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仙153400863

    因為說假話這個提問才會有。漢武帝並沒有真的用儒家作為正統思想。他後來是發現腐儒無能誇誇其談的。從鹽鐵論看儒家在霍光時期政府中是沒什麼勢力的。西漢把儒家作為正統思想的是漢宣帝的兒子漢元帝。漢宣帝的話中說的是儒法雜用,並預言還是太子的漢元帝,亡我漢家者太子也。漢元帝才是把儒家作為正統思想的第一人,二世而亡,儒生王莽篡位。

  • 2 # 微史論

    西漢是從漢高祖時就以儒家思想為主,法家為輔的!

    為什麼呢?是因為秦末漢初戰亂多年,國家百廢待興,人民也是苦不堪言,居無定所,四處飄零,可以說民生很是凋敝!這時漢高祖施行的是休養生息的戰略決策。慢慢恢復國力,恢復民生。由於儒家思想比較平和,講究的是仁政,當然也要求百姓忠君。

    中間經過文景兩帝,創造了“文景之治”使得漢朝的國力穩步上升。這絕對得益於兩代帝王施政思想。

    到漢武帝時,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思想真正成為帝王獨一無二的指導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

    使用儒家思想,一方面可以使得有為之君施行仁政。另一方面也教育百姓要忠君愛國。有益於帝王的統治!

  • 3 # 曉木曰兮歷史系

    時也勢也1. 儒家又是什麼時候成了中國的主流思想?一般認為,儒家自孔子始,漢武帝時確立獨尊儒術的地位。然而這卻是有問題的。請問“無比崇拜先王”的儒家的思想怎麼會是憑空發明出來的?夏商周全中國都是“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對倫理的重視程度比秦以後強得多,為什麼先秦不是儒家而以後是?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孔子是儒教教主之前,首先是一位歷史學家,他的研究範圍包括夏朝和商朝。中國的“禮”的文化自夏朝開始就是主流,孔子深刻理解了夏禮和商禮,並且比夏的後代杞國、商的後代宋國理解的還要深(孔子時代的那些“國”、“家”,動輒有千年歷史,其儒的色彩比後世要重的多)。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周禮”是繼承“商禮”而來,“商禮”是繼承“夏禮”而來。“禮”是有史以來就存在的,也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禮”也是儒家用來分析一個社會的工具。周公設禮作樂,讓那個時代的禮、文化、人性完美地結合了起來。為什麼今天很多人喜歡西洋婚禮啊?因為中國禮壞樂崩,“禮”不再能代表人的內心所想。儒家不是“什麼時候”成了中國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就是中華文明從最初開始一直以來的根本組織形式。只是在春秋戰國的大變革之中,儒家思想受到了挑戰,以孔子為代表的眾多思想家透過對文學、政治、文化、世界、歷史(對應於五經)的研究,提煉總結了儒家思想的精華,在百家爭鳴中成為顯學,並在秦漢的改造後獲得了新生。漢武帝獨尊儒術,是順應了整個中華文化中的人民、知識分子的要求和口味。而在其中參雜法傢俬貨,使其成為“儒法並用”、“霸王道雜之”的形態,則是順應了新的社會變革,維護了社會的發展的成果,當然你也可以說是維護王權,但不要忘記在那個年代,皇帝制度仍然是極其先進的社會制度,法家仍然是對社會進步有好處的。2. 儒家是什麼樣的思想?為什麼儒家重倫理,而西方宗教不這樣?簡單的說,儒家的核心就是“人”。孔子深入研究之後,發現禮的本質,其實就是“人性”的外在表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如果沒有內心的“仁”,要外在的“禮”有什麼用呢?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如果“禮”只是外在的奢靡,還不如儉樸一些;喪禮是人與人的關係的結尾,歷來是儒家最為看重的禮,而喪禮與其“易”(有多種解釋,此處不辨)還不如哀慼。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在眾儒看來,古詩吟詠的是人性人心,且又折射出許多道理。這裡用繪畫作比喻,古人先布五彩,再用白線勾勒;人也是先有內心,然後才有禮確定合適合理的表達框架。有人說了,孔子是上古時候的人,後世的董仲舒,朱熹等人造就把“人性”糟改的一塌糊塗了。此言差矣。朱夫子“存天理、滅人慾”之說大為世人所詬病。但是,事實上,我勸眾位把朱子當作一個“神學家”來理解,他所探討的“天理”、“人慾”都不是直觀意義上理解的那些概念,而是依託於經典的、很抽象的哲學理念。我們不妨來看看被程朱看作“儒家心法”的《中庸》的開篇第一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的性,是天地所生。而人性,即是大道所在。一切的教化,當是修行此人性之道,修掉因個人天賦、經歷帶來的偏執。在我看來,儒家實在是一門“崇拜人”的宗教。孔孟將人與人的關係“仁”視作根本要義。程朱將人性善的一面視為不可動搖的天理加以膜拜,將人性惡的一面視為人慾加以貶斥。對比基督教,是一門“崇拜神”的宗教,它自然會將人性善的一面歸結於神性,人性惡的一面歸結於原罪。儒家因為對人的崇拜,從而崇拜倫理。父母對子女之愛,感天動地,是人性中最光輝燦爛的元素,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需要,所以親子倫理成為儒家思想的重中之重。人常說孝道為儒家強調,事實上沒有父慈哪有子孝?中國社會與外國相比,不但子女贍養父母是一大特色,父母對子女之赤誠深情更是特殊。慈為本能,不需教育,孝為後天,需要教育,因此更強調孝,以回報偉大的慈。3. 儒家、“道德壓迫”與“封建專制”這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很多華人深受革命史觀毒害而不自知,竟將“傳統失落”的惡果歸結於傳統。孟子: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賊”就是害的意思,父子之間搞道德說教,會傷害父子感情的。前面已經提到,儒家崇拜人性至極,認為親子之倫若有傷將是非常痛苦的(注:此處背景為兒子為正義責父,孟子認為這樣做是痛苦的,但不算錯,並與這個人人皆說不孝的人保持來往,“孟子非取之也,特哀其志而不與之絕耳“。責善傷恩則不限於這個案例,子責父,父責子,都會傷害感情,都是極大的犧牲,孟子以為朋友之間才可以責善。)古人拜師都是拜別人,而父親不教兒子。還有,孔子也以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比大義滅親更是正直之舉,而西方的現代法治也承認了這一點,不要求親人指正親人。所謂“道德壓迫”,實在是無修養的人無限放縱自己人性惡的一面,所得到的結果。至於“封建專制”則更是笑話。古今中外皆是教權和皇權的爭奪,中國也不例外。儒家思想使得帝王無時不刻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死後落得桀紂一樣的惡名。而士大夫讀孔孟之書以後,一個一個都一不怕死二不怕苦。自武王滅商以來,懲治暴君顯然在中國已經成為了政治正確。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你見過把君王叫賊、殘的忠君思想嗎?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道義所在,不懼千軍萬馬,此孤膽英雄,不正是中國脊樑所在嗎?那個崇拜孔子崇拜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司馬遷,把造反的陳勝寫進史記,並且是“世家”,根孔子和眾諸侯一個級別,請問儒家究竟教給了司馬遷什麼樣的“忠君”?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儒家又教給了文天祥什麼樣的“順服”?古今正氣所在,錚錚鐵骨,天命光輝,人性燦爛,為了宣傳而潑上汙名,結果就是:蠅營狗苟,雞腸鼠肚。只會道德壓迫,不知自省和修養。只會推諉責任,不知君子當仁不讓。只會畏畏縮縮,不知鐵肩擔負道義。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漢朝發展至武帝劉徹時,尋求思想上層建築成當務之急,武帝昭告天下,搜尋意示形態領域頗有建樹的志士仁人;董仲舒作為儒家大師,來了個毛遂自薦,也是運氣好,贏得了與漢武帝面對面的“三問三答”的機會,並不失時機地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

    當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一項文化政策的雛形,並非思想上層建築;儒家敬奉給劉徹的,是儒家“天人感應”理論中的“君權神授”及“天子”以及不含周禮實際內容的禮節形式;如打坐、站立、長跪等!實質作用是馴化了臣子的奴性。

    不言而喻:用什麼思想作為上層建築,可以透過政治制度體現出來;我們知道漢承秦制,是說漢朝遵循秦朝的政治制度,自己無創新,所以漢朝沒有思想上層建築。

    儒家的政治理想主要體現在仁政治國和克己復禮方面,這兩條核心內容劉徹都沒有接受;匪夷所思的是拋棄了克己復禮與仁政治國的儒家政治理想,竟打動漢武帝劉徹。

    所以武帝接受的是“天人感應”理論中的“君權神授”、“天子”概念,董仲舒贏得了與劉徹三問三答的機會,儒生們從此走上仕途,參與安邦興囯,而始作俑者的董仲舒卻被髮放到地分封國當了文官。

    現在回答為什麼西漢選擇儒家思想,因為君權神授與皇上即為天子的概念益於奴役人民,儒教之說本質是一種馴化百姓的宗教,利於國家長治久安!所以,作為封建社會的專制帝王,選擇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就好理解了!

  • 5 # 魯中居士

    前十九位,我這廂有禮了!選擇儒家的原因,早在兩千多年前,由賈誼(後人稱賈長沙)在《過秦論》中道了個明明白白的了!

  • 6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西漢之所以選擇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是因為漢武帝進行的大刀闊斧的“思想革命”所至。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病逝後,太子劉徹登基,他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漢武帝。

    劉徹登基後,馬上進行了感恩回饋——任命自己老師衛綰為丞相。

    一朝天子一朝臣,鑑於衛綰和漢武帝之間的關係,衛綰終於可以放手一搏,大幹一場了。他已不再滿足在背後偷偷地做地下工作了,他把自己的思想革命搬上了歷史的大舞臺。他建議剛上任的漢武帝要“擇賢臣來治國”。

    漢武帝對這個昔日的恩師及此時的國之棟樑自然言聽計從,於是下了一道聖旨,大致意思就是說要舉行一次公開招聘“公務員”的考試。

    他的聖旨一出,天下文人騷客聞風而動,特別是自秦始皇以來被打壓的儒生們終於等到時來運轉,面對這樣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自然個個都爭先恐後地往京城裡趕。

    面對眾學者儒生們的到來,漢武帝很是高興,當然,他不可能學秦始皇為他們安排“吃瓜比賽”了,他安排的是“筆墨比拼”。

    事實證明,漢武帝的這次公開招考很成功、很圓滿。一個人浮出了水面,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他便是這次考試的狀元董仲舒。

    董仲舒是信都國廣川人(今景州脩縣),他的考卷漢武帝看了一遍又一遍,讀一遍參悟人心,讀二遍醒悟人性,讀三遍感悟人生,讀千遍也不厭倦,讀萬遍意猶未盡,於是董仲舒很快就被漢武帝特別召見。

    與其說是召見,不如說是漢武帝對其的第二次考驗。只是先前是“筆試”,現在是“面試”。結果在“面試”的過程中,董仲舒向漢武帝獻上了三個錦囊妙計,史稱《天人三策》,歸納起來如下:

    第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說凡是不在儒家的六藝經典之內的其他各家學派的學說,應該禁止傳播。堅決杜絕這些學說與儒家學派同存共議。這樣老百姓就不知道天外有天,當然就會老實本分不敢有其他想法,更不敢犯上作亂,則天下可治。

    漢武帝覺得他提出的“思想革命”很是新穎,而且正符合他的“雄心”,就獨尊儒術好了,於是當場拍板恩准。

    第二,立太學,設庠序,實行道德教育。

    董仲舒說要長治久安就應該以德治國,以德治國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就必須開設官學。教材只能是《詩》、《書》、《禮》、《樂》、《易》、《春秋》、《論語》,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還應該找一批人編寫新的教材。

    漢武帝沒有猶豫,同樣批了“恩准”兩個字。

    第三,春秋大一統,尊王攘夷。

    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把封建的大一統說成是天經地義不容更改之事。他認為應該抑損諸侯,尊王攘夷,一統於天子,並使四海“來臣”。

    這一條是從維護大漢的“大一統”出發的,漢武帝沒有不“恩准”的道理。

    《天人三策》可謂是“驚世駭俗”之言,漢武帝又驚又喜,頓時茅塞頓開,大有豁然開朗之意。心裡嘆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他當即重要了這個人才。

    接下來實行“思想革命”,雖然遭到了竇太后的打壓,漢武帝曾一度“天昏地暗”,但他識時務地選擇了“隱忍”,數年後,等竇太后逝世後,漢武帝再也沒有束縛,便放手開始了第二次“思想革命”,將獨尊儒術的思想進行到底。此後的接班人也都尊照和認同漢武帝的思想體系,都選擇了獨尊儒術,於是儒學思想也就在西漢盛行並流傳開來了。

  • 7 # 砸趴牛頓的蘋果

    在治國理政方面諸子百家除了儒家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了。法家別提了,秦朝滅亡殷鑑不遠,漢帝是絕對不會選的,而且法家不善於理政。道家也不用說,道家適合休養生息,歷經文景之治,漢武帝更想的是起兵戈,征戰匈奴,恢復漢的尊嚴。至於墨家,統治者對於兼愛非攻思想向來是不感冒的,想想也對,匈奴都欺負你幾十年了,這時候再講究兼愛非攻,這不是任人宰割嗎。至於其餘的兵家,只善於兵事;農家只善於耕種;陰陽家......

  • 8 # 一帽取人

    思想的選擇,是統治者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儒家文化正是符合了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需求,等級制度是封建制度體系的核心結構,是維護封建統治的重要文化。等級制度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是一種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三綱五常是這種關係的鮮明體現。封建主需要的就是這樣的關係,以保證自己的統治、壓迫、剝削的地位,享受不勞而獲的利益,儒家思想正是宣揚了這樣的一種理念來麻痺人們,所以封建社會得以發展。封建社會在毀滅和重建的迴圈往復中生存了兩千年,但最終還是被更開明的思想所推翻,是它的宿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胎剖二胎順,有多少產科醫生會支援?產後如何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