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oeysjtu
-
2 # 火星一號
簡單講講材料和化學類的情況吧。想要提高論文的接收率,要麼你有一個很新穎的idea,要麼你的工作量很大,資料非常翔實,要麼你投了一個很渣的期刊。如果你做出了一種全新的東西,而且具有非常優異或者與眾不同的效能,那你有很大的可能中一個很好的期刊。如果你對前人的研究進行改進,做了很多工作,並且做出了更好的東西,同樣也能發個好期刊。如果你沒有好的idea,實驗也做得不怎樣,但投了一個很渣的期刊,被錄用的可能也是很大的。因此,為了提高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
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期刊很多,中科院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將其分為了一、二、三和四區總共四個檔次。一區的期刊影響因子很高,文章接收率很低,想要在這上面發表必須要有非常新穎的idea。然後,二、三和四區的難度依次降低。發論文前多看一些文章,看看各區文章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多了之後你能發什麼文章心裡應該就會有數了。多看文獻,尤其是大牛寫的,不僅有助於找準發表期刊的定位,其實更有助於自己設計實驗方案。
在撰寫論文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語言表達,多看看歐美國家的人是怎麼寫的,要用準確的語言把自己的實驗結果表達出來。寫完之後認真反覆修改,改到自己要吐為止。然後找好期刊,按照那個期刊的格式把文章改好,這樣就可以投出去了。接下來就是等待審稿意見,如果是大修,一般按照要求補一些資料,最終有比較大的可能被接收。如果是小修,接收的可能性更高。如果被拒,可以參考審稿人的意見把文章改好,然後再去找下家接著投。
-
3 # 工學腦洞
以我個人的經驗,有以下技巧可以提高SCI論文的發表率:
1. 創新點
創新點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篇文章的靈魂,一個好的創新點直接決定文章的錄用與發表,說到這大家可能不明白什麼是創新點,用通俗的話來說,創新點就是腦洞,誰腦洞大,誰就贏了。
比如江雷院士的這篇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的文章:Biophysics: Water-repellent legs of water striders,透過水黽可以在水面站立以及快速行走的特性研究發現了水黽腿的超疏水結構;除此之外,江雷院士還研究過荷葉“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超疏水特性。江雷院士透過向自然學習,研究多種生物體表面特殊浸潤性,揭示了生物體表面超疏水性的形成機理,為相關仿生介面及智慧材料的設計製備提供依據,可見江雷院士的“腦洞之大”,創新點十足。
圖a為水黽腿刺入水面的側檢視,圖b、圖c為掃描電子顯微鏡影象的放大結構,顯示了水黽腿許多定向的細長的微剛毛結構和精細奈米凹槽結構,這些微奈米結構是水黽可以在水面站立以及快速行走的關鍵。
同樣的,Michael Tennenbaum在自然雜誌子刊《Nature Materials》發表文章
Mechanics of fire ant aggregations,研究火蟻聚合的力學效能;據傳這篇文章的問世是源於一次作者清掃自家後院,發現了一堆火蟻,作者靈機一動用一盆水潑它們,發現火蟻完全不屑一顧,輕易卸去水的壓力,並繼續保持原來的性狀,因此作者腦洞大開研究火蟻的力學效能。
圖a為聚堆的火蟻。圖b至圖d顯示,透過培養皿壓縮聚堆的螞蟻,然後是未受干擾的。影象之間的時間間隔是0.2 s。這個實驗以兩種方式例證了螞蟻聚集的彈性性質: 在壓縮後,聚集近似地回到原來的形狀,聚集保持一個特定的形狀。
2. 工作量
除了創新點之外,突出的工作量也是提高論文發表率的加分項;當這篇論文既具備優秀的創新點,又具備突出的工作量,那麼它必然會有極大的機率去發SCI期刊。
比如這篇文章,作者Xiaolong Zhu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文章名為:Resonant laser printing of structural colors on high-index dielectric metasurfaces,他們團隊的主要設計思想為:
利用Ge(鍺)中的帶對帶吸收技術,用基於形態學共振的方法對Ge顏色超穎表面進行了鐳射後處理。在脈衝鐳射輻照下的共振能量吸收強,區域性以超短時間尺度(1ns)提升了晶格溫度(超過1200K)。這形成了共振鐳射列印的基礎,其中快速熔化可以允許表面能量驅動的形態變化以及顏色外觀的相關修改。鐳射列印的高折射率電介質顏色表面可擴充套件到大面積,併為非漸變和鮮豔的顏色列印和裝飾開闢了新的範例。
為了驗證這一設計思想,該團隊做了大量的工作。擷取部分列舉如下。
圖中為該技術列印的蒙娜麗莎,影片為列印過程。
3. 圖表美觀
一副佈局優雅、色彩對比度明顯的圖片必然會對一篇文章加分的。
比如Edwige Moyroud團隊發表在《Nature》雜誌的論文:Disorder in convergent floral nanostructures enhances signalling to bees,該文章的圖片佈局緊湊,色彩對比度極強,具有很震撼的視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文章增色不少。
4. 投稿時間
一篇文章從投稿到錄用,運氣佔了很大的成分。因而在一個正確的時間投稿顯得尤為重要,注意,以下說的不是玄學!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 Marcel Ausloos 等三位教授透過研究發現,期刊投稿講究“週二-週三效應”,即選擇週三投稿的論文數最多,可週二投稿的論文被接受率更高。並且在週末投稿被拒的機率最高(Day of the week effect in paper submission/acceptance/rejection to/in/by peer review journals)。
他們透過計算 2013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間所有透過電子投稿方式向JSCS 雜誌投稿論文的日期,結合這些稿件在同行評審階段的接收率資料,得出了“週二-週三效應”。
圖 一週內投稿數,其中週三投稿數最多
圖 一週內投稿率與拒稿率,可見週二投稿被接受機率最高,週六、週日最低
5. 結論
-
4 # 宇浩沙
借這個話題提個疑問:發SCI的論文好多都是最新成果,應該保密才對呀,可為什麼第一時間送到外國的刊物上公佈於眾呢?花費那麼多物力人力搞研究,出了成果卻拱手相送,這不是國家的損失麼?搞不明白,有指點迷津的麼
-
5 # JS李老師
翻譯最好找專業的,畢竟SCI是國外核心期刊 咱們自己的外語是沒辦法和人家學術上的英語對等的 就算文章寫的再好 如果翻譯出來詞不達意的 那也是很可惜的
-
6 # EasyGPA學園
推薦一個寫SCI的技巧,幫助你提高文章水平:
寫作之前首先你要確定論文的選題
選題創新是科研論文寫作的核心
確定選題是注意一下幾個問題:
要明確研究目標。
考慮選題是否有科學價值。
實驗方案是否切實可行。
課題結果是否能夠應用到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中。
確保自己的研究成果要有所長創新,避免重複。
Ps:一定要多看文獻,瞭解別人的研究方法、思維。創新點有時候一個人苦想是想不出來的。
其次要清楚大致的論文結構
如下:
1Abstract—— 對自己工作及其貢獻的總結
2、Introduction——要研究的問題的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綱。
3Previous Work——說明自己與前人的不同也就是你的創新之處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主要是解釋說明研究的問題
5, Experiments——驗證提出的方法和思路
6Conclusion——總結前景及結文
7References——對相關重要背景文獻的全面引用
8Others——致謝附錄腳註
寫作工具
正文寫作Office Word, Excel, PowerPoint
大家都知道不多說,
提一下
這些工具還可以用來進行
簡單資料分析,
製作簡單的資料圖及示意圖~
(厲害表情包)
資料和影象處理Image Pro Plus
網址:http://www.mediacy.com/
二維影象分析軟體
從影象中提取和挖掘知識。
應用於
生命科學,製造業,自然資源與安全
等多個行業
Origin
網址:https://www.originlab.com/
業界領先的
科學圖形和資料分析軟體
首頁標語:
為科學家和工程師提供出版質量的圖
使用者對它的評價:
使用簡單,靈活、高品質
網址:https://cn.mathworks.com/
主要功能是
資料圖製作,
複雜的資料處理、
(特別是Micro Array資料)
資料2D、3D視覺化
有多種語言可以選擇
不怕看不懂英語啦~
網址:http://www.visiscience.com
專注於生物醫學科學領域
可以用於圖表繪製
包括5000多個種類的
幻燈片和幻燈片模板,
涵蓋
生物化學,藥理學,訊號學,
生物學,方法學,植物學,
分子病理學,藥物化學和營養學
等多種領域
文獻查詢SCI-Hub
網址:https://scihub.org/
這個網站匯聚眾多
高質量期刊文章和最新的研究資訊
並且免費提供 不斷更新
論文寫作前期要
閱讀大量參考文獻
這個網站可以幫你完成這一步驟
Scopus
網址:https://www.scopus.com/home.uri
是全世界最大的摘要和引文資料庫
不僅為使用者提供
其收錄文章的引文資訊
還直接從簡單明瞭的介面
整合了網路和專利檢索
針對的科研人員的資訊需求
文獻管理網址:http://endnote.com/
科研工作者寫文章時必須掌握的
文獻編輯軟體之一
專門用於科技文章中
參考文獻資料庫的管理
小E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
搜尋歷史訊息可以看到~
可領取Endnote大禮包~
論文潤色論文寫完之後潤色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提高論文投稿成功率!
我們EasyGPA
專門致力於海外課業輔導
包括論文潤色等一系列
英語論文編輯工作
也是我們的業務之一
需要論文潤色的同學
可以即刻諮詢哦~
-
7 # 往事如風之人
第二個途徑,自己去創造一個新領域,中間比較坎坷,很多時候論文會被拒,但一旦有突破,你就是真正的成功了。你的論文是真正的有意義有價值的sci論文
-
8 # 三觀糾正器
在科學網上常看到某些博主從投稿到最後發表國際SCI論文的坎坷經歷,那真是一個磨人的漫長過程啊。有沒有有效的辦法縮短這個過程呢?
依我看,這個可以有,這取決於:
(1)前期紮實的創新性研究工作;
(2)投稿前認真細緻的寫作與反覆修改,且針對文章內容選好目標期刊;
(3)收到修改意見後的全方位、針對性修改。
下面,我以一個實戰例子說說吧。
去年8月份,我和某博士生說,咱們在多鎖固段脆性破裂理論方面的研究已趨於完善了,寫篇鎖固型巖質斜坡失穩物理預測模型方面的文章吧,目標期刊定為本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首先把寫作內容和框架定了下,他在11月中旬完成了初稿。自此,開始了燒腦的修改過程,從術語、邏輯結構、語言等方面進行了12次修改,感覺改無可改了,找個老外潤色了下,在2017年12月31日投了出去。
這個期刊找了3個專家審稿,評審速度還可以,於2018年3月14日收到了如下審稿意見:
第一個審稿人意見:
(1)The subject of the manuscript is interesting and the reviewer believes that a lot of XX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this manuscript..
(2)提出在Introduction中增加“滑坡危險性評估”方面的內容,並推薦了幾篇英文文獻。
(3)指出要完善鎖固段的定義。
第二個審稿人意見:
(1)- Very interesting work in predicting failure for step-wise brittle slope failure with successive failure of "locked segments".
(3)很nice的審稿人,建議把摘要和正文中的被動語態改為主動語態,並以摘要部分為例親自改寫了一遍。
(4)修正了幾個單詞用法錯誤。
第三個審稿人意見:
(1)Topic is interesting, and the manuscript is well written. Some minor spell checks are required throughout the manuscript.
(2)建議增加幾個英文參考文獻引用,並給出了出處。
(3)建議將Discussion 和Conclusions合併。
總體上,審稿專家對我們的研究工作是肯定的,要改的基本上是表述和細節方面,這個情況應該是“小修”,但估計是主編要求嚴格的緣故吧,給了一個“大修”的決定。
為避免一不留神被斃掉,經過了20多天的精心修改,把“故事”整的幾乎“天衣無縫”後,於4月9日返回了修改稿和修改說明。稿件修改時,我們的對策是:對非原則性問題,例如增加引用文獻等,照辦就是,沒必要在這方面和審稿專家頂牛。
5月12日收到了主編髮來的“決定”郵件,本來以為還要小修來著,結果是“直接錄用”,今天已看到了“校樣稿”。從投稿到接受出版,僅用了約4個半月時間,效率蠻快啊。
這篇文章開了多鎖固段脆性破裂理論首次發表在國際SCI期刊上的先河,只要是創新性強的“硬貨”,雖可能歷經磨難,一定會在國際重要刊物上發表滴。對此,我們深以為然。
-
9 # 科研指導
提高發表率最重要的還是:是否匹配到合適的期刊雜誌?
除了本身文章質量很差之外,選對期刊特別關鍵,合適的文章投合適的期刊,自然好中,
推薦選刊投稿工具:journal guide
回覆列表
首先論文乾貨最重要,沒有好的內容,再優秀的文筆也沒用。其次要選對合適的SCI期刊投稿,這個比較複雜,需要大量的閱讀,找到期刊的熱點研究領域,投其所好。其次要對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到心中有數,適合什麼檔次的期刊。關於期刊的檔次,影響因子是一方面,在該領域的口碑也很重要。論文書寫時儘量地道一些和簡單一些,減少語法錯誤,表述清晰。最後只要投出去不拒稿,認真對待每一條意見並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