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aceFook

    揚長避短,但注意:揚不是孤注一擲,避不是完全放棄,長的方面應該是人的興趣所在,多的努力和精力是人的自然選擇,何不順其自然;但短的區域應有所耳聞,這就足夠。一個團隊更需要的是各有所長,而不是全是萬精油的組合。

  • 2 # 暖爸萌媽育兒記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韓寒早期的一篇文章,大意是關於“穿著棉襖洗澡”。這顯然是有悖常理。而與之對應的是“脫光了進入公共浴室”,那自然也是不合適的。

    俗話說手指伸出都有長短。人從一出生那天開始,就註定了是千差萬別的,各有各的長處與短板。那麼,我們應該選擇怎麼樣的教育呢?前提條件是,我們要分清受教育者所處的成長階段。

    如果一個人尚在幼童階段,那麼他在各方面都還沒有定型。這個時候就進行揚長避短,顯然是不合適的。我們對之還有很大的的塑造空間。如果他們有什麼短板,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如何補救。否則,那就如“光著身子進入公共浴室”了。

    隨著孩子的成長,各方面都已經定型了。此時,想要補齊他的短板顯然會越來越吃力,而且效果也會越來越不理想。

    在這個階段,如果還要孩子面面俱到的話,就跟“穿著棉襖洗澡”無異了。畢竟人無完人,我們要做的則是因材施教,把他的天賦特長盡最大可能地挖掘出來。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是:前期必須實行“取長補短”式教育,而後期則適合“揚長避短”式教育。

  • 3 # 顧問圈

    “揚長避短和取長補短”在擇業和用人過程中的辯證思考

    ------揚長避短決定戰略成敗,取長補短成就細節完美

    俗話說:“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長,必有所短”。人的能力、天賦和特長各不相同,都是優點和缺點並存。最近,做職業生涯規劃時說:正確認識自身的長處與短處是職業生涯規劃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揚長避短”與“取長補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擇業理念,戰略上“揚長避短”、戰術上“取長補短”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勝之道。同事們聽後很受啟發,故成此文,以饗讀者。

    混淆職業生涯中戰略與戰術的區別,會將職業發展帶進誤區。有名同事邏輯思維縝密,頭腦清晰,但口頭表達能力很差,一直從事管理工作。幾年前,這名員工突然請求我調他去市場部,理由是他認為自己口才不好,希望在市場部鍛鍊自己的口才,以便今後能有更好的發展。我勸他不成,無奈下同意了他的申請。一年後,不出我所料,他並沒有在市場部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績,口才也沒有顯著的提高,最終調回了原來的部門。

    這名員工虛心進取的心態無可厚非,可是靠“取長補短”來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少之又少。多數情況下,邏輯思維、語言表達、數字運算等優勢往往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儘管通過後天培養可以有所彌補,但所付出的代價必將超乎尋常。比如要當一名出色的音樂家、文學家或運動員,如果沒有該領域的天賦,就不要刻意去追求,否則只能是事倍功半或一事無成。所以說,在人生規劃上,與其“補短”,不如“揚長”,應儘量發揮優勢、釋放潛能,在優勢環節上創造更大的價值,才能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人貴自知,揚長避短是職業規劃的戰略指導,取長補短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揚長避短偏重在“避”,取長補短偏重在“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揚長避短與取長補短都有合理性,也有侷限性和片面性。分清層次,合理取捨,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優勢。

    “長”、“短”之辯不但可以指導個人職業規劃,同樣適用於企業發展戰略。管理學有個著名的“木桶理論”,認為系統的總體效率取決於最薄弱的環節,就像木桶的容量取決於最短的那根木板。木桶理論有其適用性,但也存在著漏洞和悖論。比如說,把木桶向長木板方向傾斜,就完全可以增大木桶的容量,長木板無限長,容量就無限大。木桶理論認為企業要發展,就必須要補短。如果不彌補短處,揚長就是浪費資源,這明顯與事實不符。企業要發展,戰略層面的選擇一定是揚長避短,保證有足夠的資源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人才戰略上,企業同樣要揚長避短,把人才放在最能發揮自身優勢的位置上,使得人盡其才。開朗,活潑,熱情的性格趨向於去做市場開發;好問、嚴謹、求實的性格的人適合做行政管理和研發;企業決策者需要膽大心細、好強多思、能幹持重。在戰術層面上,則要取長補短,注意團隊人員的能力互補,提高團隊的整體效能。

    無論對個人還是企業,成功的標準和內容都不盡相同,但正確的認識自己,是走向成功的前提。《孫子兵法》雲:“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水勢集中於一點,可以漂起石頭,人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即使不能取得面的成功,也能求得點的突破。總之,戰略上充分發揚優點,戰術上重視克服缺點,是智者的邏輯,也是獲得成功的必然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文提出交易都這麼久,為何還不塵埃落定,如果交易沒能,歐文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