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沉澱的理性

    每個時代都有其卓絕的文學藝術。“唐詩、晉字、漢文章”,是各自時代的文學藝術精華,而其傑出的代表人物,無疑是李白、王羲之和司馬遷。近代史學家翦伯贊認為司馬遷是中國歷史學的開山祖師,《史記》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他說:“中國的歷史學之成為一種獨立的學問,是從西漢起,這種學問之開山祖師是大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是中國歷史學出發點上一座不朽的紀念碑。”他還說:“《史記》雖系紀傳體,卻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司馬遷“幾乎注意到歷史上社會之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落,每一方面的動態,而皆予以具體生動的描寫。所以我以為,《史記》是中國第一部大規模的社會史”。司馬遷因在煌煌鉅著《史記》中展現出的淵博學識、深邃思想、豐富體驗、斐然文采、雄偉氣魄、堅韌精神而不朽。

    漢武帝時期,漢軍屢屢北擊匈奴。司馬遷為斬殺頗豐,但終因援軍不至,寡不敵眾,陷於絕地而被俘的李陵將軍辯解,而身陷囹圄。

    漢武帝對李陵是很賞識器重的。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因受祖蔭,雖未立寸功,卻自幼便受封為侍中。漢武帝厚待功臣,亦希冀將門出虎子,便在李陵弱冠之年即封其為“騎都尉”,統軍五千,在酒泉、張掖駐防。即使李陵降敵逾年,漢武帝依然苦心不捨,盼之繩其祖武,一門忠烈萬古流芳,甚至派遣將軍公孫敖將兵深入匈奴,探察李陵是不是詐降,如果李陵並未降,漢武帝希望公孫敖出其不意,僥倖救出李陵。漢武帝多麼希望李陵將軍能夠厄運當頭,大義凜然,忠於漢室,或捐身立節,名震海內,以垂範後人呀!可事實不然。當漢武帝聞知李陵幫助匈奴操練士卒,已經成了叛徒,遂狂暴不已,決定族陵家,並判處司馬遷死刑。漢世法令,最惡誕謾罔上,甚至有的大臣“雖枉殺人,一語陳情,則赦之不問,所以開臣下不敢為欺之路也”。這也是漢武帝嚴懲司馬遷的重要原因。

    按照漢律,交納五十萬錢可贖身或宮刑可替代死刑。司馬遷家境並不富裕,根本交不出五十萬錢,只能接受死刑或宮刑。司馬遷遭受宮刑之後,一再沉痛地說:“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可見,司馬遷是何等的痛苦和屈辱。

    司馬遷在《史記》書成後,向其友任安解釋他甘受宮刑之奇恥大辱以求偷生於世的緣由的一封信,信中詳述自己偷生只是為了完成《史記》大作。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僕竊不遜,近自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促進人類理性地發展,他“就極刑而無慍色”,這是多麼強烈的歷史責任感!

    子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感嘆世界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司馬遷勇做命運騎士的體驗,啟迪人們:內心的強大會化解無數的痛苦和憂傷,使生命在困厄中綻放奇異的光彩。

    受宮刑是司馬遷人生的不幸,但對讀《史記》的人卻是幸運的。因為受宮刑,司馬遷對歷史的幽暗和人性的複雜,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因為《史記》的存在,使我們能夠穿越橫亙幾千年的歷史時空,領略一道道幽遠、深邃而瑰麗的歷史文化軌跡,重新構築我們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理性認知和全新判斷……

  • 2 # 鐵馬冰河wu

    謝謝邀請!司馬遷,字子長,其家族世代都擔任著太史令(史官)一職。司馬遷家學淵源,自幼刻苦學習,博覽群書,青年時代便已走遍中原以及西南、西北等地,搜尋各種歷史典故、傳聞。公元前108年,他接替父親司馬談成為西漢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 已經蒐集、積累了20年浩繁資料素材的他開始著手編纂史學鉅著《史記》(也稱《太公史書》)。天漢二年(前99年),司馬遷為被迫投降匈奴的漢將李陵辯誣,惹怒了漢武帝劉徹,因無錢贖罪,被判處腐刑(亦稱宮刑 閹割之意)。受此奇恥大辱,一般人的意志肯定崩潰了,但司馬遷懷著“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信念,忍辱發憤,絕不言棄,一門心思潛心寫作《史記》。漢武帝徵和二年(前91年 ),窮經皓首、洞燭幽微的他終於完成了這部劃時代的歷史扛鼎鉅著。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共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炎黃時代至西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這長達3000多年的漫長曆史,該書由十二本紀(王朝、帝王的編年大事)、十表(大事、人物年表)、八書(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諸侯、皇親貴戚、重要人物的傳記)、七十列傳(遊俠、巫蠱、方技等普通人物的傳記)組成,共130篇,據說有52萬多字。有學者說:如果按一根竹簡寫15字計算,整部《史記》需要難以計數的竹簡,成書後的重量將超過2500多斤。

    司馬遷寫史立場公允,不偏不倚,一貫堅持“不虛美,不隱惡”的嚴謹態度,他記述歷史文情並茂,言簡意賅,且他筆下的歷史事件資料翔實,真實可信,敘述故事跌宕雄奇,曲折蜿蜒,人物栩栩如生 ;遣詞造句,針線細密,絲絲入扣,筆墨酣暢淋漓,扣人心絃。這部鴻篇鉅製既是信史大作,又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文學鉅著,因此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插圖源於網路

  • 3 # 神遊五千年

    一個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我想大概是因為對待“心之所善”,有“雖九死其猶未悔”般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始終如一的堅持。司馬遷毫無疑問是偉人,他在他身上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兩種優良品質。

    從司馬遷受宮刑後在給任安的回信中,我們知道當時一個人受到最大的恥辱“莫大於宮刑”,司馬遷面對如此大的恥辱,顏面無存,本想一死了之,可是死有什麼用呢,“何異於螻蟻”!

    縱然世俗的眼光太毒辣,為了理想必須得頑強不屈,像世俗人們想的那樣“苟活於世”,沒有什麼比“文采不表於後世”更讓人值得在意的了。

    司馬遷一生要做的是完成鴻篇鉅製,然後“藏之名山,傳之其人”。在這個大志還未完成之前,只有始終如一的堅持才能做到。不管遭遇什麼,不管走多少彎路,最終的目的都是一定要到達終點。

    看看前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他們是司馬遷的偶像,都是面臨非同一般的考驗也不中斷放棄的人。這些人都是同道中人,名不磨滅,不是誰都可以。

    再聊得其他的,一切量力而為,不要逞能,吃過一次虧之後別在同一地方跌倒。其實跌倒也沒什麼可怕,可怕的是曾經立志要完成的夢想得不到實現,抱憾終身。

  • 4 # 知我者稀

    引用太史公《報任安書》裡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再恰當不過。昔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我的課餘生活”為話題的作文?