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4格夢
-
2 # 李傲文
================================
考慮清楚了這個問題,題主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這個問題,我用分類法進行思考——先把“不演反面角色的演員”分成三類,一一探討。
在我心裡,“不出演負面角色”的演員,大致分為三種——
1,特型演員。代表人物:古月、王鐵成、劉勁等等
演員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為:唐國強、王鐵成、劉勁、王伍福、盧奇
因為是“特型演員”,所以不能“出演負面角色”,這是第一種,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文化特色,中國人民在情感上很難接受“特型演員”去飾演負面角色,或者飾演過負面角色的人來擔當“特型演員”。
這個和我們對政治人物的特殊情感有關,而且我們觀眾經常有“演員”、“角色”不分的情況——比如因為飾演黃世仁太出色而被連累一生的陳強(陳佩斯的父親),這對演員來說,是特殊的榮耀也是悲哀。
但是在國外,我們能看到飾演丘吉爾的加里奧德曼能夠飾演《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變態警察,影史留名的經典反派;
飾演林肯的演員可以是飾演過“屠夫比爾”(《紐約黑幫》)的丹尼爾·戴-劉易斯……
飾演撒切爾夫人的梅姨,實際上最為普通影迷所知的角色可能是《穿普蘭達的惡魔》中飾演的反派女老闆米蘭達·普雷斯利?
太多太多……
這在中國是很難想象的——古月、王鐵成這樣的演員在電影裡飾演一個負面角色?沒有哪個特型演員、導演、投資商可以承受的片子。
特型演員,對演員來說,是難得的榮譽,也是枷鎖。
當然,適當的時候可以放開——比如《建XX業》這種群戲,因為角色太多,這裡有可能出現——有某位演員在做“歷史正面人物”的特型演員,但是以前出演過通常意義上的負面角色,不過這個不會是主流。
(根據大家意見,這段裡刪除了一開始有的“唐國強”和“六小齡童”。唐國強老師的戲太多了,我根據自己的印象說他基本不演負面角色是武斷了,但是六小齡童的出演的花鐵幹我是看過的,我居然忘記了23333……多謝網友留言提醒~而且仔細想想,六小齡童出演的“玉帝”也是偏向反面的,故此刪去。)
2,自我要求。代表人物:成龍、靳東
成龍在很多年前就公開承諾不演反派,甚至拒絕在電影中出現他吸菸和過度殘忍的畫面。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的工作片明星,成龍在電影中,殺過人嗎?
我印象中是沒有的,成龍的電影裡甚至很少死人!動作片哎!你會發現,成龍電影裡的壞人和成龍確實是一個宇宙的——這些壞人無論怎麼被成龍暴揍,哪怕奄奄一息呢,都能全須全尾地移送警方,除非自殺身亡。這種“潔身自好”的自我約束效果很明顯,他的電影受到官方的更多推崇。
靳東呢……怎麼說呢,反正他公開了自己的自我要求“不出演負面角色”,我就算上他吧……
我記得他公開說過自己“不演負面角色”的,但是懶得去搜新聞,還被金星吐槽“角色太雷同”。
這種演員,你不能說“Ta對磨鍊自己的演技”沒有需求,但是這種演員對其他的方面的影響更為看重,“做一個全面的演員”不是人家第一位的追求,我們也不好多說什麼。
3,自身的形象氣質、演戲戲路、粉絲接受程度等等外在限制。代表人物:劉亦菲、鹿晗、新垣結衣等等吧……
這種在當下實際上是非常多的,很多新生代演員要麼是本身的氣質實在和通常意義上的“反派”相差太遠,很難出演(比如劉亦菲新垣結衣等),有的是粉絲群體不能接受(不舉例子了,大家自己體會……)
===========================
先說這麼多,有人看繼續更新……
===========================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容易,但是想想還是很難的……必須要用“分類”的方法去思考,要不很難列舉很多,比如頭腦中第一時間跳出的演員,都被我自己否定了……
看起來老實寬厚慈眉善目的張國立老師,也在《倚天屠龍記》裡演過成昆。
在大多數影視作品成熟沉穩的陳道明老師,我在小時後也看過他演大反派的電視劇《黑洞》
連生活中一身正能量到不行的濮存昕老師,都有過飾演負面角色的經歷!
氣質憂鬱本人善良的“哥哥”張國榮,也在自己最後一部作品中飾演過精神分裂、有些嚇人的角色……
舉出一兩個容易……要列舉很多,還是要先分類再思考……
-
3 # 林二走江湖
很多人認為角色對於演員來說就是一張皮,演戲的時候披上,迴歸到生活時脫下來。老實說,這是一種理想狀態,僅有少數人能達到,我最喜歡的演員湯姆漢克斯算一個。對大部分演員來講,角色對於他們是有影響的,不能輕易擺脫。
好的演員演戲的時候,需要全身心投入,把自己沉浸到角色中去。角色是好人他就是好人,角色是壞人他就是壞人,他不能挑,因為演戲的時候他不是自己,而是角色本身。演員演繹了角色,而同時,角色的某些特質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演員。最嚴重的是飾演小丑的希斯萊傑,他完美詮釋了小丑這個癲狂的角色,卻也被小丑影響了自己,在自己和小丑之間找不準位置,最後得了抑鬱症。
演過正面角色的演員為什麼不願意演反面角色,以上是第一個因素,即反面角色會對演員自己產生不良影響。正面角色帶來的是積極的,大部分人都喜歡,演過正面角色的人,就不那麼願意接受單面角色了。
第二個因素是,演員害怕觀眾對自己的印象固定在反派上,影響戲路。(其實這是一種自私的說法,主要是影響自己演主角的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演員挑角色很慎重,生怕觀眾討厭了自己,以後再難以轉型。
第三個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反派角色比正面角色更難駕馭,需要更高層次的演技。
正面角色擁有的品質是哪些,所有人都能想到,無非是我們生活裡展現在正面的那些東西。演繹正面角色,很容易流於表面,因為正面的東西就是擺在表面的。但是反面角色就不那麼容易了,人很難想象壞人是怎麼壞起來的,壞人的內心裝了多少東西才變成這樣。這些東西很難演出來,所以很考驗演技。當年希斯萊傑為了演好小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幾個星期,終於找到了那種癲狂、卻不是普通瘋子的感覺。
演正面角色太過順利,以至於演員演習慣了之後,不願意再嘗試難的角色,所以他們不再願意接反面角色了。
綜合上面三個因素,不難想象為什麼現在好的反派演員越來越少了。更不要說那些既能演正派,又能演反派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看一下《雲圖》,湯姆漢克斯在裡面貢獻了宗師級演技,六個角色,有惡人、懦夫、瘋子、君子等等,完全不一樣的角色,湯姆漢克斯演繹得出神入化,完全沒有互相影響,甚至每個角色都看不到他本人的影子。
像湯姆漢克斯這種人,才是演員的標杆,可望而不可即。
-
4 # 巴塞電影
這必須從六七十年代的樣板戲開始說起,當時人們的思維是二位對立的。好人一定從一開始就是好人,壞人一定打孃胎裡就是個壞人。不管怎麼樣,壞人一定會壞事做盡然後最後被正面人物打倒。
正因為這個二元對立的思維在大多數影視工作者的腦袋裡普遍存在,所以很多作品從選角階段就開始看演員所謂面相,他們認為不適合演正派的不會找來演正派,認為不適合演反派的自然也不會找他來演反派。
就像朱時茂,陳佩斯的經典小品《主角與配角》表現的,雖然這個小品比較誇張,但是還是無情指出了這個社會的現實,長得好看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同時,現在的明星也在一直經營人設。而很多演員為了不破壞人設,寧願一直接演同類型的角色,也不願意做出改變,這就導致了很多演正派人物出身的演員不願去演反派。
據我觀察,演慣了正面角色的演員基本上都沒演過反派,為什麼不挑戰一下自己呢?不過也有少數幾個演員可以正反派切換的,比如,加里·奧德曼 ,《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飾演聽貝多芬殺人的變態警察,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飾演教父小天狼星,在《蝙蝠俠》系列中飾演戈登警長。但是都是演反派出名才又演的正派。
回覆列表
1混到大明星這種段位的時候,通常都會嚴格篩選劇本了,能演戲份吃重、人物矛盾更多的主角當然就演主角了,不可能再演配角,而主角通常都是正面人物
2加里奧德曼這開始演反派不也是因為當初不知名嗎?有戲演就不錯了,哪裡有的挑,後來不也基本上不演反派了嘛
3出於提升自身形象的角度考慮,演正面人物提升更明顯,曝光度更高
4上面講的是大趨勢,但是也不乏大明星客串小角色或者出演反派的案例,例如,湯姆克魯斯在熱帶驚雷中,演的肥胖禿頭大老闆,還在另一部電影中挑戰表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