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16 雙十一 ,淘寶推出了Buy+,你試了下嗎?
5
回覆列表
  • 1 # 科技芯青年

    VR購物,目前的其實體驗並不好,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目前支援VR購物的應用商城,產品並沒有充分利用VR虛擬現實的特點,大多數都是從圖片中轉換過來的,所以體驗並不好。

    如果能夠結合VR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發一些應用,比如傢俱類的商城,再比如裝修類的,都可以立體感很強的從各個方面觀察產品的特徵和優缺點,而且能夠在購買前能夠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如果能夠在家裡的環境中進行擺放,那就更完美了。

  • 2 # 為小寶講故事
    有幸得淘寶VR團隊邀請,在2016雙十一Buy+正式放出前進行內測。利益一丟丟相關(兩年多VR創業者),所見描述儘量客觀,所感描述偏樂觀。(多圖,慎入)

    ///////////////////////////////////////////////

    //所見所得

    ///////////////////////////////////////////////

    Buy+載入之後,跳出了全景和VR模式的選擇介面,VR創業2年半,當然是選VR模式(Cardboard)。

    接著我進入了一個天地無邊的虛擬世界,地上的光格隨著載入進度逐漸點亮,終於,這個世界的馬賽克網格如多米諾般崩解,現出了它的本來面目,VR樣板間(=_=!!)。帶著莫名其妙的熟悉感,下意識的感受了一下這個起居室,3+1的布藝沙發,冰箱和滾筒洗衣機,會動的照片牆和47寸壁掛電視……咦?會動的照片牆?

    照片牆上有七個景點照片和一隻偷瞄你的天貓,看來這些就是Buy+的目的地了,有美國的

    Macy’s梅西百貨、COSTCO好市多百貨以及Target塔吉特百貨,日本的Supature松本清藥妝店、Tokyo Otaku Mode周邊專賣店,澳洲的Chemist Warehouse藥房以及Freedom Food生態農場。

    好吧,作為創業宅,以上店鋪基本都不認識,不過我猜應該都是入駐了這次雙十一的品牌,就從唯一眼熟的梅西百貨開始吧!

    盯著它看,2秒鐘後進度條到頭,時空開始飛速扭曲,下一秒,我坐在了一輛敞篷老爺車的後座上,一個白西裝黑辮子的黑人小哥一邊開車一邊給我介紹著紐約。我一邊裝作聽懂的樣子迴應小哥,一邊四處看著紐約的街頭,沒多久就到了梅西百貨。這層主要是箱包和奢侈品,左手邊有兩個腳丫圖示在招呼我,原來是男女款腕錶,每款上都有一個標籤圖示,顯示了我不認識的品牌和我不認識的型號。凝視它一會,詳細資訊就會在空間中跳出來。中間是商品的三維動圖,左邊是名稱價錢什麼的資訊,看了看價錢,我轉向了右邊的關閉按鈕。如此往復四五次,終於確認了沒有哪塊表我買得起。系統彷彿知道我的尷尬,跳出提示“向下看,有更多操作”,果然出現了返回主頁的按鈕,我回到了剛才的VR樣板間裡。逛完美國,決定去日本看看~在日本,當然是坐的是日本標誌性交通工具輕軌,車廂裡很乾淨,不過感覺比京滬高鐵要慢一點。下了輕軌就是日本的街頭。過了會,就到了松本清的藥妝店。看到這兩排貨架,當時我就暈了,一排又一排的化妝品,還都是日文,不過還好資訊標籤是中文。遠方的商品看不清?向下看,地上有個行動的箭頭,盯著它就能夠前進,走近了再看看...按照這個流程,我在10分鐘內幾次穿梭美國、日本和澳洲。在美國開過帆船

    在澳洲搭過直升機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澳洲的Freedom Food生態農場,他家的店鋪竟然是一片草地……中間有幾隻調皮的奶牛想過來偷吃零嘴,結果蹭掉了一個菠蘿,被自己嚇得退散開去……

    十幾分鐘的四海穿越,心滿意足。但脫下Cardboard後,看著購物車裡唯一買的起的美國進口海飛絲,不禁陷入了沉思...

    ///////////////////////////////////////////////

    //技術拆解

    ///////////////////////////////////////////////

    Buy+主要使用了互動式全景影片技術,應該是考慮到VR的第一波大量使用者來自於現有手機的存量使用者轉化。在互動控制部分,透過注視點懸停來實現點選,透過控制影片幀位來實現場景中的前進後退,最難得的是透過影片幀位來確定商品互動資訊應該顯示的位置,工作量蠻大的。後臺打通了淘寶賬號資訊以及商品資料庫,實現了購物的基本功能,目前看滿足最基本的商品選擇及購物功能。

    //拆解1.那些好的

    最大的亮點來自於Buy+的理念,希望透過VR技術實現場景體驗式購物的感覺。傳統的線下購物樂趣在於體驗,在貨架間巡視那些觸手可及的商品的那種滿足感最能刺激消費慾望,體驗效果好,但效率並不高。

    但本質上,移動購物是網際網路效率的延伸,提升了線下場景的購物效率,但線上場景的購物體驗本身並沒有太大的變化。Buy+希望從VR這個層面,增強線上購物的體驗感。透過過場的全景影片,帶你環遊世界,透過目的地的全景場景,給你逛街的感覺,透過整體環境氛圍的渲染,提升購物的樂趣。這無疑是一次創新性的嘗試,嘗試構造一個全新的購物場景,在線上融合體驗的樂趣以及網購的效率。

    //拆解2.那些不夠好的

    VR技術尚在早期,Buy+團隊再努力,也無法避免技術發展階段本身的問題。

    1. 暈動症

    在沒有定位系統的輔助下,僅靠全景影片是無法解決暈動症問題的,Buy+也不例外,體驗過程只能轉頭,一旦你下意識的想湊近看看,就會發現場景跟著頭移動,就會立刻脫離沉浸感並眩暈。而且,在其中一個過場影片中,還有鏡頭視角的轉動,雖然緩慢,但依然眩暈。

    2. 互動方式匱乏

    3. 流量和發熱

    當前4G頻寬下,全景場景無法即時開啟,載入過程比較久,流量消耗也大。用的iPhone6體驗,不足10分鐘時,手機已發燙,繼續體驗就會出現自動降頻導致的卡頓,影響體驗流程。這些都是當前VR技術發展階段的侷限。在體驗設計層面,Buy+團隊更多的採用了賣場貨架展示的購物場景,體驗中容易出現千篇一律的感覺。

    僅有一開始的VR樣板間(=_=!)以及生態農場中,體現了更多種類的體驗式消費場景。當前的體驗式消費場景很多,貨架和逛街僅僅只是偏目的式消費的一種,更多的體驗式消費場景包括我憧憬的生活(網紅電商、美妝等)、我設計的生活(宜家)等等還需要更多的嘗試和開發。包括我們團隊,也在探索在VR場景體驗式購物的行業應用方向。

    ///////////////////////////////////////////////

    //未來

    ///////////////////////////////////////////////

    HMD將是人類的最後一塊螢幕,而VR是它的初級形態。所有互動方式的改變都意味著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變革,從PC、智慧手機到HMD不外如是。作為VR創業者,我們眼中的未來是資訊的立體化,是互動的直覺化,是虛擬與現實的融合,成為現實空間的第四個維度。VR才剛剛開始,創新者的使命就是拓展它的場景,彌補拓展中的問題,迴圈往復直到它發展成熟。

    Buy+團隊帶給我們的是一個不那麼遠的未來的雛形,是足不出戶的體驗式購物場景,目前雖然還談不上好用,使用者還可以再等等,等到明年符合Google Daydream的手機推出和普及,等到後年VR裝置大規模普及,等到互動方式普及。

    但,創新者不能等。

  • 3 # 萊視GO

    VR出來也有好些年了,比起去實體店買東西試來試去。VR購物,差不多就是將各種商品實景還原。

    就比方說你要買支口紅,放在以前,你肯定是要在在手臂上畫來試色,VR購物出現的話,就可以直接模擬試色,在嘴唇上上色了,效果自然也是好了不少。

    買衣服也是一樣,不用脫了換換了脫,就能直接用VR技術看到上身效果了。

    不管這麼樣,都是方便很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PP應該先讓使用者註冊還是先讓使用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