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仲說理財
-
2 # 古稀夢想狂
大家都知道,P2P的線下吸收投資,是網路借貸監管新規所嚴厲禁止的。因為,用這樣的方式吸資的平臺,極易以此設資金池、自融、投機甚至直接捲款跑路。一句話,投資者缺乏足夠的安全保障。
然而,勿庸否認,直至網路借貸監管新規徹底落實已進倒計時的今日,依然有些平臺我行我素地大搞線下“服務”。並且振振有詞地宣揚:來吧!我們這兒有三大(四大、五大、甚至八大)安全保障!我們這兒沒出過問題!保本保息,機會難得!老朽曾做過這種線下投資,簽了一份包括甲、乙、丙三方的合同,乙方吸資,丙方做投資與借款匹配,乙丙方對甲方的投資安全做了些空洞的道德承諾,真的出了問題,無力追究法律責任!對這樣的平臺已經撤資了。
-
3 # 丁丁金服理財分析師
近幾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P2P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傳統金融服務的有效補充,再加上這兩年來得到國家政府的多次鼓勵與支援,可以說是發展前景大好。
之前,由於監管的不完善,P2P平臺跑路、倒閉等事件頻發,以致人人談網貸色變,甚至有部分人認為P2P就是洪水猛獸,騙走了他們的血汗錢。此時的P2P在很多人看來,是與詐騙畫上等號的,更有甚者,將金融詐騙都歸為P2P網貸。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那些在極短時間內轟然倒下個別理財平臺,比如e租寶,中晉資產等,這些平臺雖然打著P2P的名號,但從本質上來說,並不算真正的P2P,充其量只能算是線下理財平臺。而P2P從面世之後,就被大眾一直“誤會”,經常把各種理財平臺、財富管理公司混淆為網際網路金融中的P2P。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P2P網貸因其優勢鶴立雞群中,而同時,一些線下財富公司藉著“P2P”或者“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旗號,其實幹著非法集資的勾當,這也給處於發育期的P2P行業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在很多投資人看來,P2P網貸與線下理財公司是一樣的。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首先,P2P與線下理財公司募集資金的方式不同。
P2P網貸,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小額借貸交易,一般藉助於網貸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係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借貸平臺從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理論上,借款者可自行釋出借款資訊,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款。而線下理財是指非正規金融機構開辦的,線上下以高收益吸引人投資,因此從本質上說,他們是兩類完全不同的公司。當然,不是開設了線下門店就叫線下理財,建個網站就說自己是P2P,這也是不對的。
其次,P2P與線下理財平臺的資訊透明度不同
除了募集資金方式不同之外,他們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在於資訊透明度上,這也直接導致了兩者蘊含的風險程度的不同。先說P2P網貸,按照《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規定,P2P網貸平臺對於借款人及融資專案基本資訊、風險評估及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已撮合未到期融資專案資訊及平臺經營管理資訊等必須進行嚴格的披露。同時,P2P平臺只能做資訊中介,不得觸碰交易資金,不得設資金池,亦不得設線下門店。
而線下理財的投資者往往是一些中老年投資者,更多地是關注收益,對資金去向並不瞭解,而線下理財也很少揭露借款人的真實身份和借款用途,且融資金額比P2P大很多。
再次,兩者的監管難度有所差異。
眾所周知,監管政策規定,P2P網貸線上交易才是合法合規的,線下門店是不允許開設的,監管部門可藉助於網際網路、大資料的資訊流向等判斷投資人的資金去向,確保投資人資金安全。而線下理財資訊不夠透明,其運作模式更具隱蔽性,線下財富公司成交量、壞賬等情況監管層無從獲知,監管難度較大。
-
4 # 盼寶的快樂時光
儘量不參與線下理財投資
對於線下理財公司資金流向不明、債權不清晰等諸多問題,專家表示,線下理財公司根本就不是P2P,這些公司多數債權無法匹配或者是自融甚至是龐氏騙局,對線下理財公司一定是要嚴厲打擊。
事實上,線下理財公司是伴隨著P2P的概念而興起的。馬駿指出,在十幾年前,如果有人開設這樣的線下理財網點去發傳單,經偵就會以非法集資查封。但是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產生了大量的線下理財公司,這些公司披著P2P外衣做一些非法集資的勾當。
線下理財公司黑箱運營,極不透明,各種違規事件發生,應該全部關閉。業內呼籲監管層應加大對不規範線下理財平臺的打擊力度。“我們也一直跟監管層呼籲,要區分開真正的P2P和線下理財公司。線下理財公司一定是要嚴厲打擊並禁止的。”
線下理財產品大都屬於民間借貸範疇、投融資兩端模式粗放,投資需審慎。而且正規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對這類線下理財衝擊也很大,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有可能加速這一行業的淘汰。
目前這些線下的理財公司開始專盯老年人。
像很多線下理財公司的產品,銷售經理自己也不知道資金流向何處,他也沒法去跟別人去解釋,所以寧願賣給老人。”
-
5 # LeBron62624709
以北京xx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青分公司為例。先說說公司基本薪資制度,分公司總經理和總監月底薪10000,一個總監下面3個團隊經理,團隊經理底薪6000,團隊經理和總監只有團隊業績考核,沒有個人業績考核,總監月考核200萬年化折標,團隊經理60萬。一個團隊經理帶6個業務員。業務員底薪2500,每月考核11萬年化,完成11萬考核再有2000元獎勵。公司另有簽單員1個,市場1個,人力1個,薪金財務一人,培訓講師1人。
提成方面,1、業務員2.5%。2、團隊經理提團隊總業績的0.5%。3、總監提三個團隊業績的0.4%。4、分總提全體業績0.3%。5、分公司提全體業績0.5%作為市場費用。
算全部剛完成考核薪資。1、業務員底薪2500+獎勵2000+提成2750=7250*18個業務=13.05萬。2、團隊經理底薪6000+團隊提成3300=9300*3個團隊經理=2.79萬。3、總監1萬+9900全員提成=1.99萬。4、分總底薪1萬+5940全員提成=1.594萬。5、市場費用0.99萬。6、五個內勤總共工資3萬。
總共薪金13.05+2.79+1.99+1.594+0.99+3=23.414萬,房租一月2.2萬,一共支出25.414萬。25.414/總業績198萬=12.8%。給客戶12~13%年化收益,也就是總共支出25~27%之間。
25~27%的支出只包擴分公司的支出,再算上總公司支出,估計30%也不夠,這就是一個線下p2p公司的融資成本,各位投資者自己掂量吧。計算方式交為籠統,不喜忽噴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問題挺有意思,哈哈。
首先,恆昌現在沒有線下,所以你不用擔心。線上是恆易融,原來的線下也升級到現在線上恆慧融。
核心應該是風險控制。平臺只是中介,但是負責信用稽核,從而保障回款。
銀行存管是為了杜絕捲款跑路,恆昌是恆豐銀行存管,另有還款風險金墊付本金收益。個人借款不超過20萬為了降低違約率,提高違約成本,恆昌堅持小額分散,平均出借額度在五萬左右。又引入借款人人身意外保險,信用稽核職業責任保險,增加公司和出借人抵抗風險能力。嚴格的貸前稽核,貸後管理,預警和催收,保障借款流程的安全。
國家監管線下的主要目的在我個人看來有幾個原因,一是之前跑路的多是線下,利用部分老年人風險意識差,對金融知識不足,進行欺詐。二是線上會把一部分人擋在門外,保護他們,提醒風險。三是現在採用交現金或者刷pos方式交易,公司可以接觸錢,捲款跑路風險太大。最核心還應該強調必須銀行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