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補天石1
-
2 # 九鬥學生心理
在一線教學時,每個班主任都有自己的“高招”來對付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這些“屢教不改”的行為包括:
1.上課嚴重影響老師的教學和同學的學習,或者誰也不打攪自己看小說、玩手機,或者乾脆睡覺。
2.遲到、早退,不管老師怎麼說,總是能找出各種理由出來。
3.去網咖上癮,玩手機遊戲上癮,總之各種理由不學習,遊戲高於一切。
4.參加各種“社會小青年”的集會,帶著一身“臭脾氣”在學校耀武揚威,到處欺負同學。
遇到類似這樣的學生,基本上每個班主任都會想一些高招來整治,整治的方式各不相同,見過:
1.讓學生站著聽課;
2.到班主任辦公室“聊天談心”;
3.到學校操場跑幾圈再回來;
4.罰學生背誦課文;
5.其它各種方式;
也遇到過有班主任透過經濟懲罰來“威逼利誘”學生積極向上,但是老師絕對不會把“懲罰”學生的這點“小錢”佔為己有,一般就算是“懲罰”也會把這點錢用作班費,用來獎勵表現好的孩子、學習進步的孩子,或者班集體活動的經費。
我覺得家長不必太過敏感,如果孩子被“懲罰”,不管是哪種形式的,家長要先和孩子來探討到底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錯了,要如何改正,在沒有傷害孩子身體和心靈的前提下,真的沒有必要揪著老師“懲罰”孩子的行為方式,也不必放不下和覺得自己和孩子丟了臉面,在孩子成長面前,那些丟掉的些許的臉面算什麼?
再赤裸裸一點,在孩子的學習和成績面前,家長和孩子的臉面又算什麼?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的成績“節節高”?
肯定不合理,教師應該發揮教育職能,而不是城管,動不動就罰錢,但是作為家長應該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要讓孩子動不就違反校紀校規,自己還和學校作對。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都不聽你的教育,問題出在誰?肯定是家長自己。總之,罰款是錯誤的,縱容子女也是錯誤的,想要兒女成人,就得家校攜手共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