但是話又往回說,畢竟大家都是周王朝的兒子,也存在了八百多年,因此無論如何都有大量遺裔存世,一部分是秦帝國安置的,如趙國大姓一部分隨之遷往甘肅,居住在天水;楚之大姓遷到隴西;《史記·秦本記》又曰: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

    還有一部分是流亡的,如信陵君無忌與他的族人逃往山西太行山躲藏,改姓王;楚國的另一些遺裔分支流亡到江南地區,由於當時的江南地區尚屬一片荒蕪,這些人得以逃出生天,如楚懷王熊心、項梁、項籍等即系代表;還有田儋、田榮、田橫三兄弟在齊國滅亡後隱居狄縣。

    最後,還有一部分是潛伏的,如身為秦吏的周姬後人,原越國王孫吳芮,此人是百越地區的抗秦領袖。雖然沒有證據表明趙佗不救秦帝國乃為自保,但是吳芮在長沙起義,旋即揮兵橫山贛、湘、桂,又依附項羽,客觀上已經阻斷了趙佗的北援之路。

    正如賈誼所說“不知攻守易勢也”,由於秦帝國統一天下後沒有及時調整政策,推行文治與民生息,而是繼續執行嚴酷的秦法,並且大興土木與大繼續大動兵戈,因此註定無法籠絡百姓,六國餘裔的殘喘空間也得以實現,甚至還可以說暗流湧動,即使秦王掘地三尺,也無濟於事。

    除了遺裔以外,各國的疆域與遺民也還在,要不然秦始皇也不會又修甬道、秦直道,隔三差五去六國舊地巡視,每幸必勒石名功,目的就是為了打壓六國遺民抬頭的反秦意志。

    尤是如此,那麼天下反秦時打出六國旗號就再正常不過。因為,只有這樣才是“一呼百應”的最佳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愛豆哪點正能量吸引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