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宏澄
-
2 # 就是那條河
其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絕不僅是一句提氣的空話,而是當時漢家強盛的真實寫照。經過兩漢整體上長達近四百年的強盛,對周邊諸民族來說“漢家強大,漢軍威武”已是深入到骨子裡血液中的深刻心理認知。所以,即便漢家中原鬧騰,當時作為外人的周邊諸弱小民族卻只當人家是兄弟內部爭鬥,還是不敢輕易乘機生事的。
其二、就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說,漢家中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文明程度遠高周邊諸民族太多,中華文明和智慧其本身還在青春期,還沒有完全擴散開。所以中原雖鬧騰,但周邊諸民族更是尚處在茹毛飲血的一盤散沙狀態,對中原不能構成重大威脅。尤其在強大一時的匈奴經兩漢持續的打擊和肢解後,周邊暫時再無勁敵。
其三、雖然中原紛爭鬧騰,但各分裂的地方政權相對於周邊諸民族而言實力還是要強大的多並能保持這種強大的威懾。這不是臆測,而是有全面活生生的史實為證——北方的曹操在南征孫劉前就先幹掉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更北方的烏桓,而且可以說終三國之世整個北方諸少數民族都在曹魏政權的壓制之下不能造次;南方同樣如此,眾所周知的是諸葛亮北伐前七收南蠻孟獲,還有東吳政權那個時代已進駐臺灣了,不過是當時臺灣還叫夷洲罷了(夷洲,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東夷人居住的水中的土地)。
所以,雖然東漢末年中原鬧騰分裂,但那不過是漢家兄弟間爭鬥,不管從哪方面講周邊民族真還沒有可乘之極。
-
3 # 秋山三國
兩漢時代,中原漢族擁有經濟科技等優勢,戰鬥力強大,有一漢頂五胡的說法。除了匈奴人,漢人基本上都不放在眼裡,東漢時代,班超36人入西域,卻統治了西域50多國,並擊敗了貴霜帝國。沒人敢小視漢朝,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南匈奴單于貴為強大部族首領,能被大漢的護匈奴中郎將逼死,你敢信?
到了漢末,胡人透過與漢族交流,科技已經有所提高,戰鬥力提高。反而漢王朝日衰,西漢時代的帝國精銳北軍八校,到了東漢只剩五校。
漢羌百年戰爭破壞了帝國西部的經濟,也讓帝國喪失了對西域的控制。軍費的捉襟見肘導致,兩個問題,一個是漢政府開始賣官籌資,再一個是地方邊鎮開始僱傭遊牧異族以夷制夷。
前者加速了漢王朝腐化,後者則間接幫助了異族崛起。比如,鮮卑族的崛起就是得益於漢僱傭他們對匈奴的征伐。
漢靈帝時代,黃巾之亂造成了中原軍力真空,匈奴鮮卑烏桓羌族四大遊牧開始勾結漢人搞邊疆叛亂和割據。此時的漢王朝還沒死呢,怎能忍?打!
打了一段時間胡人發現還是打不過漢。此時漢人不是戰鬥力更強了,而是比他們狡猾。胡人豪帥就開始依附漢人官員。比如,巴蜀羌人依附劉焉,幽州烏桓依附劉虞,湟中胡人和南匈奴依附董卓。羌族人擁邊章馬騰韓遂。
漢獻帝時代,帝國軍閥混戰。異族與軍閥們發生多次衝突。鮮卑與公孫瓚開戰,被擊敗。高句麗與遼東公孫氏爭霸,被擊敗。南匈奴趁漢獻帝時代的遷都南下劫掠,先被涼州軍閥擊敗,然後又被袁紹曹操重創,不過由於漢獻帝東遷時有功,由於漢獻帝當時一無所有,便賜皇姓。羌族氐族在馬超韓遂叛亂被曹操鎮壓後,又被曹操下屬的夏侯淵虎步長驅。烏桓最慘,與曹操大戰白狼山後被平定,曹操將他們內遷漢化,隨軍征戰。
三國時代,曹魏北方大患是鮮卑,南匈奴成為緩衝。二者身份基本對調。南匈奴被漢王朝賜了皇姓後,漢化速度加快,這為五胡十六國中的前趙建立者劉淵奠定了統治基礎。羌人則得到了蜀漢優待,為其北伐輔助。蜀漢還曾聯絡鮮卑等異族,合力伐魏。高句麗被公孫氏打得沒有還手之力,但在曹魏滅公孫後又開始恢復元氣。
所以說漢末三國時雖然沒有異族入主中原,但早就為他們入主中原埋下了伏筆。
-
4 # 海洋377791
漢末分二個時期,大家主要知道三國,就講三國。在三國時期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少數民族被狂虐,北方少數民族也好不到哪裡。先是公孫瓚,光騎兵就三萬,把少數民族虐得見白馬就跑。聞風喪膽!在以後是袁紹,把少數民族打的沒脾氣。曹操更是狠,打敗袁紹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蔡文姬要回來。當時北方諸候很強勢!
回覆列表
外因:匈奴已衰,鮮卑未興。
整個兩漢,中原王朝都在對匈奴進行持續的打擊。就東漢而言,公元89年到91年,漢與南匈奴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而後三國時期,並非沒有外患。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
但南匈奴實力已遠不如當年。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在先秦,多以狄、戎之類籠統稱之,主要是因為尚未形成統一之勢力。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而北方草原地廣人稀,各民族各部落相互交錯,不像定居的農耕民族,很難形成統一的政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果說農耕民族統一是主流,遊牧民族的主流就是分裂。
所以中原王朝一旦將鬆散的部落聯盟式的草原政權徹底打垮,草原部落再次統一在某個由天才人物率領的大部落之下,需要很長時間,也需要某個機緣。再加上草原民族人口密度低,生育率也不高,在因戰爭而來的大規模人口損失之後,恢復至原有人口水平,也需要很長時間。
所以,在經歷東漢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之後,到三國時期,北方草原出現了權力真空,分散的遊牧部落,並不會產生太強的威脅。
第二,內因。
就人口而言,中原王朝的人口數,長期保持在5000萬上下。而北方遊牧民族,人口最多不過數百萬。即使將中原王朝分為十份,每一個拿出來,人口也佔據優勢。所以戰國末年,匈奴興起,北方的秦趙燕,在應付華夏族的內部戰爭之餘,尚有餘力對付匈奴。反倒是漢初,劉邦以三十萬之眾,還吃了大虧。
可見問題的關鍵,不在國家是否分裂,而是分裂後各諸侯或地方政權的資源能力和戰爭動員水平。戰國時期,連年征戰,各國都處於戰爭危險之中,戰爭動員水平達到極限,幾乎到了舉國皆兵的程度。長平之戰,雙方兵力超過百萬,而參與後勤補給的人數應當超過此數。然而,在坑殺四十萬趙兵之後,秦將白起並未一舉滅國,除他國出兵干預之外,尚有趙國舉全國拼死相抗之慮,可見以趙國之極限動員能力,四十萬以後,尚有餘力。
與之相應,三國時期,承接東漢時期的社會現狀,豪強大族割據地方,這些勢力,你可以視之為騎在人民頭上的盤剝者,也可以視為人民的保護者,但最重要的是,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使得戰爭的動員能力大大加強。東漢黃巾軍起義,最後就是被這些地方勢力各個擊破。而在此鎮壓過程中,地方豪強的戰爭動員能力更是大大加強。
這裡姑且給戰爭動員能力下一個寬泛的定義。第一,它表示一個國家能將多少人力物力投入戰爭。這是量。第二,它表示一個國家可以將一個普通人的戰鬥力,提高到何種程度。這是質。
與之相應的是北宋,由於軍隊的國家化職業化,普通民眾與戰爭完全無涉,在職業軍隊腐化墮落的情況下,國家縱有壯丁千萬,卻也組織不起有效的力量。所以在面對北方遊牧政權,國家一擊擊潰,半壁江山拱手讓人。
所以,統一王朝,未必比分裂時期更有戰鬥力,關鍵在於國家的戰爭動員能力。
其實,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從來都是在中原王朝統一之時。五胡亂華,在西晉。金在北宋,元在南宋,清特殊一些,先有李自成造反,但算上比南宋佔據地盤還多的南明,也算一個。反倒是那些分裂時期,沒太多問題。
這裡的原理,甚至可以聯絡當代的企業變革,阿米巴,內部市場化,都是透過拆分大組織,使組織小型化,從而提升企業資源特別是人力資源的動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