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點點點
-
2 # 合肥七少
線下就是點對點的銷售,而線上則是點對網。
近些年來,一些大的電商企業風生水起,實力衝擊一波線下實體店。大家聽到的最多的是線上實體被衝擊的體無完膚,但是真正現象則是幫助線下實體大清盤。線上的衝擊帶來的是產業的轉型升級,減少了複雜的流程制度,能夠直接瞭解到消費者需求,能提供更加人性化、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減少被淘汰的風險。
線上現在基本趨於飽和狀態,很難再有上升的趨勢,甚至出現下滑,那麼在這樣的情況出現應該找到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線上線下再次趨於平衡發展。從馬雲訴說未來純電商模式已經過去,未來是新零售的時代時,大咖們就已經盯上線下這塊“大肥肉”。
大家都知道,我們可以憑藉網路做到生活簡易化,但是這也使我們生活無趣化。娛樂、逛街、飲食等,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親身體驗,即使這些年線上的衝擊,可是人們依舊改變不了出去購物的習慣。試想一下,每個人都足不出戶,依靠網路生活,那麼還會生活還有些什麼意思?這也違背了社會的發展。
其實也有線下實體經濟做的非常不錯的,比如某中國產品牌手機店,可以說是開的到處都是,走到哪裡都有他們的身影出現,各種線下推廣活動。
所以這些電商大咖早已意識到純電商根本行不通的道路,開始紛紛轉戰線下,但並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實行線上與線下融合的發展道路。也可以說是可持續發展道路,
-
3 # 獨孤小白兔
“線上包圍線下”是誤解,行業內準確的說法是叫線上線下融合,即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O2O購物模式。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提出新零售概念後,便將這一說法升級到“新零售”。
過去幾年間,華人的生活正在全面網際網路化,一種屬於資訊時代、更線上、更便捷、更環保、更全球化的“移動網際網路上”的中國式生活方式已經全面展開。
相關報告顯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全球市值前十的網際網路企業中,中國已經佔據三席。過去五年,中國網路零售從1.3萬億增長至5.2萬億;快遞包裹數量從56.7億,增長至313億。第三方移動支付金額從0.2萬億增至58.8萬億。
國內電商發展到現在市場已經基本飽和,大多電商都在尋找新出路,例如:發展跨境電商,縣域電商等。
新時代下使用者需求正不斷升級,如今,單純的購物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體驗性需求,購物於消費者而言實際上是一個玩和逛結合的過程。這意味著價格已經不再是電商決勝的關鍵,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為首的新的商業模式已成為電商發展的新方向。
線上線下融合是新零售時代的創新模式此前結束的十一國慶周活動期間,擁有11年蟬聯零售第一經驗的國美對外宣佈實現了交易額同比增長168%,移動端訂單量線上佔比達到92%。“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便捷消費體驗,以及保證“同款、同質、同價”的品質服務助力國美取得贏面,這也是其推出“6+1”新零售戰略的再一次發力。
實際上新零售意在與能夠為使用者打造全新的消費場景,提供完美的個性化體驗。正如國美“6+1”新零售戰略,其是以供應鏈為核心競爭力的集網際網路、物聯網、務聯網於一體的新零售生態體,其中的“6”是指以使用者為王、平臺為王、產品為王、服務為王、分享為王、體驗為王為核心,形成完整的生態閉環,而“1”是指線上與線下融合為使用者帶來全新的服務體驗。
在雙十期間,實現得益於國美推出的“線下體驗,線上下單”雙線融合的購物模式。消費者可以根據家中的裝修風格和具體尺寸,先在國美全國近1600門店中體驗家電產品,然後透過線上下單享受更多優惠,而這也是純電商平臺無法提供的服務。
新零售的商業創新塑造產業全新生態現如今傳統電商的概念已經模糊化,長期依賴流量粗放式發展的電商平臺註定會走向末路,只有敢於創新,抓住當前市場經濟動態,推出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購物模式及體驗才是一個平臺長期發展之路。
在618期間,天貓在杭州嘉裡中心和城西銀泰城開設了“新零售體驗館”,並批次展示釋出了AR天眼、未來試妝鏡、虛擬試衣間等一系列技術驅動的新零售產品。
這家由天貓與Blueair、Dyson、CPB、蘭蔻、資生堂、Nike、new balance等28個品牌合作推出的體驗館,吸引了至少20萬人前來體驗。
新零售場景的構築首先帶來的“融合”,這一點正是天貓新零售體驗館先要傳遞的資訊。首先是線上線下的融合。線上線下的融合不再僅僅侷限在渠道的融合,而是以場景、使用者以及資料的融合。如天貓在杭州等主要城市設立體驗館,將購物場景延伸至線下渠道,加速美妝、家裝等重體驗品類的快速發展,如蘭蔻、雅詩蘭黛、資生堂等國際美妝大牌聯合天貓推出的“試妝秀”在杭州嘉裡中心等地首次驚豔亮相,利用3D建模技術,天貓聯動美妝大牌共同打造的“未來試妝鏡”,能夠對人臉實現高精度識別,實現美瞳、腮紅、眼影和唇彩的實時繪製,達到逼真、自然的虛擬試妝效果。
其次是體驗的融合。過去,傳統實體店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使用者體驗,而當線上商城與線下店面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你可以輕易的透過AR技術和商品進行對話時,整個消費格局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貓的演算法團隊藉助深度學習演算法,首次嘗試將多種可識別物件融入同一個識別庫中,將客戶端的AR演算法和雲端的識別服務打通,縮短使用者觸達AR服務的鏈路,提升使用者體驗。顯然,互動技術的運用正在讓優質線上購物體驗成為現實,並進而幫品牌觸達更多消費者。
第三是購物的融合。從傳統的購物方式來看,人們習慣於清晰地界定線上或者線下,比如你躺在床上,拿出手機,就能在線上完成一次購物,或者你會想著週末約著朋友,走進商場去“買買買”。這兩者之間,我們人為地進行了區分,並強化了線上和線下購物的區別。而事實上,在未來,購物的方式將發生融合,你在逛街的時候,看到一樣特別中意的東西,沒問題,拿出手機掃一下,馬上就進入了購物平臺,等你回到家,商品已經放在家裡了。購物已經完全沒有線上線下的區別,購物的方式得到了充分的融合。
第四是品牌的融合。在場景化的消費購物過程中,商品和其背後的品牌不再是孤立了的,它們是需要融合和互相協作的。這事實上對於品牌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因為在此前品牌幾乎都是單兵作戰的,但在新零售場景中,它們需要產生1+1>2的效應,比如在虛擬試衣鏡前,客人不單單只是對衣服感興趣,除了比較初級的搭配之外,可能需要同步提供很多服務性質的產品,像衣服的洗滌保養,甚至配送服務。
由此可見,線上線下融合形成兩者的優勢互補、協同作戰。新零售的發展已經遠遠突破了技術改良的層面,它實際上開啟了中國社會的一場影響深遠的商業革命。
我一度以為電商與實體店是非此即彼、不能共存的,比如我在某為買充電器,線上69順豐包郵,實體店149,店員告訴我進價就100了……然而今天看新聞發現京東與沃爾瑪一起開實體店了,想想之前騰訊、阿里也有開展線下業務的事,難道電商們“線上包圍線下”的戰略是為了進軍線下產業?可是難道不是線上業務成本更低一些嗎?
回覆列表
做的所有事情只有一個目的: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空間。
現在這種情況有可能說明兩種情況:
1、線上市場格局大體上就那樣了,發展了這麼多年漸趨飽和,沒特殊情況不會有太大變化。
2、線上做了這麼多年把線下打垮了,線下市場存在空白,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3、迴歸本源,使用者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在享受到了便利之後,需要的是更好的服務!這個線上無法全部滿足!
4、有的時候線下會離使用者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