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線上教育平臺大量的資金投入並沒帶來想象的收入規模,甚至有些使用者對線上教育的效果提出了質疑。在校教育走電商道路為什麼效果不理想?
11
回覆列表
  • 1 # 肉坨蛋仔兒

    線上教育對老師來說可能是一個好的途徑平臺,但是不能保證師生的交流互動,老師不能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疑難點,這對學生來說並沒有起到幫助的作用,對學生沒有用,大家就不會去支援它,所以線上教育走電商道路的效果不甚理想。

  • 2 # 我贏職場

    教育本身就是痛苦的事情,線上教育脫離了老師就很難持續下去,影響整個學習環節的完成率,這也是學生考慮的問題,所以說以電商的形態發展線上教育本身就是不靠譜的。電商是主動選擇的形式,而線上教育是對學生的管控以及學習氛圍的調動,完成率的提升一整套流程。教育一定是要付出很大的熱力成本及管控成本等。而從變現形式來說,電商主要是流量變現,而線上教育更加趨向於口碑變現。

  • 3 # 時光鑰匙

    亞洲正在成為新興的世界級教育科技“實驗室”,而中國正處在這個實驗室最為核心的位置。那些能快速應用合適的技術,傳遞給中國消費者穩定的服務質量,同時給投資者和學生帶來持續正向回報的公司,則會成為未來世界教育市場的領路人。但是有人認為,在高期望下,中國的線上教育正進入寒冷秋天。

    教育發展的三個階段

    這些問題更多是體制內的,但是變化是從體制外開始的。那麼我們看教育發展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其實就是韓愈講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我們稱之為1.0的教育,意思就是說凡是老師講的都是對的,傳道,天道,授業老師教你幹啥你就幹啥,不會問老師,解惑,1.0的教育完全老師為核心。

    2.0的教育,是在幾百年前德國的教育家講的,教育的本質在於喚醒激發鼓舞,教育的主體從老師轉移到學生,他說喚醒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鼓舞他不斷的努力,此時,教育與學習的中心變了。但不管是1.0的教育,還是2.0的教育,都有一個問題,偏機械式的學習,也就意味著,我們今天所有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多都是這樣),都上過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種標準的體系,小學上幾年,初中上幾年,高中上幾年,而且大多數人都是週一到週五上課,週六週日休息,老師是成年人週一週五上班,週六週日休息,這個邏輯是工業化大生產帶來的節奏,抹殺個體之間的區別,認為人和人差不多的,舉個例子,一個小孩不管高矮胖瘦,不管健康不健康,每次喂的半斤大米,一兩牛肉,二斤蔬菜,必然有人吃撐,有人吃不飽。

    3.0的教育不僅僅要以學生為中心,而且是以學生的需求和他自身的特點為中心,這個時候老師的角色又變了,他更多做一個規劃、設計、引導、陪伴、交流,完全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需求和個性為主體。

    每個人的特長都不一樣,打個比方是說每個小孩生下來像一部手機一樣,生產出來這個時候說給他刷一個系統,刷安卓還是IOS,相當於我們整個K12,就是不管你給你刷哪個系統,在進入社會之後,他會根據自己的需要裝不同的APP,就是我們今天的職業教育,我要學程式設計,這個時候學一下程式設計,我要學出國,新東方學一個SAT或者GRE,也就是說進入社會之後還需要不斷的去學習,那麼未來很有可能裝的作業系統就不一樣,每個人的作業系統會個性化。

    “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型企業都有很多機會

    當前的教育科技公司,我個人簡單把他分了兩類,一類是當前政府提的概念叫“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是個新事物,這個東西原來沒有的,甚至很多需求都是伴隨著網際網路和科技帶來的。第二類,比如像拍題,用了網際網路的特性,包括剛剛講的LBS,用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特性,叫做“+網際網路”,今天很多人談網際網路+談的比較多,但是談+網際網路我覺得也比較好,不要妄自菲薄,+網際網路也很好,也有很多機會,例如對原有事物的升級,比如直播,混合式學習。據我自己的投資經驗總結,凡是使用了移動網際網路新屬性的專案,一般新進入的公司勝出的機率比較大(不是絕對,不是100%。),也有傳統公司做的好的,凡是+網際網路大機率來說,通常傳統企業升級,他的機率更大,他原有的屬性資源特性。今天我問了下梅初九,今天在座有很多線下做培訓公司的人過來,我認為在當今的網際網路技術時代,對於傳統公司來說,我認為仍然非常有機會,包括新東方、好未來原來都是做線下的,應該說線下做的要相對好一點,領先一點,今天我們也在升級和發展好未來的業務,包括未來人工智慧,智慧硬體這些技術應用。這些最終取決於這個業務的特點,這個業務的本質是符合升級,還是符合目前為止,我們總結出教育行業服務和電商有三個區別:

    第一,教育不可跨人群,不存在範圍經濟。

    當我們在淘寶或者京東買東西的時候,他其實是可以跨品類的,也就是說他的品類越大,平臺收益就越多,比如我們在電商上買了一個手機,但是我有可能還會在那買一本書。教育行業同一個人群是可以的,跨人群就不行了,因為你很難想象一個大學生他去考研會報一個小學英語課程、高考課程、會計課程,同意吧?所以說當我們把這麼多品類放在一起試圖說,我是一個平臺的時候,尤其是當你想說跨品類平臺的時候,你要關注這個風險,就是當你的精力分散之後,是不是可以與垂直領域裡面的垂直平臺或者垂直產品競爭,你的競爭優勢是不是足夠,這是第一點,我們看到的電商和教育的區別,從這個角度來講,教育是非常垂直的,每一個人群,都有其對應的客戶群,之間很難交叉,當然也有人說,一個大人報職業教育還是會報英語培訓,可能,但是這種交叉的機率,不是一個大機率。

    第二,電商的線上線下是互斥的,教育是互補的

    這個事情讓我糾結好幾年,今年才搞明白的,就是電商和線上教育有第二個很重要的區別,電商線上和線下互斥的,教育則不一定。例如我們買一個手機,我們都知道它有線下門店和線上的店,當你買一個手機在電商買的時候,就不太可能去他線下門店再買一個,因為你只需要一個!所以在推出電商時,它線上線下是打架的,是互斥的,是二選一。教育則不然,當你報一個線下班的時候,你很有可能線上還報一個直播課,或者答疑課,他有可能共存,不一定是互斥關係,有可能是互補關係,不一定是完全的革命。我看到很多線下傳統公司不敢發展線上課程,其實是擔心這個問題,在過去五年我們在死抗,怎麼死抗?因為我們線下一個學生,一萬多塊錢一年,一科利潤有兩三千,當他報線上課程的時候一年的收入只有一千多,還虧損,大家能理解吧,所以有這個事情伴隨著,我們一直對這個事情內心有沒有恐懼?有恐懼,但是沒有辦法,硬著頭皮往前衝,因為你不做別人做有可能把他弄死,當時這樣的想法,但是過去幾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線上和線下不是互斥,你會發現他報了線上班還會報你線下班,是不影響的。所以傳統企業做線上也沒有必要那麼緊張和焦慮。

    第三,教育平臺化能形成認知品牌化和再交易

    過去這些年,我們一直有一個心理壓力,就是對於平臺化,對於品牌機構的一種衝擊,尤其在過去一年大家喊的比較多,去中介,好像所有的機構和品牌都是非常的殘酷的剝削者,要把他們打倒。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情況是教育和電商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我簡單的稱其認知品牌化。教育平臺化,完全可以做到再交易,因為教育是一個非常複雜和漫長的過程,電商你買完了就回家了,他就不在你的平臺上了,教育買完了他還要在你這個地方持續服務,在這個過程當中使用者對品牌的認知,他的需求超乎我們的想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慣用繁體字的人讀簡體字內容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