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1.領導有大專案要交給我做;2.領導要給我升職加薪;3.我有什麼事兒做錯了,領導要批評我。

    根據她們的調查,大部分的人反應都是第三條,就是估計自己會挨批評。

    再想象一下,距離見領導還有好幾個小時,你會怎麼度過這幾個小時呢?是正常工作,還是絞盡腦汁回憶自己最近工作上的問題,或者到處向同事打聽領導今天的情緒變化?估計能做到正常工作的人是極少數。大多數人會出於對批評的恐懼,焦慮不安。但仔細想想,有什麼可怕的呢?畢竟,批評又不會要我們的命。

    就像馬克·吐溫說的:“不要介意批評。如果批評的不是事實,忽略它們;如果批評不公正,保持平和;如果批評既粗魯又膚淺,一笑了之;如果批評是事實,那就不是批評,從中學習吧!”當然了,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我們還是做不到坦然面對批評。

    現在已經是下午兩點,你敲開了領導辦公室的門,發現他桌上擺著你最近提交的一份報告。領導劈頭蓋臉就說:“你這份報告寫的啥?資料混亂,條理不清,簡直就是垃圾!”這時候,你會怎麼反應呢?

    如果採取“侵略”模式,那麼你會立馬炸毛:“你憑什麼這麼說我?你總給我臨時派活兒,我能寫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如果採取“被動”模式,那你立馬繳械投降:“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太笨了。我立馬重新寫一份,今晚不睡覺也要把活兒幹完。”

    如果採取“被動侵略”模式,那你可能先避其鋒芒:“好吧,我不知道我當時怎麼想的。”然後在心裡詛咒他,或者到大領導那兒去告狀。

    作為成年人,這些都是幼稚的或者說不合時宜的反饋批評的方式。

    如果你能做到堅守自我,那麼,你應該自信地看著領導,說:“能具體告訴我,哪一部分寫得有問題嗎?您看,我確實有幾處拿不準的地方,在報告裡用黃線標註出來了。”

    這樣一來,你可以透過主動詢問,獲得更多資訊;而且,你對自己的報告有一個主觀的判斷,不把判斷權完全交到別人的手上。或者,如果你被突如其來的激烈批評給整懵了,完全不知道從何說起,還有一個萬能金句可以用:“您可以再說一遍嗎?我沒太明白您的意思。”

    好,在搞清楚對方到底在批評什麼之後,那麼,接下來,你要立刻判斷,他的批評有沒有道理,你是不是接受。

    假設你自己心裡承認,領導的眼光很敏銳,確實看到了報告的問題。那麼,你應該坦然接受批評,並提出改進方案:“是的,這幾個資料確實有問題。我這就去更正,並把報告裡的其他資料都再核實一遍。”

    在離開領導的辦公室之前,如果領導的情緒穩定,你還可以適當解釋一句:“這次寫報告的任務時間有點緊張,如果我下次有更多時間準備,一定會寫得更好。”當然了,點到為止,不要為自己的失誤過分尋找藉口。

    事後,你還要主動給領導一個反饋,覆盤這次交流,告訴他你從他的批評中收穫了什麼,有了哪些改進,讓領導看到你的誠意。

    好,上面說的是批評有效的情況。如果你認為,領導的批評根本就是毫無根據,或者說帶有強烈的偏見,你拒絕接受,那又該如何反應呢?

    你可以語氣堅定地說:“不,這不是事實。資料我反覆核實過,沒有問題。”很多時候,批評是由誤會引起的,很可能是領導自己把資料搞錯了。所以,當你不同意對方的批評時,首先要和對方澄清事實。注意,不要對領導說“你冤枉了我”,而要說,“我覺得這裡可能存在一個誤會。”或者,如果你認為批評得太絕對,可以在澄清事實的同時,部分同意批評意見:“這幾個資料沒錯,但確實不夠精確,我再迭代一版。”

    如果你們之間沒有事實性的誤會,而你又認為對方的批評絕對不可接受,那麼,有一種可能,就是你遭遇了職場霸凌。比如,領導頭天告訴你,第二天交一份5000字的報告,故意讓你完不成任務,然後上綱上線。又或者,領導當著所有同事的面,嘲笑、貶低你的業務能力。

    注意,霸凌和批評有什麼區別?批評可以分成兩類,建設性批評和傷害性批評。建設性批評的目的在於幫助別人瞭解自己、提升自己,而傷害性批評就是純粹的刁難。霸凌,就是對一個人進行長期的、故意的傷害性批評。如果遇到職場霸凌,僅僅靠個人應對已經不夠了,你應該透過正式渠道,進行反霸凌投訴。

    那麼反過來,我們在對別人提出批評時,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所以,在開口批評別人之前,要先自我檢查一遍,這是一個建設性批評,還是一個傷害性批評。建設性批評針對的是具體行為,而不是個人品質。比如,最好不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不靠譜”,而說“這周你已經遲到三次了。”對你要批評的事實,要掌握儘可能多的證據,讓自己的批評顯得有理有據。

    接下來,選擇一個好的時間和地點。最好在事情發生之後的第一時間提出批評,不要翻舊賬;但是,如果當時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當著同事、同學、朋友的面,就不要提出批評,等你和對方單獨相處的時候再說。那具體該怎麼說呢?

    很多管理類書籍都建議,提出批評時要採用“三明治法”。也就是,批評之前,先表揚對方,讓他更容易聽進去;然後提出你的具體批評意見;最後再強調一下對方的優點,表明自己對他寄予厚望。也就是說,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片表揚的麵包裡面,做成一個“三明治”,這樣更容易被對方接受。

    但我覺得,這種套路,一旦用久了就不靈了。建設性批評不一定是“三明治”,但也可以分成三段:

    1.陳述事實2.我對這個事實的感受3.我希望你如何改進。

    比如:“你這周已經遲到三次了,我感覺你對工作有點懈怠,我希望在未來一週內你不要再遲到。”

    提出批評之後,你應該給對方迴應、解釋的機會,認真傾聽對方,消除可能的誤解。如果對方對你的正當批評拒不接受,並且情緒激動,用“侵略”反應模式來應對,你可以指明可能出現的後果,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你遲到不改,那我沒辦法只好追究到底了。”

    好,下面我再用清單體來總結一下,在批評場景下如何堅守自我。

    如果你受到了批評:

    1.要求對方提出具體的事實。如果對方情緒激動、表達不清,要求對方再重複一遍批評意見。2.評估對方的批評有沒有道理,你是不是接受。3.如果接受批評,那麼,承認錯誤,自己提出整改方案,或者請對方幫你提出整改意見。4.感謝對方的批評指正,並在事後另找時間做一個覆盤反饋。5.如果不同意對方的批評,有理有據地給出事實。6.警惕你是否遭遇了職場霸凌。如果是,透過正式渠道投訴。

    如果你要批評別人:

    1.先自我檢查一遍,這是一個建設性批評,還是一個傷害性批評。建設性批評要針對具體行為,不要針對個人品質。2.對你要批評的事實,掌握儘可能多的證據,讓自己的批評顯得有理有據。3.選擇一個好的時間和地點,一對一溝通。4.建設性批評三段論:陳述事實;我對這個事實的感受;我希望你如何改進。5.給對方迴應、解釋的機會,認真傾聽對方,消除可能的誤解。6.如果對方採取“侵略”反應,無理拒絕,指出可能的後果。

  • 2 # Wanderer萬娘娘

    Hi,

    好的管理者,不僅要懂得如何批評下屬,更要懂得批評下屬的目的是在於:敦促下屬做出改進。批評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好的管理者更應該清楚的是管理的目的:帶好團隊,讓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各司其職,發揮應有的作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用一些有效的且不同的手段進行管理是必經之路,不僅限於懂得如何批評做的差的,還應包含懂得如何鼓勵做得好的,如何督促愛偷懶的,如何管理頭腦聰明但有二心的,如何善用肯賣力但是不太靈活的……總而言之,一個團隊必定包含不同型別的員工,團隊越大,需要照顧和應對的突發因素就越多,就越能考驗一個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 3 # 職人論世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條原則就是兩個"不``:不批評、不指責。

    當你批評、指責別人時,就是在冒險,因為這樣做是在傷害對方的自尊。即使你的批評和指責是出於善意,即使對方知道自己錯了,但為了維護受到傷害的自尊,他還是要為自己辯護,死不認錯,甚至故意跟你唱反調。由此看來,批評與指責並不能解決問題。

    在很多時候,雖然你心懷善意地給予別人批評,但往往得不到相應的結果。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忠言逆耳``,所以在批評別人的時候還加上什麼‘"我批評你是為了你好‘`、‘‘我這是對事不對人’`之類的話。即便你是正確的,但在批評他人的時候,你也同樣傷害了他,並且受到批評的人未必就這樣想。生活當中還有人一些人似乎養成了批評他人的習慣,他們動不動就批評、指責他人,好像不這樣做就不足以顯示他們的權威力量。但事實上,他們收穫的只是離心離德。

    所以,尤其是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都知道現在是,帶人要帶心,如今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你動不動就責罵員工,他們就很難與你由衷地合作。

    要做到不批評、不指責:

    首先,要控制情緒。

    其次,要增強自信,提升對工作、生活的熱情。這樣才能改正愛批評人的壞習慣。

    最後,要每天提醒自己,用寬容的心包容一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職研究生參考條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