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奕銘萬里

    直到今天地震尚無法進行準確預報,換句話說地震預報不能像播報天氣那樣比較準確預測!1975年海城的地震預報是基於對渤海灣沿岸(遼東半島)地區地殼變動觀測以及大地震來臨前的若干小震基礎上得出的推論,並做出了相應防震等減災工作!

    2017年12月19日2:39分震中圖

  • 2 # 火星叔叔鄭永春

    每當地震發生,而沒有提前預報的時候,地震學家和地震局就會被拎出來面對質疑。其實,研究地震的根本宗旨和終極目標並不是地震預報,而是減少地震對人類的損失,儘可能避免人員傷亡。實現這個目標有多個途徑,地震預報只是其中之一。

    古人說,防患於未然,有備無患。應對地震災害目前更有效的途徑在於,進行積極、主動和有效的地震災害防禦。在人類與地震之間的長期戰爭中,人類目前處於守勢。所以,對地震要以防為主。

    當然,地震研究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預報地震,更多是為了揭示地震的震源與地球內部的結構,只有把這些認識清楚了,才能為將來成功預報地震奠定基礎。

    科學家對地震發生的過程和機理都還認識得不夠,只能基於有限的資料和認識進行解釋,什麼時候會發生地震,目前還不可能完全解釋清楚,這也就是地震部門被動的根本原因。

    地震究竟可不可以預報,目前還難以下定論,為時過早。地球科學對地質斷裂帶的破裂機制和過程還不清楚,還需要繼續努力。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近年來,透過對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tohuku地震,2010年的智利地震,2012年的sumatra大地震,2015年的Nepal地震的一系列研究,得到了大量研究成果。應該承認,在地震災害的血的教訓中,人類對大地震過程的認識有了明顯的提升。

    老百姓都期望能夠預報地震,但地震研究能做到的,跟群眾的期望之間差距很大,短期內彌補不了。如果是其他行業,沒辦法預報也沒關係。但地震可是人命關天呀!這也是很多人對地震部門不滿的原因之一,為此,需要加強地震科普,及時迴應公眾關切,但目前地震科普做的還不夠。

  • 3 # 老頑童69063294

    1975年海城7級大地震被成功預測,為什麼如今地震預測仍是世界難題?---你應該問問當時是誰預測的?現在又有幾個這方面所謂的專家真正踏下心來搞研究?坐在辦公室裡就能研究出來嗎?我記得有一個專訪現在是個老專家,人家說當時是怎樣採集的資料,那是跟著李四光等老一輩科學家在地震帶上的荒山野嶺中長年累月奔波呀,哪像現在,基本靠儀器資料坐那裡閉門造車。

  • 4 # 地外天使講科學

    我是地外天使,學名:宇明。對於大地震的研究已有十載,在中國科學人雜誌上發表過《大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頻繁發生原因》學術論文,對於海城又地震了,1975年海城7級大地震被成功預測,為什麼如今地震預測仍是世界難題呢之話題,可有發言權了,敬請大家點選右上角關注我。我認為,要深入理解此題,有二個層面,一是地震的形成與作用;二是預測地震的方法。先來說說地震的形成與作用,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地球是無機物向有機物轉換的基地,是儲存和再生能量物質園地,它是透過生物圈持續生存與進化的手段來進行的,歷代生物體的死亡,就會變成碳化物之生物質,龐大數目生物質的沉積,會形成地殼層中的碳化物沉積層,即石油的原油層,而地球地核與地幔的核物質,都是高純度的碳化物,是歷來積累碳化物的結果。這個積累過程是如何能做到的?它是透過地震的手段來做到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地表覆蓋著70%的液態水體,地核持續超高溫的內部物質運動會產生強大的高能內應力,會使地殼的固態層時不時地產生裂縫現象,這種現象由於有強烈的震感,才稱之為地震,當地震出現裂痕後,液態水就會沿著裂痕滲透下去,會產生強大的壓強之壓力,並透過震後餘震的方法,能將儲存在地殼層之中的碳化物沉積層之流質體,送進到地幔層中去,從而達到不斷積累能量物質之目的。由此可見,地震現象是地球地核吸納能量物質的自然手段,是地核超高溫物質運動的必然規律。因而,在我們的地球上,每年約有超過1萬次以上地震現象的自然發生。再來談談預測地震的方法,地球的地震現象發生是隨機性的,也是無法抗拒的必然,說實話是難於預測到準確位置的,但人類注重一些大地震發前的表現特徵,會降低其災害的程度。縱觀歷史和民間的預測大地震發生方法有如下幾種:一是地震儀,要設定龍珠達2級地震才會落下,做好全球地震儀網路佈局。二是觀測火山曝發休眠期。當火山曝發走到休眼期時,要注意方圓約一千公里範圍的地帶,會常有地震現象的隨機發生。三是動物遷移異常。如老鼠、蛙類、蛇類和蟑螂等動物成群成批異常遷移,必須要意識到此區域將有大地震的到來。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得對的,希給個點贊。宇明於東莞市。

  • 5 # 留白說

    蟹邀。

    首先來看下1975年所謂的海城地震預測是怎麼回事。1975年2月4日,海城發生7.3級地震。極震區面積為760平方公里。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是該區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由於中國地震部門對這次地震作出預報,當地政府及時採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災害大大減輕,除房屋建築和其他工程結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損失外,地震時大多數人都撤離了房屋,人員傷亡極大地減少。也因此,還稱地震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被成功預報的大地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海城地震前有極為明確的前震,當主震發生時,很多居民已經自行疏散了,其臨震預報也是官員誤解了地震專家的意思後發出的。所以,某種程度上講,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是非常偶然的,說運氣好也不為過。

    所以回到題主關心的問題,應該指的是,能否對中短期、甚至是即將發生的地震進行預測?為什麼這個預測這麼難?

    實際上,與其他科學領域相比,我們隊地震的科學研究起步很晚,與上天相比,入地更難,截至目前,我們依然對地球內部結構知之甚少,就目前現有的技術,我們隊地殼的研究只能透過鑽機鑽地12公里,而很多地震發生在地下15公里,科學家無法觀測地震孕育乃至發生的全過程,所以一直沒能掌握地震的發生機制。

    不僅如此,儘管人類遭遇地震的歷史長達幾千年,但我們隊地震記錄的資料還很不夠,諸如海城地震預報的經驗適用性較差,很難建立起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模型,目前一些流行的所謂震前預兆,如所謂地震雲、動物的異常行為等亦多被認為缺乏科學依據。如此種種,均使得人類在地震面前,較為被動。

    目前來看,國際地震學界普遍認為,就目前人類所掌握的知識是無法預測地震的,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講,地震本來就是不可預測的。鑑於此,與其完全依賴於地震預報,不如從防範的角度做好努力,如加固加固建築等,減小地震帶來的損失。

  • 6 # w狼圖騰w

    請大家參看<唐山地震二十九年祭>。據說唐山地震前民間有一支地震預測隊伍,用土辦法成功預測了海城和唐山地震,而唐山地震後,某些人為了證明地震無法預測就解散這支民間組織.從此地震無法預測的結論變得光榮正確,無懈可擊!

  • 7 # 緊握堅強

    人類對地震的認知並沒有那麼全面清晰,某些方面仍然不可知。人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即對資訊進行加工處理反應到腦中的過程,是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地反映客觀事物特徵與內在聯絡的過程。那麼,有些客觀現象無法捕捉,就不會對其產生認識。

    地震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遠地震。一般破壞性強且居多的是淺源地震。波及範圍廣,速度快,根本來不及反應,只能以預防為主。而預防就存在不確定的成分。火山地震我們可以根據火山的活躍週期來推算並預防,人為地震如地下核試驗等也可人為預防,但各板塊相互擠壓和移動活躍度沒法推測準確,故此類地震仍是難題。

  • 8 # 遙暢

    公元132年,中國博學家張衡將他的最新發明呈給東漢朝廷。他宣稱這個大型的瓶狀物(地動儀)可以預測國境內何時會發生地震,還會指引他們要往何處去救援。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外形有點像一個酒罈,四圍刻鑄著8條龍,龍頭向8個方向伸著。每條龍的嘴裡含了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個銅製的蛤蟆,對準龍嘴張著嘴。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給人發出地震的警報。朝廷有點存疑,特別是當這個裝置在一個看似很寧靜的午後被觸動了。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張衡的地動儀正對西方的龍嘴忽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按照張衡的設計,這就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當數日後使者前來尋求協助時,他們的態度從懷疑變成了感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出自《張衡傳》)

    現今,我們不再依靠地動儀來識別地震,但對於試圖追蹤地震的人來說,地震仍然是個很獨特的挑戰。為什麼地震這麼難預測?我們要如何才能預測的更好?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了解一些關於地震發生的理論。地球的地殼是由數個鋸齒狀的大型岩石組成,這些岩石叫做板塊,每個板塊都漂浮在一層高溫且部分融化的地幔上。這會使得板塊緩緩散開,速度大約是每年1~20公分。但這些微小的移動強大到足以造成相互影響的板塊破裂。在不穩定的區域,越來越高的壓力最終會觸發地震。

    要監視這些微小的移動就已經夠難了,板塊移動進而造成地震的因素又是多樣化的。不同的斷層線會讓不同的岩石並列,在壓力之下,有的岩石較強,有的岩石較弱,各種岩石對於摩擦和高溫的反應也不一樣。有些會部分融化,發出具有潤滑作用的液體,其成分是過熱的礦物,這種液體會減少斷層線的摩擦。但有一些則是乾燥的,當壓力越來越高時就可能很危險。所有這些斷層會受到不同壓力的影響,如同熱岩石在地球地幔上的移動也會影響到斷層。所以,我們該分析哪些隱藏的變數?我們又該如何將它們與發展中的預測工具相結合?因為這些影響力當中有一些發生的頻率會很高,板塊的行為像是有周期性。

    如今我們最可靠的線索多半是來自長期預測,從過往地震事件的時間和地點資料推倒。以千年的時間長度來看,我們能夠預測那些活躍的斷層像是聖安地列斯斷層已經超過預測的地震週期了。

    (聖安地列斯斷斷層運動示意圖)

    但因為涉及太多變數,這個方法只能預測出很寬鬆的時間範圍。為了預測近期的地震,研究者已經探究過在地震發生前地球所引起的震動。地質學家長期都在使用地震儀來追蹤地殼中的微小移動,並將它們繪製在圖上。

    現在,大部分的智慧手機能夠記錄主要的地震波。有了全球的手機網,科學家就有可能以群眾外包的方式,做出有豐富細節資訊的警報系統,來警告大家即將發生的地震。不幸的是,手機可能無法事先提供大家所需要的臨震安全應變措施,但這些細節的讀數仍然很有用,可以用在像是美國太空總署的Quakesim軟體等預測工具上,它可以將地質資料做精準的結合,來找出有風險的地區。然而,近期的研究指出,這些感測器可能無法抓到清楚的地震徵兆。2011年,就在地震襲擊日本東岸之前,附近的研究者記錄到成對的放射性同位素:氡和釷的濃度高的嚇人。

    地震前隨著地殼中的壓力不斷升高,微小的破裂處讓這些氣體跑到地球表面。這些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能在經常發生地震的區域建立氡-釷射氣的大型偵測器網路,就可能做出理想的警告系統,在地震發生前一週就能預測得到。

    當然,這些技術再有幫助,都不如直接地去看地球的深處。若能看的更深,我們可能可以實時追蹤並預測大規模的地質變動,每年可能可以拯救數萬人的性命。目前這些技術能協助我們做好準備,並針對有需求的區域做出快速應變。

  • 9 # 邊界層裡的人生

    正是由於當年海城地震成功預報,周恩來總理指示要大力發展地震預報技術!隨著近幾十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都不再強調地震預報!目前國外主流的研究都是研究促進地震科學在減輕地震災害、能源資源勘探和保證國家安全等方面的應用!同時指導工程建設提高抗震標準,指導民眾提高災害防範意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車奇瑞和吉利有什麼各自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