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圖行者

    準確地說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或稱為珍珠港事件。

    偷襲珍珠港,與美國開戰,是日本的既定戰略。日本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包括太平洋島嶼國家,亦包括澳洲與紐西蘭,當然也包括阿留申群島和夏威夷,這必然與美國發生衝突。

    戰前,美國已看出丫日本的戰略意圖,逐步收緊對日本的戰略物資(石油、礦產品)的出口,日本已面臨戰略物資枯竭、戰爭難以為繼的狀態,所以,與美開戰,已成為日本的必然選項。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極盡掩飾,蓄謀已久。在輿論上大放煙幕,製造日美親善之假象;背後在北海道的單冠灣,密秘集結航隊,伺機奔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珍珠港內美太平洋艦隊的官兵很放鬆地享受假日清晨的Sunny。突然間,大批日本飛機蜂擁而至,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 2 # 手機使用者6539624164

    什麼叫蓄謀已久還是突然襲擊,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屠殺人。首先:作為人類區別與動物的點在那裡?提這種問題顯然是為反人類美化,不管什麼情況下,當時的美國並沒有對外侵略,但這個美利堅被可恥的日本帶到了溝裡而不知,在二戰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而變得不可一世,這注定了它侷限性,美國現在的做法和當年的日本有什麼區別嗎?沒有。只是時代背景下的不同故事而已,一個國家的精英在獲得了自己足夠利益後,自己會把自己抬到救世主的高度俯視眾生,認為世界是它的,由它說了算,但可悲的是,事實並非如此,由此人類的屠殺從未停止過,不知道為什麼要提設定好陷阱的問題,人類並不該自相殘殺……。

  • 3 # 馮瑋

    在攻打珍珠港構想的形成和對珍珠港進行突然襲擊之間,經歷了一個難以三言兩語說清的過程。下面,我扼要敘述這一過程。

    1925年,英國媒體人、海戰專家拜沃特寫了一本書,題為《太平洋大戰 :1931年至1932年美日戰爭史》。書中描述了夏威夷美軍基地遭到日軍襲擊的情景。這本書被日本海軍參謀部譯成日文,列入海軍大學的課程。這本書顯然給了山本五十六啟示。在出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後,山本五十六規定該書為屬下軍官的必讀書。

    1928年,山本五十六手下的一名叫草鹿龍之介的少校參謀,向他提出,如果日美髮生戰爭,當首先攻擊夏威夷。

    但是,作為偷襲珍珠港作戰計劃的制定者,山本五十六原先並不主張對美國開戰。他很清楚,“憑日本的工業,根本不能與美國為敵。隨著日美矛盾的逐漸激化,山本五十六認識到,日美必然一戰。在這種背景下,1941年1月6日,山本五十六向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首度提出了代號為“Z作戰”的突襲珍珠港的作戰構想。其核心,就是集中優勢兵力,給美國猛然一擊,使之願意認真和日本談判。

    1941年9月3日,日本政府和大本營聯絡會議通過了《帝國國策遂行綱要》。綱要寫道:“若帝國的要求至10月上旬仍無得到貫徹之可能,即決意對美、英開戰。” 10月16日,期限已過。近衛文麿向天皇遞交了內閣總辭職奏書。之後,東條英機受命組閣。

    1941年於11月1日,日本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決定,講和美國談判的期限,設為12月1日零點。11月13日,山本五十六告知聯合艦隊各級軍官:“12月X日將對美英開戰。現在預定X日為12月8日。如果此前在華盛頓與美國的交涉取得成功,將在前一天的午夜1點向攻擊部隊發出返航命令。”

    11月26日上午6時,由聯合艦隊副司令南雲中一中將率領的特遣艦隊駛離千島群島擇捉島的單冠灣,向夏威夷進發。20多小時後,美國國務卿赫爾向日本談判代表野村吉三郎遞交了無異於最後通牒的照會。接到這份“最後通牒”,日本於12月1日舉行御前會議並作出決定:“基於11月5日確定的《帝國國策遂行要領》,帝國與美國進行了交涉,但未能奏效。帝國決定對美英荷開戰。”當天,南雲忠一接到了山本五十六發給他的作戰指令:“攀登新高山· 1208”,即東京時間12月8日對珍珠港發起攻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性格有缺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